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教育管理

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教育管理

浅析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教育管理
摘 要:本文在分析内地西藏中职班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笔者
学校在西藏班教育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加强西藏中职班
教育工作的四条对策。
关键词:西藏中职班 管理 对策
笔者学校内地西藏中职班是专门为西藏培养护理(幼儿护理)专
业人才的中专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办校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社会
广泛好评。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在加强西藏幼儿护理专业学生教育
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西藏中职班学生的特点
西藏中职班学生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年龄大小不一,他们中学
或小学一毕业即来到内地读书学习,有的13岁左右,有的17岁左
右。二是他们不适应内地的教育环境。在西藏读书时,他们一年半
回家一次,天天以校为家,把老师当作父母,有好多学生称呼老师
为爸爸、妈妈,把同学当作兄弟姐妹,他们所受的教育和影响主要
来自学校。三是风俗习惯与内地有较大的差别。初来内地的西藏学
生,在文化生活方面有较多的不适应。四是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
根据学校摸底测验,新生中绝大多数人,只相当于内地小学五、六
年级水平,不少学生汉语掌握不好,甚至连日常交流都有问题,这
些情况都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教育管理策略
要办好内地西藏班,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要提高认识,关心学生生活
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对建设西藏有重大意义,学校应高
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为及时研究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问题,要指
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西藏学生的工作,并可另配专人处理日常事
务,以保证西藏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济宁卫校的西藏班工作
一直都由学校校长总负责,既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健康
成长,又提倡艰苦朴素,标准不宜过高,以免学生回藏后不能适应
当地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生活保障方面,学校采取了如下做法。由后勤部门专人负责学
生食堂,并从西藏地区聘请一位厨师打理学生生活,只有让学生吃
得好,才能学习好,感受到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里的温暖。西藏生
的主食是糌粑,是青藏高原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麦类作物青稞经加
工磨制而成的;“土巴”是用糌粑、肉丁、面块、奶渣、萝卜等煮
制的粥类食品;牛羊肉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奶类制品也
是主要食品之一;副食主要有萝卜、土豆、白菜,食堂做的菜品有
咖喱土豆、辣味土豆、炸鸡腿、萝卜炖牛肉、炒鸡蛋、虫草炖肉等,
味道以麻、辣、鲜、咸、甜为主,炖、炒、烧、炸、蒸为烹饪形式,
米饭、面点、粥为主食。在住宿方面,学校为西藏学生安排了标准
公寓,24小时有热水,有暖气、风扇;卫生室24小时有人值班,
为学生办理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在安全保卫方面,学校专
门和当地派出所建立专线电话联系,使西藏学生有安全感,体现“藏
汉一家亲”。
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笔者学校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研究制定
新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在课程安排上除进一步重视和强化
专业知识外,还提高了西藏中职班老师的配备和待遇。原本是50
名学生由西藏选派一名藏语课老师,内地安排两名生活管理老师。
随着年级的升高,一方面生活管理人员适当减少,另一方面注意调
配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多的
教学经验、教学业务水平高、身体健康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西藏中
职班的工作人员任务重、工作量大,非常辛苦,学校也给予了一定
的补贴。如济宁卫校全部安排党员、中层干部负责西藏中职班的一
线管理。针对西藏中职生文化水平较低、基础较差的情况,济宁卫
校提出“打好基础,单元过关,重视实训,加强补课”的办法,强
调“让学生听懂学会,反复巩固,不赶进度,讲求实情”,利用他
们常年住校的特点和有利条件,通过每天的晨读、晚自习以及假期
补课,增加了学习时间,缓解了课程任务重、教学时数有限的矛盾。
3.根据西藏中职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在西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要实现三个转化。
一是思维方式转化。西藏中职生的思维比较儿童化,即非成人化,
比较单纯,思考问题片面。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上换思路,变压服
为自觉遵守,变保姆式教育为自我管理教育,耐心、细致,和家长
保持沟通,引导西藏中职生成才。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化。在第一学
年,新生由生活老师办理生活琐事;在第二学年,西藏中职班学生
要靠教师“扶”着他们起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的生活由
教师的“边扶边放”,即教师由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
立能力,过渡到完全放手,使学生成为自立发展的人。 三是交往
方式的转化。新生来到学校后,还带着乡音乡情,他们的语言、个
性、生活习惯与汉族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
引导学生与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提倡主
动交往;其次,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热情大方,
宽以待人;再次,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增加同学
之间的交流互动。例如济宁卫校安排每个学生干部都带一名西藏中
职生回家过周末,每逢到节假日每个老师都带一名西藏中职生回家
过节,给西藏学生营造家的气氛。
4.全面整合管理资源,开发教育潜能
依据西藏中职生的特点,做好中职生的管理工作,必须综合学校
的管理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如济宁卫校集全部职能科室的资源,
形成合力,提出了对西藏中职生“多一分责任,多一分奉献,多一
分关爱”的总要求。
一是整合领导资源。校长挂帅,成立中职班领导小组,多科室的
一把手为小组成员,每学期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西藏中职生的工
作,审议西藏中职生工作计划,认真听取西藏学生生活老师的建议。
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处处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的新局面。二是整合班主任资源。对西藏班班主任采取
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考核制度,制定《西藏中职生特别管理办法》。
同时,落实日常检查考核工作。把西藏班日常工作任务分为多个单
元,每个单元分成十个单项,每天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每周一小
结、每月一评比。此外,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总结和交流,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西藏中职班的教育管理水平。三是整合各科教师的资源。
任课教师紧密结合西藏中职生的特点,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
课,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在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
养结合起来,把育智与育人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小社会与社会大课
堂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学有所长,具
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四是整合学生资源。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自我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丰富多彩的学
习和文娱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