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家庭康复训练配合门诊治疗对痉挛性双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家庭康复训练配合门诊治疗对痉挛性双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较显著 , 明显优 于对照组水平( <) 5 。结论 P 【0 ) .
在 医院门诊常规治疗痉挛性双瘫的基础上 , 配合 家庭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改善惠者
肌张 力, 增加关节活动度 , 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提
关键 词 : 挛 性 双 瘫 ; 动 功 能 ; 痉 运 门诊 ; 家庭 康 复 训 练
痉挛型 脑瘫的 主要 表现 是肌张 力增 高 , 其中 , 痉挛 累及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 予常规康复治疗( 运动、 按摩 、 经肌 肉电刺激 、 神 熏蒸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 予家庭康复训练 , ,
于治 疗 1 后进 行 综合 评 定 。结 果 2周 治 疗 后 2组 患 儿的 肌 张 力、 节 活 动 度 、 运 动功 能 较 治 疗 前 明 显好 转 , 观 察 组 改善 幅度 关 大 且
1 临床资料 . 1
选取 2 1 年 6月~ 0 1 8 00 2 1 年 月在本院康复门
良 A h ot sw r h评价 , 肌张力 ≤2 , 级 排除髋 、 及踝 屈曲挛缩 , 膝 排 除踝部骨折或异常骨化所致畸形 , 足背曲角大于 9 。 0。 1 . 观察组 .2 2 在 门诊常规 康复 治疗 基础上配合家庭康复训 练。家庭康复训练主要内容 : 抱姿 : 采用增加患儿股角的髋外 展外旋抱姿 ; 坐姿 : 外展坐位 , 于年龄稍大一些 的患儿给 髋 对 予小靠背椅反坐( 靠背在前 )患儿两腿分开 面对靠背坐。训练 , 由一对一治疗师指导家 长给予重点的 、简单的运动动作训练 指导 , 直到家长完全 掌握并每天坚持 3 一 0 m n家庭 训练 , O 4 i 对 合作及理解能力好的患儿要求家长督促患儿按治疗师指导 的 方法在家 中进行主动功能训练 , 每天 1 , 次 每次 2 ~ 0 rn 被 0 3 i; a
的有效指导 ,及 时修正与调整 家庭 康复治疗措施 ,强化佩戴
A O后 的肌力训练巩 固门诊治疗效果 , F 减少治疗疗 程 , 减轻经 济 负担 , 并最大 限度地减轻致残率。
参 考 文 献
统 计学分 析 中组间 比较用 t 验 ,<. 检 P 00 5
为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l 临床护理 - -
家庭 康复训练配合 门诊治疗对痉挛性双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 响
段华林
摘要 目的
张
彬 汤 孟平
夏
琼
何 金 华
选 取 6 例 痉 挛性 双 瘫 惠 儿 , f 】 随机
观 察 家庭 康 复 训 练 配合 医 院 门诊 治 疗对 痉 挛 性 双 瘫 患 儿运 动 功 能 的 影 响 。方 法
是一个 长期 复杂的过 程 ,单纯 医院内的康复治疗不能贯穿到
患 儿 口常 生 活 中 , 乏 家 长 与 患 儿 的 主 动 参 与 , 力 训 练 、 缺 肌 关
1 . G M 测试 . 3 MF 3
G M 是专 门针对脑瘫儿 童的粗大运 动 MF
节 活动 在时间上受到的限制 ,家庭康 复训 练不仅可以使家长
方面的疗效 。
1 资 料 与方பைடு நூலகம்法
肌; 治疗时间为 2 ~ 0 ri; O 3 n ②拈抗肌 治疗 : 川t 频 电治疗 ; a l t 先选 择痉挛肌 的拈抗 肌 , 肉运动阈 , 肌 提高肌 力 , 善关节活 改
动; 治疗 时 间为 2 i。 0 r n a
1 .. 踝 足矫形器 ( F ) 腓肠肌存在不同程度的痉挛 , .1 2 5 A0 改
模式 以获得最大的运动 能力是康复治疗中的重中之重 。 32 运动 、 . 按摩 、 神经肌 肉电刺激能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关 节 活动 , 踝足矫形器能够按要求提供不 同屈伸阻 力, 以充分发 可 挥踝关节残余功 能 , 矫正痉挛型双瘫患儿骨骼错乱排列 , 提高 平 衡能 力1 矫 正足 内外 翻及尖 足 , 5 1 , 改善行 走姿 势和 步态 , 但
出现 , 善 关 节 活 动 。目前 对 脑瘫 的 治 疗 有 很 多 方 法 , 研 究 改 本
1 .. 神经肌 肉电刺激 .1 2 4
脉 冲 电 流 ; 宽 为 01 0 s 调 ; 位 波 . .m 可 —5 部
主要 观察 医院 门诊治 疗 与家 庭康复 治疗 相结合 的医疗模 式 对痉挛 型脑瘫 患儿进 行综合 治疗 在改善其 痉挛 与运动 功能
’
治疗 1 周后 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2 足背屈角和痉挛
指 数 比较 , 表 1 见
表 1治疗 后 2组 的痉 挛指 数和 粗大运 动功 能测试 比较 ( ,+ ) 分 s
