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r蜉掳 铝合金和镀锌钢异种金属CMT焊接性分析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730050) 曹睿余刚陈剑虹 摘要针对汽车工业中铝合金和镀锌钢板的轻量化结构制造,利用正交试验法对铝合金与镀锌钢薄板搭接件 进行了异种材料冷金属过渡(CMT)熔钎焊连接,研究了工艺参数、焊丝成分以及镀锌层厚度对焊缝表面成形和接 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铝/镀锌钢板CMT熔钎焊的接头为典型的搭接接头,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硅和锌很好的起到 了促进熔化的铝在钢板表面润湿和铺展的作用。通过试验得出理想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良好的焊接接头。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熔钎焊组织特征力学-l生能 中图分类号:TG454 0前 言 为了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汽车工业通过引进一 些铝合金来代替车身部分的钢结构。铝合金的引入 解决了很重要的问题_1]。铝合金本身焊接就很难,异 种金属之间的焊接通常要比同种金属的焊接更困难。 钢和铝或铝合金的焊接性较差,故焊接时存在以下问 题E。一 : (1-)焊接接头容易氧化。 (2)焊缝成分不均匀。 (3)焊接变形大。 (4)焊接接头容易产生裂纹。 在钢与铝或铝合金的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金 属间化合物,这就增加了焊缝的脆性,降低了焊缝的塑 性和韧性。采用一般的熔焊方法时,以上这些因素给 两者之间的连接造成了困难。若采用其他焊接方法, 比如压力焊和钎焊 J,接头的形状受到限制,且效率也 大大降低。 冷金属过渡(CMT)技术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几乎 可以应用于已知的所有可焊接材料,如微电子器件、机 车制造行业、航天领域及桥梁和钢结构。CMT工艺将 焊丝的运动同熔滴过渡过程相结合,在焊接过程中实 现冷一热交替焊接,大幅度降低热输入量。这一创新 工艺热输入量小、变形小、无飞溅、搭桥能力好、焊缝均 匀一致、焊接速度高、运行成本低,为薄板的焊接提供 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并已为众多欧洲国家、日本和美国 的公司所接受和采用。 铝一钢焊接技术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铝一钢 焊接又存在很多难点,基于文中重点研究铝钢CMT方 法,焊接的工艺技术以及相关的内在机理。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镀锌层厚度(单面质量)分别为40,60, 120 g/m 镀锌钢板和5183,6061,7075铝合金板,所有 板材规格均为200 mm×100 mm X 1 mm,选用牌号分别 为4043,4047和5356的焊丝,焊丝直径为1.2 mm。铝 和钢的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表1铝和钢的物理性能 1.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奥地利Fronius公司生产TPS3200系列数 收稿日期:2011—1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5081)。 字化CMT焊机对铝和镀锌钢板进行搭接焊。焊前,先用 砂纸和钢丝刷将铝合金试件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再用丙 酮去除铝合金和镀锌钢板上的水渍和油污,最后对清洗 后的铝合金分别进行碱洗和酸洗。将表面处理干净的试 板组合成搭接接头(6061铝合金板在上,镀锌钢板在 2012年第1期
31 俘 吻 一 下)。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铝一钢进行焊接,采用Ar气 保护,其流量为20 L/rain,焊接接头形式,如图1所示。 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最优的焊接工艺参数,正交试 验因素和水平如表2所示(考虑因素交互作用: ×B; 图1 焊接接头形式示意图 A×C;B×C)。通过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找出最优 的水平组合。结合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接头的显 微组织观察以及能谱分析(EDAX),综合分析该种接头 连接的内在机理,力学性能测试示意图,如图2所示。
表2正交试验的各因素和水平 图2拉伸试样示意图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极差分析R =dR√r(r为因素每个水平 试验重复数;d折算系数,与因素水平有关。)折算系数如 表3所示。考虑因素交互作用的正交分析如表4所示。 根据极差的大小(表5)得出因素的排序为F>A>A×B >B>B×C>D>A X C>G>E>C,可见因素F的影响 最大,它的3个水平不同对载荷影响很大,以第2水平最 大,又因为它与别的因素没有交互作用,可以决定选 因素,A、 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和C的交互作用很 重要,交互作用A×B,B X C,A X C的影响结果如图3 所示。得到最佳的焊接规范参数:送丝速度6.0~7.0 m/rain,焊接速度6.5—7 mm/s,偏离距离1.5—2.5 mm,载荷达到3.8—4 kN,基本达到1 mm铝板与1 mm 铝板搭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并且断裂在铝板一侧。 表3折算系数表① 注 计算时选取m 3的折算系数0・52。 . 2.2焊缝成形与接头形式 可以看到镀锌钢板颜色略有变化,这表明其镀锌层被 焊接过程中通过对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从而得 烧损较少,有利于保持镀锌钢板的抗腐蚀性。 到较好的焊缝成形。焊接试样的焊缝表面成形,如图4 2.2.1 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所示,接头的正面成形美观,接头表面形成连续均匀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对焊缝成形有很大的影响, 的、无飞溅的窄而低的鱼鳞状焊缝,从焊接接头的背面 试验中可调的工艺参数为送丝速度、焊接速度、焊枪偏 32 20
72年第1期 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r曙掳 移距离和电弧电压。正交试验结果可知,送丝速度、焊 接速度、焊枪偏移距离和电弧电压对焊缝成形影响较 大。结果表明:当焊枪的偏移距离为0时,焊缝成形最 好。此时,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下就能获得成形良好 表4考虑交互作用:A×B,A×C。B×C的正交试验结果 1 1.726 2 4.292 3 4.250 3 3.440 1 0 2 O 2 0 3 0 1 0 3 4.550 1 2.412 2 2.790 2 0 3 2.784 1 3.534 1 3.992 2 0 3 4.498 2 1.960 3 2.040 1 3.900 1 4.020 2 3.976 3 0 3 2.400 1 3.992 2 3.888 1.664 4.276 4.246 2.884 O 0 0 0 0 4.326 2.412 1.988 0 2.766 3.012 3.434 0 4.226 1.960 2.280 3.652 3.958 3.848 0 2.4l6 3.992 4.188 3.39 8.568 8.496 6.324 0 0 0 0 0 8.876 4.824 4.778 0 5.55 6.546 7.426 0 8.724 3.92 4.32 7.552 7.978 7.824 0 4.816 7.984 8.076 2Ol2年第1期 33 1 2 3 3 1 2 2 3 1 2 3 1 1 2 3 3 1 2 3 11 2 3 3 1 2 2 3 1 l 2 3 3 1 2 2 3 1 1 21 2 3 2 3 1 3 1 2 3 1 2 1 2 3 2 3 1 2 31 2 3 2 3 1 3 l 2 2 3 l 3 1 2 1 2 3 3 l1 2 3 2 3 1 3 1 2 1 2 3 2 3 1 3 1 2 1 21 2 3 1 2 3 1 2 3 3 l 2 3 1 2 3 l 2 2 31 2 3 1 2 3 1 2 3 2 3 1 2 3 l 2 3 1 3 ll 2 3 1 2 3 l 2 3 1 2 3 1 2 3 1 2 3 l 21 l 1 2 2 2 3 3 3 3 3 3 1 l 1 2 2 2 2 21 1 l 2 2 2 3 3 3 2 2 2 3 3 3 l l 1 3 3l 1 1 2 2 2 3 3 3 1 1 l 2 2 2 3 3 3 1 l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2 4 6 7 9 m ¨ "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