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

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

2011.04
381
2011年04月
学术探讨
对李大钊思想的几点认识及思考

文/刘桂梅
摘 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李大钊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重要人物。作为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倡导者,他的思想对中国的

发展及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李大钊思想的研究,仍是当前时期下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本文
主要攫取了李大钊思想中的若干思想进行阐述与讨论,旨在对李大钊思想的更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
李大钊思想;历史观的变迁;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4117(2011)04-0381-01

李大钊,字守常,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路人,而且
他又创立了中国先进的党派——中国共产党,这完全是在总
结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而走出的一条极
为正确的道路,他虽未看到当今社会主义如此繁华的现象,
但是他却将他一生的精力投入至共产主义事业。可以这样
说,李大钊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是中国无产阶级从自在
阶段转向自为阶段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通过对李大钊思想
的几点认识及思考,对李大钊思想进行研究。
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
虽然辛亥革命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国几千年来
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社会却被彻底地推翻了,一个全
新的社会已经到来,中华民国因此而成立,而且在这个时
候,孙中山先生又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生、民族以及民
权”),李大钊备受鼓舞,其革命的斗志更加强烈。在中华
民国刚刚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大钊写下了《隐忧篇》一
文,这时,他还在求学,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不尽充分展
示了其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为中华民国的建设提出了自己
的建设性的意见,在文中可以看出,它完全赋予了对中华民
国的美好情怀以及祈盼。在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李大钊同志对
中华民国的殷实地情怀,同时也有对国家的担忧。此后直到
1917年,李大钊思想开始出现独立化,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能
够独立地形成一个派别,而这个派别却是建立在种种痛苦之
上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代表了无产阶级一代
的创新思维和伟大畅想。此时,李大钊同志提出了非常独特
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却对当时以及现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李大钊主要从事两件事:其一是对各种新观
点、新思想的关注与吸收;其二是很明显地坚持自己的思想
及观点。
二、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
1、“离开特有的史观去考社会主义简直不可能”
李大钊在1919年所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一文发
表,它标志着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在这篇文章
中李大钊将观察经济学的派别分成三个系别,即人道主义经
济学、个人主义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学;在文章中,李
大钊对社会主义经济学者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社会
主义经济学者以为现代经济以及社会均有一些弊端,主要都
是由于现代经济组织不能很好地服务社会而引起的,只要经
济组织进攻了改造,其他关于精神方面的现象均随之而发生
较大程度的改变。他还认为,社会主要经济学者主要持改造
论的观点,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在于对社会进行改革。这篇
文章的语言风格很直白,李大钊就是想通过这样明晰的语言
让每一个人能够理解其意思:“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

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
以劳动者为本位了。这正是个人主义与(向)社会主义、人
道主义过渡的时代。”在这篇文章中,充分地显示了李大钊
同志的学识以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崇。
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其实在马克思时代之前就已经出
现过,但是却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该缺陷主要表现在不仅是
太过空洞化,而且太过于感情用事,不能很好地将一个完整
的科学理论及体系建立起来。李大钊认为,只有马克思能够
较现实地、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存在的可能性以及
必然性。由上面的阐述可知,李大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
会主义进行理解和认识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论,在他看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
就是他的历史论;二是关于他的资本主义经济论;三是关于
他的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2、社会主要“就是反对现在经济组织的精神和运动”
继1919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之后,李大
钊在1920年初又发表了《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一文。在
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同志明确地指出:发现新大陆,标志着
欧洲殖民事业向世界的拓展,欧洲也因此而成为了世界商业
的先驱。机械的新文明在扩大人类生产效能的同时,也带来
了很多困难。李大钊认为,正是由于资本的大量集中,才使
得在大多数时候,他们不能不受机械般的为少数富豪所奴役
的痛苦,因此他们阶级的自觉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这
种阶级的自觉性就是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这就是李大
钊同志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三、李大钊思想中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思想
李大钊主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具体矛盾进行思考,
从而引出了对精神文明的真实认识。他认为,社会经济的构
造主要是由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构成的,它也属于社
会的基础构造。精神方面的构造包括很多方面,如政治、伦
理道德、法制以及哲学方面,均属于精神方面的构造,它们
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它们均会随着社会经济构造的变化而
发生变化。他在肯定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决定性作用的同
时,李大钊又特别注意到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影响作
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在对物质生产进行一场精神改造
的运动,便于运用精神的作用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作者单位: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
参考文献:
[1]吕明灼.对李大钊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东岳论
丛,2010,31(4).
[2]张阳普.中国共产党人是精神文明的积极倡导者[J].党史论坛.
[3]程伟礼.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