1 中华 儿科 杂 志编 辑 委 员会 . 脑 性 瘫 痪 的 定 义 、 断条 件 小儿 诊 及 分 型[ . 儿科 杂 志 ,05 4 ( :6. J 中华 ] 2 0 ,3 ) 2 42 2 燕铁斌. 临床 痉 挛 指 数 : 挛 的 综 合 临床 评 定 f. 代 康 复 , 痉 J现 】
1 治 疗 方 法 . 2
1 . 对照组 .1 2
采用门诊常规康复治疗。
1 定方法及标准 . 3
对患儿于治疗前及 治疗 l 周后 , 2 采用痉
1 . 1 运 动训 练 门诊运 动训 练 由康复 治疗 师一对一 给患 -1 2. 儿进行 功能训 练 4 i , 练内容包括 B bt 制手技 ( 0mn训 oa h抑 抑
中到重度 的肌张力增高 , 足背屈角增大(0~ 3 。, 9 。 15)痉挛指数大
于 7分 , 响 粗 大 运 动 功 能 。随 机按 比例 将 患 儿 分 为 观察 组 和 影
对照组 ,每组 3 0例。对照组 :男 l 例 ,女 1 ,平均年龄 8 2例 ( . + .) 3 5- 7 岁。观察 组 : l 例 , l , 2- 1 男 6 女 4例 平均年龄(. + .) 30 1 4_ 7 岁。 组之间的一般资料 , 2 性别 、 年龄及痉挛型程度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 )具有可 比性 。 尸0 5, 0
挛指数 、 足背屈角 测量和粗大运 动功f n试 , 专人独立 , i n 由 安 静、 舒适环境中进行 , 并尽量保证患儿心情愉悦 。
制、 矫正异常姿势 , 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建立)关节牵伸及关节 ,
活动度训练 : 外蕨 、 髋 踝关 节背屈 , 按摩 痉挛 与紧张肌肉( 内收
1 . 临床 痉挛 指数( S ) 评定日 ① 跟腱 反射 : .1 3 CI : 0分~ 无 反
2 0 18  ̄ 9 O 0. :8 8 .
3 韩彤 立, 邹丽萍 , 郑华 , 粗 大运 动功能分类 系统和痉 挛型 等. 脑性瘫 痪儿童高危 因素相关性 分析…. 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 ,
2 0 .476 7 6 9 0 9 2 ()0 - 0 . :
4 B x M , l sen M , s n a m e a, r p s d d f i o a God t i Ro e b u P, t l o o e e n t n P i i
adcas ct n o e ba pl 【.e d C i e - n ls f ao fcr rl a y JD vMe h d N u i i i e s ] l
3 讨 论
m l 2 05, : ,0 4571 57 ~ 6.
31 痉 挛 型 脑 瘫 是 儿 童 脑瘫 最 多 见 的 类 型 ( 7 % ) 其 中 又 . 占 0 。 有半 数 以 上 的 患 儿 累及 下 肢 。痉 挛 型 脑 瘫 病 变 部 位 主 要 为 锥
在 思 想 上 引起 重 视 还 可 以 一对 一个 别化 训 练 ,而 且 不 受 时 间
功能评估 方法1 测试 内容分卧位与坐位 , 3 1 , 跪站立位 、 行走 与跑 跳 5个能 区, 每项采用 4级评估法 , 通过评 估每个能 区的原始 分和百分 比, 相加后得 出总的百分 比 , 能够较好地反 映出粗大 运动 发育 的细微变化 , 总计 5个能区 , 8 , 共 8项 总分 24分 , 6 得 分越低 , 代表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越差 , 相反 , 得分 较高 , 代表 则
动 训练 1 , 次 3 —0 mi。 次 每 0 4 n
诊治疗 的 6 例痉挛 型双瘫 患儿 , 中男 3 , 2 例 , 0 其 4例 女 6 年龄 17岁 , 平均年龄 3 . , 3岁 均符 合 20 年 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 04
题 研 究会 通过 的诊 断 条件 及 分 型标 准 l 所 有 患 儿下 肢 均 存 在 1 1 ,
肌、 腓 头
功能 的发 育。 中枢 神经系统病损引起 的肌 肉痉挛性瘫痪 主要
采 用 运 动 疗 法 。对 于 痉 挛 的 缓 解 , 通 过 恰 当地 应 用 电刺 激 可
用, 降低肌张力 , 缓解痉挛 。
性 , 善肌张力。 改
痉挛 肌 以松 弛肌 肉 , 改善肌 张 力, 可通过 中低频 电刺激 痉 并 挛肌 的拈抗肌群 以增 加拮抗肌 肌力 , 诱导 其正常运动模式 的
In rB APR y u s
湖 南省 儿 童 医院康 复 中心
加 ,尚能完成踝关 节全范 围的被动活动 , 分~ 阻力重度 ( 8 明
显) 增加 , 不能或很 难完成踝关节全范围被动活动。③踝 阵挛 :
临床护理 磺●. . 一
1 一 无 阵 挛 , 一 阵 挛 l 2次 , 一 阵 挛 2次 以 上 , 分 2分 ~ 3分 4
A 0固 定 时 间 越 长 , 节 周 同 的 肌 肉 越 易 出 现 肌 萎 缩 所 以 F 关 , 穿 戴 A O , 要 肌 力 训练 以维 持 关 节 肌 肉 功 能 。 F后 需 而脑 瘫 康 复
分 _ 阵挛持续 , 一 超过 3 。此 项分数越高 , 0S 代表患儿肌 肉痉挛 程度越重 , 反之 , 分数下 降则表示肌 肉痉挛程度减轻 。 l . 足背屈角测量 _2 3 患儿取仰 卧位 , 膝关节屈 曲 , 使刚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