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1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一、常用光镜标本制备技术 1.切片标本的制备:常用的切片方法为石蜡切片,其制备程序如下: ⑴取材 从动物身体割取所需的新鲜组织一小块(厚度约0.5厘米)。手术愈快愈好,以防组织的死后变化。 ⑵固定 把切取的小块组织,迅速投入预先配好的固定液[如10%福尔马林、0.5%锇酸、包氏液、岑克氏液、卡氏等固定液]中固定,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组织块硬化,以保存组织细胞原有的形态。 ⑶冲洗(洗涤) 组织块自固定液取出后,须经流水冲洗或乙醇洗涤,使组织中含有的固定液全部除去,直至洗净为止。 ⑷脱水 脱水的目的在于除去组织中的水分。因为组织中的水分和石蜡是不相溶的,为不使组织块在脱水时产生收缩,所以一定要经过各级浓度的脱水剂(如乙醇等)将水分脱净。 ⑸透明 组织块脱水后,须经既可和乙醇相混,亦可作石蜡溶剂的透明剂(如二甲苯)透明,使组织中的乙醇被透明剂所替代,才能浸蜡包埋。 ⑹浸蜡 浸蜡是将包埋剂(石蜡)透入整个组织的过程。石蜡透入组织需要一定的温度(石蜡熔点)。所以浸蜡都在恒温箱中进行。 ⑺包埋 制备一定形状的容器(如纸盒等),倒入熔化的石蜡,迅速夹取浸透石蜡的组织块放入盒内,待表面石蜡凝固后立即将容器投入水中,使它凝固成蜡块。 ⑻切片 组织块经上述处理后,不仅变硬,且有石蜡支撑,可用切片机将包埋组织的蜡块切成薄片,一般厚度是5~8微米。 ⑼贴片 把由切片机切下的蜡条,分割成小段,分别排放于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在展片台上微热,使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正。 ⑽烘片 把贴有蜡片的载玻片置于45℃恒温箱中,烘烤3~4小时,使切片干燥。 ⑾脱蜡与复水 组织切片的脱蜡等过程是在染色缸中进行的,因此须预先准备洁净的染色缸,并分别放入二甲苯、各级浓度的乙醇及染料溶液,按顺序贴好标签。染色前须先进行脱蜡和复水,即用二甲苯溶去切片上的石蜡后再经各级浓度乙醇(自高浓度到低浓度)下行到水的过程。因为没有经过复水处理的切片不能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所以在染色前必须再度复水。脱蜡与复水的步骤如下:切片浸入二甲苯3~10分钟→二甲苯+纯乙醇(1:1)→纯乙醇→95%乙醇→80%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上每级乙醇停留的时间约2~5分钟)→蒸馏水2分钟。 ⑿染色 切片染色以后可增加组织细胞结构的对比度。常用的生物染料是苏木素和伊红,简称H.E.染色。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经苏木素染色的结构呈蓝紫色(如细胞核)。组织中可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结构称嗜碱性。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被伊红染色的结构呈红色或粉红色(如细胞质)。可被酸性染料着色的结构称嗜酸性。H.E.染色的程序如下:将已浸入水中的切片取出放入苏木素染液5~10分钟→自来水洗2分钟→0.5%盐酸水分色数秒种(在显微镜下检查核褪至浅红色,细胞质及结缔组织近无色)→蒸馏水1分钟→0.1%氨水(蓝化)1分钟→自来水冲洗5~10分钟→蒸馏水1分钟→5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以上每级乙醇停留的时间约2~5分钟)→0.5%伊红(95%乙醇溶液)2~5分钟→95%乙醇分色(在显微镜下检查核呈蓝紫色,细胞质及结缔组织呈粉红色)→95%乙醇轻洗(洗净玻片上剩余的伊红染液)。 ⒀脱水 已染色的组织切片,为了长久保存,又须再经各级浓度的乙醇脱水。即将上述已被染色的组织切片依次放入95%乙醇1分钟→纯乙醇(I)1分钟→纯乙醇(Ⅱ)2~5分钟。 ⒁透明 透明的目的是除去组织切片中的乙醇,因组织中的乙醇不与树胶相溶,所以必须 2

