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PediatricsMar.2015Vol.30No.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
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肺
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是MP
感染的重要表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10%~40%由MP感染所致,其中18%左右需要住院治
疗[1-2]。近年来,MP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重症与难
治性MPP比例增高[3],但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
误诊误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因此掌握MP感染
的流行病学特点对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有着重要
意义。本文就MP感染的人口分布特征、区域特
征、气候特征、疾病特征、MP耐药、混合感染、定植
状态等内容进行阐述,供临床医生参考。1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广义上讲,MP肺炎是一种传染病,每隔3~8年
流行1次,有时可造成暴发。MP感染患者或隐形感
染者为传染源,其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在人与人
之间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MP感染患者的鼻、咽、
气管、痰液中均存在有活性的MP,通过咳嗽而播散,
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幼托机构、军队、
医院等,MP往往首先在家庭成员中传播。因为MP
黏附于脱落的上皮细胞,所以相对较大的溶胶小滴
易于传播[4]。一般来讲,MP繁殖复制时间为1~3周,
而爆发流行时繁殖复制时间可缩短为4d[4]。根据MPP1蛋白主要黏附基因的不同将MP分成I型和Ⅱ
型。来自日本、法国和智利的分型研究发现,MP感
染存在P1-Ⅰ型和P1-Ⅱ型之间交替流行的现象[5-7]。
国内张立和徐巧等证实浙江和天津地区的MP流行讲座
文章编号:1005-2224(2015)03-0180-04DOI:10.7504/ek201503060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陈正荣,严永东
摘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之一,每隔3~8年有一次流行,
在密闭环境中如学校、幼托机构等可造成暴发。MP感染无性别差异,但年龄特征明显,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儿童,婴幼儿也不少见。全年均有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多发,南方则以夏秋季较多,气候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重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日趋增多,混合感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和MP定植不容忽视。联合使
用血清学和PCR方法能提高诊断阳性率。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A
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mycoplasmapneumoniaeinfectioninchildren.CHENZheng-rong,YAN
Yong-dong.DepartmentofRespiratoryDisease,SoochowUniversityAffiliatedChlidrenHospital,Suzhou215003,ChinaAbstracts:Mycoplasmapneumonia(MP)isoneofthemostcommonpathogensof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children,whichoccurscyclicallyevery3-8years.MPinfectionmaybreakoutintheairtightenvironmentsuchasschoolorchild⁃
careinstitution.NogenderdifferencesareobservedinMPinfection,butagecharacteristicsareobvious.MPinfectionis
morecommonlyobservedinpreschoolandschool-agechildren,eveninchildrenunder5yearsofage.MPinfectionis
sporadicthroughoutthewholeyear,withahigherincidenceinwinterinnorthchina,morecommoninsummerandau⁃
tumninsouthchina,andclimatefactorshavecertaininfluenceaswell.Inrecentyears,severeandrefractorymycoplas⁃
mapneumoniaepneumoniaisincreasing,andco-infections,macrolide-resistanceandMycoplasmapneumoniaecoloni⁃
zationshouldnotbeignored.CombinationofserologyandPCRmayimprovethediagnosticpositiverate.
Keywords:mycoplasmapneumonia;infection;epidemiology;child
资助基金:苏州市科技局(SYS201435);苏州市卫生局(lczx201409)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江苏苏州215003通讯作者:严永东,电子信箱:
yyd3060@126.com··180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年3月第30卷第3期
株均以P1-Ⅰ型为主[8-9]。
2人口分布特征
人类对MP普遍易感,早期针对不同年龄组和
不同性别的MP感染儿童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一
些研究提示女性多于男性,但总体来说性别差异
不甚明显[4]。MP感染的年龄特征是明确的,即好
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既往研究认为MP
感染在5岁以下儿童少见,5~15岁时发病率最
高,但这些研究基于血清学,而小年龄组儿童,尤
其是婴幼儿因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血清学检测
阳性率偏低,导致假阴性结果[10]。研究资料也证
实,0~3岁组儿童MP抗体滴度最低,>3~6岁组
和>6岁组滴度明显升高[11]。随着分子生物学方
法PCR的应用,关于年幼儿童中MP感染的报道逐
渐增多。Defilippi[12]利用实时PCR检测咽拭子MPP1基因,发现12%(102/886)的儿童PCR检测结
果为阳性,其中22.57%的阳性患儿年龄小于2周
岁,低于5~9岁儿童组阳性检出率41.2%,但略高
于>9~14岁儿童组阳性检出率20.6%。苏州地区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MP感染在年幼儿童中也
比较常见,7个月至1岁组为19.46%(380/1953),1~3岁组高达33.0%(863/2615)[2]。我们的研究证
实,将实时PCR和双份血清抗体定量测定结合起
来,能提高MP感染的阳性检出率[13]。
3地理气候特征
MP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多见,多
在秋季爆发。但因地域不同,流行季节略有差
异。Laluz·ewski报道[14],波兰MP流行季节为秋冬
季节,秋季要高于冬季。台湾地区MP肺炎好发于
秋冬季节,每年5~7月发病例数明显下降[15]。我
国有资料显示,北方地区寒冷时节MP感染较高,
而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发[16-17]。不同地区因
其气候不同,MP流行特点也有差异。有学者报道,
日本地区平均温度升高1℃[18],儿童MP肺炎例数
会增加16.9%;相对湿度升高1%,儿童MP肺炎例
数会增加4.1%。苏州地区MP检出率与月平均温
度呈正相关,但与相对湿度无相关性[19]。
4疾病特征
无论处于流行期或非流行期,MP感染不仅可
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导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是其呼吸道感染的严重表现。MPP占儿童社
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流行年份可达50%以
上。近年的资料显示,MP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重
症与难治性MPP比例增高,呈现发热时间延长,呼
吸道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肺坏死,并发症和肺外损
害发生率增加。常见的肺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肌肉
关节及皮肤的损害,偶有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MP相关黏膜炎、动脉血栓形成等的报
道[20-21]。当以肺外表现作为首发症状时,容易导致
误诊误治,应引起警惕。
部分MP感染患儿症状常持续或迁延反复数
周或数月,因而MP也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咳
嗽的重要病原之一[22]。近来,MP感染与哮喘的关
系也日益受到重视,MP感染对哮喘的产生、加重、
慢性化均起十分重要的作用[23]。
5MP耐药
鉴于MP自身的结构特点和儿童处于生长发
育期的特殊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成为治疗儿
童MP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MP耐药的报道
逐渐增加。自从2000年日本学者Okazaki等首次
报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MP株(macrolide-re⁃sistantmycoplasmapneumoniae,MRMP)以来,
MRMP的出现与蔓延引起了普遍关注。在日本儿
科病例中,MRMP已由2003年的5%上升到2008
年的39%[24]。2008—2012年北京地区MRMP流行
病学调查表明,5年的耐药率分别为68.9%,90.0%,98.4%,95.4%和97.0%,明显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和
欧美国家[25]。有趣的是,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MP
耐药对儿童难治性MPP结局的影响仅限于热程和
住院时间的延长,尚未发现MP耐药与严重治疗失
败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相关,故MP对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耐药与难治性和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关系及
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6混合感染
严重MP感染可引起气道纤毛上皮损害、脱落,
使气道黏液腺高分泌,导致黏液-纤毛系统功能受损,
使气道清除功能下降,因此易招致继发或合并感染。Bezerra等[26]报道巴西5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
童中,MP混合感染率为19.3%。Almasri等[27]报道希
腊儿童下呼吸道感染MP混合感染率约为26.5%。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