.
.
第二节 毛织物整理
毛织物后整理
❖ 精纺毛织物的染整工艺流程
生坯→烧毛→洗呢→煮呢→脱水→染色→烘干→中间检验→熟坯修补→刷毛→剪毛→
刷毛→给湿→烫呢→蒸呢→电压→成品检验→打卷→包装
❖ v粗纺毛纺织物的染整工艺流程
生坯→洗呢→脱水→缩呢→复洗→脱水→染色→烘干→中间检验→熟坯修补→起毛→刷
毛→剪毛→刷毛→烫呢→蒸呢→电压→成品检验→打卷→包装
❖ v毛织物湿整理:烧毛、煮呢、缩呢、烘呢、炭化和染色
❖ v毛织物干整理:刷毛、起毛、蒸呢、热压
一、洗 呢
❖ 对毛织物的水洗加工
❖ 毛织物在含洗涤剂的水溶液中经过压轧、揉搓、冲洗等一般处理
❖ 获得洁净、均匀的呢坯,洗出毛织物特有的手感和风格
❖ 粗纺:为第一道工序,作为缩呢前必要准备
❖ 精纺:
❖ 先洗呢后煮呢——厚实丰满的手感,中厚花呢、哔叽;不适用薄型平纹结构的疏松
织物
❖ 先煮呢后洗呢——油污难以去除,织物平整挺刮,滑爽风格;全毛及混纺凡立丁、
薄型花呢等
洗呢目的
(1)去除油汗、油污、尘埃、烧毛灰及其他污垢、杂质
(2)去除和毛油剂、浆料、蜡,光洁外观
(3)获得柔软丰满的手感和毛织物固有弹性
(4)提高织物润湿性能,为染色做好准备
❖ 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借助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和洗涤等作用,辅
以辊筒压轧、揉搓等机械作用,使各种污垢分离,达到净化织物的目的
❖ 柔软:通过摩擦降低纤维间静摩擦系数,使纤维相对运动较为容易,织物变得柔软
❖ 手感:纱线中的部分羊毛纤维末端游离出来,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短绒,改变手的
触感即改善手感。
❖ 对于粗纺毛织物和表面有绒毛的精纺面料,如啥味呢,洗出短绒也是缩呢前的必要
准备
二、煮 呢
❖ 将呢坯浸入高温水浴中给予一定的张力变形,获得平整、挺刮的外观和丰满柔软的
手感
❖ 坯布的问题:在纺纱、织造过程中,纤维和纱线受到各种应力,并发生不同的拉伸、
扭曲而导致变形;织物存在不平衡应力,若进行松式加工,纤维会产生不均匀收缩,
使呢面呈现皱缩、不平整及尺寸不稳定现象
❖ 煮呢作用时间充分和冷却,定形效果比较持久,可以防止在后续湿整理过程中呢坯
产生组织歪斜、折痕、皱印等疵点
❖ 煮呢是精纺毛织物整理的重要工序,化纤仿毛产品经过煮呢处理,可使织物平整,
手感和光泽得到改善
❖ 煮呢会使织物缩绒性降低,粗纺织物很少采用
❖ 毛织物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张力、压力共同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羊毛蛋白分子
中的二硫键、氢键和盐式键等逐渐被减弱、拆散,内应力减少,消除呢坯不均匀收
缩;羊毛蛋白分子在较长时间的湿处理中,还会在新位置建立起新的交键,产生定
形效果
❖ 定形效果稳定性:温度、时间等因素决定
三、缩 呢
❖ 在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毛织物经反复挤压的湿处理,使织物变得结构紧密、
.
.