用透明剂除去乙醇后才能封藏。即将上述已脱水的组织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纯乙醇(1:1)2~5分钟→二甲苯(I)2~5分钟→二甲苯(Ⅱ)2~5分钟。 ⒂封固 在切片上滴加中性树胶,用盖玻片进行封固,保存备用。 机体内有些结构成分,需经硝酸银处理(镀银或银染)时可使硝酸银还原,形成银的微粒附着在组织结构上,呈棕黑色,称这种性质为亲银性。有些组织结构本身不能使硝酸银还原,需加还原剂使硝酸银还原,称此为嗜银性。此外,为了显示某些特殊结构成分,还可应用各种特殊染色方法,如雷锁辛品红染色液显示弹性纤维等。 在制作较硬组织(如骨组织等)或较大组织器官(如眼球)等切片,为了减轻因石蜡包埋所产生的收缩,可用火棉胶(celloidin)代替石蜡进行浸透包埋,再进行切片染色。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可选用冷冻切片。它是将组织在低温条件下快速冻结,直接切片,进行染色。 2、涂片、铺片、磨片标本的制备:血液等液体材料,可直接在玻片上涂片,干燥后再进行固定和染色。疏松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等薄层组织,可在玻片上撕开展平,制成铺片,待干燥后进行固定和染色。骨和牙等坚硬组织除用酸(如稀硝酸等)脱钙后再按常规制成切片处,还可直接研磨成薄的磨片进行染色观察。 二、大体解剖技术操作规程及其注意事项

(一)大体解剖标本的收集与防腐固定处理 1、收集标本时,须登记死者的死亡原因、性别、年龄等,办妥自愿捐献手续、家属签字等手续,免留后患。若系无主尸体亦须在公安、保卫部门办妥有关手续。 2、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染病蔓延。 3、进行固定防腐注射,配制5%—10%的甲醛溶液作颈总动脉与股动脉灌注,按照标本大小选择注射剂量。如注射溶液过浓,解剖时容易造成肌纤维及血管断裂,过淡时标本容易腐败。温度高时注射5%左右溶液,温度低时注射10%左右溶液。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在5%—10%之间浮动。 4、注射完后标本在注射台上保留一到两天,使其毛细血管中溶液渗均匀,再行放入3%—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 5、每具标本注射后必须在尸池中浸泡六个月后,方可进行大体解剖,如解剖过早则不易保存。 6、若收集标本须作铸型标本用,宜将标本即时放血,取材越新鲜越好。剩余部分作局部注射保存。若作关节韧带等标本,取材后马上将肌肉等及时剥离,以防腐败发臭。收集腐败标本后可作沙埋腐蚀后取骨架为标本。 (二)大体标本解剖 1、将收集保存六个月以上的标本捞出、冲洗后,放入尸体台即可进行解剖。 2、解剖前必须将镊、钳、剪、刀等工具准备完好,方可动手操作。视其操作部位,必须熟悉所作部位解剖层次结构,用圆刀切开皮肤并剥离之,用尖刀或剪等修洁神经、血管、肌肉等结构。大体标本制作之关键在于熟悉层次结构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否则易切断或破坏相关结构,且制作的标本不美观。若作系解教学标本宜采取两侧分别以深、浅层制作。完成后放入本院配制之保存液中待用。 (三)特殊标本制作 1、铸型标本 (1)根据所取材料,按需要处理。 (2)配制好铸型剂并加不同染料(一般示红色动脉,示静脉蓝色,示胆道绿色,示神经黄色等)。 3

(3)分别采取不同腐蚀法,腐蚀后冲洗,装瓶保存。 2、包埋标本 (1)取出所需材料修洁凉干(有条件可抽空包埋)。 (2)按需要选择好包埋材料。 (3)包埋造型。 3、陈列标本制作 (1)按要求进行标本取材。 (2)修洁、涂色。 (3)装瓶、保存(若标本上涂色彩,不宜保存在本院配方的保存液中,以防脱色,仍须保留在5%—10%的甲醛溶液中)。

