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耳识别技术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人耳识别技术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人耳识别技术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2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 ................................................................................................................ 2

1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信
息安全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准确的身份鉴别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前
提,在金融、国家安全、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基于身份标识物品的鉴别方法,如钥匙、证件、磁卡等;另
一类为基于身份标识知识的鉴别方法,如用户名和密码等。这些方法存在着难以
克服的缺陷,身份标识物品容易遗失、被伪造,身份标识知识容易遗忘或被窃取。
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鉴别方法无法区别身份标识物品(知识)的拥有者与非法
获得身份标识物品(知识)的假冒者,因而只能对系统提供有限的保障。越来越
多的个人、消费者、公司乃至政府机关都认为,现有的基于磁卡和密码的身份鉴
别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求安全性更高、使用更为便利的身份鉴别技术。在
这样的迫切需求下,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便出现了。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特征个人身份识别和信息安全
认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金融、医疗、保险、海关、政府
机构、电信、公安、国防、军事、家庭、汽车等几乎所有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网络安全等应用领域也
急需高效的生物特征自动身份认证技术。1998年5月20 日,美国众议院举行了
题为“Biometrics and the true of Money”的听证会。听取并讨论了关于生物特征
(包括指纹,人脸,视网膜,语音等)身份确认技术应用于银行、金融、以及个
人信息安全领域的情况。到会的有相关领域的公司领导、学校校长、科研机构的
总裁,首席执政官,教授等高层人士。他们各自介绍了当今生物特征身份确认技
术应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并一致认为生物特征身份确认技术将改变人们现有
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又称生物测定学,是通过计算机与各种传
感器及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
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别。生物特征是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
可以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生理特
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是后天性的。总的来说,
并非所有的生物特征都可以用于个人身份的鉴别。身份鉴别可利用的生物特征必
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普遍性、唯一性、可测量性、稳定性。目前广泛研究的生
物特征识别技术有: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手形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签
名识别和语音识别等。

2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
人耳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耳
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和观测角度的优势,使人耳识别技术具有相当大的理论研究
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与其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比较,人耳识别具有以下几个特
点:①与人脸识别方法比较,人耳识别方法不受面部表情、化妆品和胡须变化的
影响,同时保留了人脸识别图像采集方便的优点。与人脸相比,整个人耳的颜色
更加一致,图像尺寸更小,数据处理量也更小。同时人耳还具有更大的识别范围,
人耳正表面与人脸正表面互成90,对人脸的识别在25°范围内识别率相对稳定,
而在大于40°之后,识别准确率急剧下降;前期研究结果表面一只人耳的有效识
别范围为30°,考虑到两只人耳可以达到60°的识别范围,要大于人脸识别的有
效范围。②与指纹识别方法比较,人耳图像的获取是非接触的,其信息获取方式
容易被人接受。③与虹膜识别方法比较,人耳图像采集更为方便。并且,虹膜采
集装置的成本要高于人耳采集装置。正是由于人耳识别的这些特点,人耳识别正
在成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热点。
我国在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375002)的资助下,进行了一年左右的人耳
识别技术研究。该项研究从人耳图像库的建立、人耳检测、人耳图像特征描述和
特征信息提取、人耳图像识别方法四个层面展开。目前,结合前期在人耳识别研
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基于人耳人脸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该
研究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基于人耳人脸信息融合的多模态识别技
术,充分利用人耳与人脸特殊的相对生理位置和多模态识别策略,研究人耳人脸
跟踪定位、特征提取及融合方法,以期达到提高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率和扩大识
别范围的目的。基于人耳人脸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研究在国内外尚
少,处于起步阶段,且距离实际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该课题的研究对丰富非打
扰式的远距离身份识别技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早期研究中,对随机采集的
243只人耳图像,仅以外耳轮廓曲线的傅立叶系数为特征进行的识别处理,就可
以达到80%以上的正确识别率。2003年初首先拍摄了60人(每人3幅图像)的
人耳图像库,研究人耳识别的可行性,使用标准的主元分析法就能达到94%的识
别率。2004年初建立了77人(每人4幅图像,拍摄条件为角度变化和光照变化)
的人耳图像库,旨在进行姿态和光照变化情况下的人耳识别。在该图像库上,我
们首先采用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进行识别,即提取外耳形状特征和内耳结构特
征,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识别,识别率为85%。其次采用主元分析法提取“特征耳”,
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