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19]Martinson O Shopping for Bargain-Priced Companies? Avoid Asset Impairment Traps[J].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研究背景,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影响。从而发现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以及提出相关的建议。写出高质量毕业论文。
主要内容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规定
(二)资产减值准则会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
长远看,完善的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利润操纵。完善的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使得企业禁止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将不能完全改变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调节企业利润的状况,因此完善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工作仍任重道远。
3.资产减值审核中考虑重要性原则
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社会审计监督
5.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
6.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文献研究法:
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10.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逃废债务
11.利用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掩盖内控的缺陷及隐瞒收入行为
(三)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产减值会计审核确认难度较大
2.资产减值会计审核合同的管理不够规范
(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1.健全和完善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2.颁布详细指南和解释,加强信息披露
[1]许秋梅,马春颖.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1(1):398-399.
[2]庞勇.资产减值损失规定的得失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5):62-64.
[3]郑秋美.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J].现代商案业,2010(11):202-203.
[4] 董力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宽进严出”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讨[J].会计之友,2011,6(上):4-8.
[12] 李苏玉.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05):72
[13] 傅蕴英,唐菊香.资产减值准则修订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财
会月刊,2011(05):16-17
[14] 程飞.新准则下资产减值的比较分析[J]公用事业财会,2011(05):06-07
[15] 张晓彬.议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J]华章,2011(05):35
[8] 苏莉.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1(2):95-96.
[9] 陆倩倩,苏宁.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动与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5):131-132
[10] 勾文静.浅析资产减值准备[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7(2):59-61
[11] 程玉香.资产减值准备转销与转回探讨[J].现代商业,2010(13):199
开题报告
会计学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资产减值准备总体上是一个尚待成熟的课题。会计准则或制度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因明线和数量界限较多,企业在规定的范围以外渗入了许多主观因素,这种准则导向给某些企业调节会计数据留下空间。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所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体系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它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还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是,通过几年时间的实践我们还是发现了准则中的规定不够完善。最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方面。确认资产减值的初衷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状况和实际的盈利能力,以便投资者和其他的信息需求者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决策。但是在准则中由于对资产减值的规定不够完善,有些上市公司利用了其中的种种漏洞,通过“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等方法实现对利润的任意调整,从而使得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反而成为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二)个案研究法
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
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
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6] 程梁伟.浅议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48-49
[17] 李莉,黄翔.浅谈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及完善[J]商业现代化,2011(01):163-164
[18] Munter P Asset impairment and market value accounting: The profession begins to move[J]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 Finance 2006, 4(2):137-141.
1.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主观性强,缺乏可操作性
2.可收回金额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大
3.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利
4.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的范围存在限制
5.商誉的减值测试问题
6.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外部监管难度较大
7.“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
8.基本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同时降低了可比性
9.不少企业将计提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
[5] 赵春梅.初探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核心问题[J].现代会计,2009(5):18-20.
[6] 张丽娜.资产减值会计及其影响和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4):35-37.
[7] 贾茜,贾宗武.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J].会计之友,2011(3下):69-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