三、人体骨骼标本双氧水法制作 (一)目的 利用局解后的废旧材料制作人体骨骼标本 (二)材料 经防腐固定的局解后尸体标本、工业用双氧水、汽油和带盖标本箱。 (三)方法 1、取材:取骨质无损的标本,整体的或局部的均可。 2、软组织处理:将大块软组织包括筋膜、肌肉、内脏、脑等除掉后,常温下浸入5%-10%的双 氧水中,利用双氧水放氧产生气泡的机械作用使软组织松动,15-30天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将骨膜撕掉,但韧带、关节囊、软骨、肌腱、骨间膜等可按需修洁保留(如做散的骨标本,则可 将这些软组织很容易地清除掉)。 3、脱脂:将上述材料凉干后入汽油中脱脂4个月。注意材料要干燥,容器要密封,中途更换1次汽油即可。 4、清洁和保存:将脱脂后的材料置通风处让汽油挥发,然后浸入1%的洗衣粉内将表面的油渍洗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置阴凉干燥处风干(为防止肋骨缩水变形,可用木条或有机玻璃支撑固定,待干后拆掉),涂刷清漆两遍即可保存。 (四)结果及评价 制作出的骨骼标本洁净美观,结构完整,骨的连结自然真实,骨间膜、椎间盘、肋软骨、耻骨间盘、韧带、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牢固地与骨连结在一起,胸廓,骨盆,脊椎等完全保持了其本来形态。采用双氧水浸泡处理软组织,有以下优点:(1)双氧水放氧产生氧泡的物理作用使与骨结合紧密的软组织松动,与骨较易分离,而干燥后这些软组织与骨的结合又变得紧密牢固了。(2)经双氧水浸泡后骨标本脱脂效果很好。(3)低浓度的双氧水对骨质的腐蚀性小,在常温下进行,处理的时间容易控制。

四、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探讨某一针灸穴位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二)药品和试剂 HRP:Sigma Type IV RZ:3.2 硝普钠(广州化学试剂厂) 4

联大茴香胺(北京化学试剂厂) 过氧化氢(上海桃浦化工厂) (三)仪器设备与材料 100ml量筒、分析天平、500ml量筒、1000ml烧杯、2000ml烧杯、家免饲养笼、50μl微量注 射器、精密试纸、普通光学显微镜,等。 四)实验对象 本院动物室提供的家兔,体重2000±20g。 (五)实验环境 室温18~25℃,相对湿度60%~75%。 (六)操作步骤 1.主要溶液的制备 (1)20%HRP液20μl、HRP粉末5mg加20μl生理盐水即此液。 (2)2%多聚甲醛加1.25%戊二醛0.1M磷酸缓冲液(PH7.4)。 ①0.1M磷酸缓冲液的制备: Ⅰ液:NaH2PO4·H2O 27.6g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Ⅱ液:Na2HPO4·12H2O 71.6g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取Ⅰ液190ml、Ⅱ液810ml混合后加蒸馏水稀释至2000ml即得0.1M磷酸缓冲液(PH7.4)。 ②2%多聚甲醛0.1M磷酸缓冲液的制备:20g多聚甲醛加0.1M磷酸缓冲至1000ml即得此液。 ③2%多聚甲醛1.25%戊二醛0.1M磷酸缓冲液的制备:25%戊二醛50ml溶液加2%多聚甲醛0.1M磷酸缓冲液至1000ml即得。 (3)Tris液的配制 ①取3.6ml冰醋酸加蒸馏水至300ml。 ②取4.08g无水醋酸钠加蒸馏水至150ml。 ③取上液①279ml和上液②126ml混合,即为Tris液。 ④混合后用精密试纸测其PH为4.4则可用。 (4)O-D法中有关溶液配制 ①A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10ml、0.2%明明胶液50ml、硝普钠200mg加蒸馏水至100ml、联大茴香胺80mg加蒸馏水至40ml、1.5%H2O20.8ml混合即得A液。 ②B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10ml、0.2%明胶液50ml、硝普钠8g、蒸馏水140ml混合即得B液。 ③C液的配制 取0.1Mtris液20ml、0.2%明胶液100ml、蒸馏水280ml混合即可得C液。 2.定穴及针入深度:根据《针灸学》[1]、《兽医针灸手册》[2]确定。 3.动物分组、麻醉及HRP引入方式:将实验用家兔随机分成5组,即穴区组\神经干组、切断神经组、切断血管组和空白对照组。用2%戊巴比妥纳、接40mg/kg体重,进行腹腔麻醉。穴区组、切断神经组、切断血管组,均在家兔某一目标穴区直接注射20%HRP液20μl,神经干组在家兔目标穴区下神经干内注射20%HRP液20μl,空白对照组则在家兔目标穴区直接注射20μl生理盐水。 4.动物灌注:注射后4~5天进行,开胸经左心室\升主动脉插管,同时剪开右心耳灌注如下药液: (1)0~4℃柠檬酸钠速灌300ml。 (2)0~4℃生理盐水速灌1000ml。 (3)0~4℃ 2%多聚甲醛1.25%戊二醛0.1M磷酸缓冲液1000ml。前300ml速灌。后700ml缓慢滴入。全过程约40分钟。 (4)0~4℃ 10%蔗糖0.1M磷酸缓冲液800ml。前300ml速灌。后500ml缓慢滴入。约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