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目前已逾2万亿美元。我国开始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但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文章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从大量外资的进入,热钱流入。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现状的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 现状分析 利弊 影响 政策建议 对策建议
3
目录 引言………………………………………………………………………………………………3 一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3 (一) 外贸增速较快,“出口多,进口少”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加剧………………………3 (二)大量外资的进入…………………………………………………………………………3 (三)热钱的流入………………………………………………………………………………4 二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4 4
三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4 (一)国民福利的丧失…………………………………………………………………………4 (二)央行所承受的汇率风险日益加剧………………………………………………………4 (三)维持汇率稳定背景下的储备增长机制代价昂贵………………………………………5 (四)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5 (五)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5 四 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5 (一)管理政策建议……………………………………………………………………………5 (二)实行“走出去”战略……………………………………………………………………6 5
(三)增大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和多元性………………………………………………………6 (四)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法规及监管机制……………………………………………………7 参考文献…………………………………………………………………………………………7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管理政策、对策的建议 引言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 6
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还出现过负值。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到199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上升相对平稳,2001年后,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迅速推动了外汇储备的飙升,到2006年连续三年单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2万多亿美元。 一、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外贸增速较快,“出口多,进口少”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加剧 与前几年进出口量都巨大的发展格局不同,
从2005年开始,“出口多,进口少”已成为外贸运行的主要特征。从进口方面来看,各类产品的国内供应量充足,国际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升 7
值预期导致外贸企业减少进口、推迟进口;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导致进口率的上升远远超过进口关税的降幅,国内企业削减进口;而日趋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也同样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的持续下降。从出口来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贸易摩擦风险的存在,很多外贸企业提前出口、加快出口,由此导致大量顺差出现。 (二)大量外资的进入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
投资,而在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由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1979—2004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超过年均30%,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实践中是极为罕见的。2005年,我国外资企业发展稳定:外方出资比例持续增长,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全国实有外资企业注册资本达8120.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1.5%。2006年,中国吸引FDI总额达630亿美元,新设立外商企业41485家。 (三)热钱的流入 中国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而资本 8
项目外汇收支则实行严格管理,国际热钱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中国内地。不过在对人民币升值的心理预期持续作用的情况下,大量国际热钱以各种非法的途径进入中国内地套利、套汇。国际热钱流入的渠道主要包括:一是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例如,通过境内的对外贸易企业虚报贸易出口,如提高商品的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二是国外游资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例如,直接投资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合法途径;三是利用资本项目管理中的漏洞实现人民币的兑换,以外债的名义直接结汇。 二、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高额外汇储备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良
好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运行健康的标志。但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在于:有助于化解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国际清偿能力,从而维护国际信誉,以吸引外资进入;国家干预外汇市场, 9
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在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增大了储备风险;使国家储备资产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失去了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优惠贷款。 三、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对外信
誉,增强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外汇储备的激增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国民福利的丧失 因为绝大部分外汇储备被投放于我国境外
的融市场,并未参与到境内资金循环过程中来,因而无法给我国居民带来福利的改善,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央行所承受的汇率风险日益加剧 10
央行长期以来一直是外汇市场的出清者,因此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外汇储备不断扩张,资产越来越“外币化”;同时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发行也在飙升,负债越来越“本币化”,央行面临日益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以至使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汇率风险加速向央行集中。 (三)维持汇率稳定背景下的储备增长机制代价昂贵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储备的增加加
大了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为了对冲过多的流动性,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大量发行央票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了影响。 (四)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 从国际金融体系角度观察,我国外汇储备快
速上升,但结构仍以美元为主。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已有成果和未来命运承受着巨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美元汇率风险。 (五)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力 巨额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升值压
力,使央行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来维持币值的稳定。
四、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11
(一)管理政策建议 妥善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能提高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增加国家财富。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笔者有三点管理政策建议: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内外均衡。在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并存的结构中,外部失衡是外在表现,内部失衡才是根源所在。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而持续15年左右的双顺差是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存在内外失衡和市场扭曲现象的结果。协调经济的根本途径是要转变中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建立在以内需为主的基础上。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医疗保险及住房制度等,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整体提高。如果内需能够得到提高,那么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能得到缓解。 2.逐步推进意愿结售汇制。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结汇和售汇在经常项目下一直是放开的,而我国主要的进出口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