手感丰厚、尺寸缩小、表面浮现一层致密绒毛的加工过程
❖ 缩呢是粗纺毛织物整理的基础,初步奠定产品风格
❖ 精纺毛织物一般不缩呢,少数需要呢面的可进行轻度缩呢
❖ 目的
❖ 呢绒质地紧密、厚度增加、弹性以及保暖性提高,手感柔软
❖ 增加织物强度
❖ 产生的绒毛覆盖织物组织,掩盖织疵
❖ 使织物达到设计的规格
❖ 原因:定向摩擦效应、优良的弹性和卷曲
五、蒸 呢
❖ 在一定张力、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汽蒸定形,使织物呢面平整、光
泽自然、形态稳定,同时身骨、手感、弹性得到改善
❖ 作用原理类似于煮呢
❖ 属于干整理
蒸呢目的
❖ (1)消除呢坯内部不平衡应力,获得持久定形,防止成品皱缩
❖ (2)获得挺刮的外观和活络的手感,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突出羊毛的优良性能
❖ (3)提高形状和尺寸稳定性,降低缩水率
❖ (4)消除辊筒烘燥带来的“极光”,织物光泽柔和
❖ 拉伸羊毛在蒸汽中的特性
❖ 过缩和永久定形
❖ 定形机理
❖ 硫醇基-二硫键交换理论
❖ 反应式为
➢ W1 - S-S - W2 +W3 - SH→ W3 - S - S - W2 + W1 - SH
❖ 羊毛中的硫醇基与二硫键的交换和氢键重排反应,对羊毛定形起主要作用;加入还
原剂、碱剂,或高温热水、蒸汽,增加硫醇基数量,使重排更加容易;二硫键与氢
键重排消除了织物中的不平衡应力,使织物呢面平整、尺寸稳定
❖ 涤/粘或中长仿毛织物通过蒸呢可提高织物毛型感,布面平整,光泽柔和,弹性好,
生产效率较高
六、起毛和剪毛
❖ 起毛属于绒面整理,形成绒毛或长毛
❖ 在粗纺毛织物整理过程中,起毛是重要工序
❖ 精纺不需要
❖ 起毛与缩呢区别:缩呢可得到绒面织物,但得不到长毛;缩呢织物身骨紧密厚实,
而起毛后织物结构无太大变化
❖ 精纺织物——剪去绒毛,可以使呢面光洁、纹路清晰、改善光泽
❖ 粗纺织物——将长短不齐绒毛剪短成直立、整齐的绒毛,或将长毛剪齐,使呢面平
整柔和、改善外观。
七、防缩整理
❖ 毛织物水洗收缩包括松弛收缩合毡缩
❖ 毡缩原因:定向摩擦效应和羊毛卷曲、弹性
❖ 消除原理:减少定向摩擦效应或改变羊毛弹性
❖ 主要方法:减法处理——破坏鳞片层
❖ 加法处理——聚合物沉积在纤维表面
❖ 常采用两种方法组合形式
❖ 以精梳毛条处理为主,少部分针织服装形式,还有少部分织物连续平幅处理
❖ 1. 氯化防毡缩工艺
❖ 1.1 氯化-赫科塞特防毡缩技术
❖ 由国际羊毛局/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艺研究组织共同开发
❖ 羊毛毛条防毡缩处理工艺,也可用于织物
.
.
❖ 技术成熟,羊毛易泛黄和弹性受损
❖ 会产生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不易生物降解,具有亲油性,极易积存于脂肪组
织
❖ 氯化-中和及脱氯-中间水洗-聚合物处理-柔软处理-烘燥交联
❖ 氯化:控制反应条件,将氯化反应限制在羊毛鳞片外表层中,有效破坏鳞片和保护
纤维主体结构不受氧化
❖ 聚合物处理:采用水中高膨润树脂,形成覆盖效应,遮盖鳞片,减少定向摩擦效应
❖ 加工原理——减少定向摩擦效应
❖ (1)氯化破坏鳞片层,羊毛纤维亲水性得到提高;湿态时鳞片层结构变得柔软,纤
维定向摩擦效应减少
❖ (2)聚合物对单根纤维起包覆作用,水中溶胀遮蔽纤维粗糙表面,减少纤维定向摩
擦效应
❖ 1.2 二氯异氰酸盐防毡缩
❖ 在成衣n防毡缩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
❖ 羊毛针织品的机可洗整理
2. 非氯防毡缩工艺
❖ 2.1 氧化-树脂法
❖ 氧化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过一硫酸盐等,常用过一硫酸盐
❖ 与羊毛鳞片中的胱氨酸发生反应,使角质大分子间二硫键断裂,羊毛鳞片剥蚀或变
软。然后采用不含氯的树脂处理,才能达到防毡缩要求
❖ 手感柔软,防毡缩效果好,非氯环保
❖ 加工较高,非连续化加工,时间长,步骤多
❖ 2.2 树脂法——“加法”
❖ 主要是利用聚合物的反应性使纤维间粘连或自身在纤维表面聚合成膜,减少纤维间
定向位移,达到防毡缩目的
❖ 可用于羊毛织物或成衣的防毡缩处理
❖ 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污染,比过一硫酸盐-树脂的防毡缩效果好
❖ 整理后织物手感较硬
❖ 机理:
❖ (1)聚合物薄膜遮盖羊毛鳞片层或使纤维包裹起来,降低羊毛的定向摩擦效应
❖ (2)聚合物纤维之间引入了一些粘结点,纤维被胶合在一起,自由移动受阻
❖ 两种情况都存在
❖ 2.3 生物酶
❖ 可以降低毡缩倾向,改善光泽和柔软性以及减少起毛起球现象
❖ 一般要经过氧化前处理——蛋白酶处理——树脂处理的联合工艺,以达到机可洗标
准
❖ 氧化剂可使鳞片外表层胱氨酸的二硫键断裂,蛋白酶易于进入纤维角质层并进行催
化水解,再经树脂处理,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柔软的树脂薄膜,达到机可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