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催化分离膜的改性

光催化分离膜的改性

`
1
分离膜的光催化改性
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膜技术作为水处理中的一种高效分离工艺,近年来备受
关注,然而膜分离过程中发生的膜污染现象是制约该工艺发
展的瓶颈。具有催化降解有机物及分离功能的催化分离膜的
开发备受关注,依靠催化膜与光催化可同时实现水中污染的
去除及减缓膜污染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催化
分离膜制备过程中的催化剂和载体膜,然后论述了催化分离
膜的制备主要方法,包括共混法、浸渍法、层层组装法、接
枝法等进行论述。

1. 引言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趋严峻,膜分离技术在水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
广泛共识[1]。膜分离技术的共同优点是能耗低、分离效率高、
操作方便、过程简单、无污染,因而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得
到了广泛关注[2]。但膜污染却成为阻碍膜法水处理技术发展
的关键性问题,如何有效抑制膜污染的发生关系着膜法水处
理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开展研究的核
`
2
心方向。新近研究发现,催化分离膜在具有膜分离功能的同
时还兼备催化活性,有望解决膜分离过程中发生的膜污染行
为,同时强化污染物去除效率。
随着TiO2 、ZnO 、石墨烯等纳米光催化材料被广泛应
用于水处理领域中,实现在光照条件下有效降解天然有机物
(NOM)、染料等各种水体污染物;同时,Lee等[3]学者发
现光催化作用能够有效减缓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发生,延
长膜材料的使用寿命。将膜材料的过滤截留作用与纳米材料
的光催化作用相结合,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
2.改性方法
2.1共混法
共混法是制备催化分离膜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
用搅拌或加热熔融的方法将催化剂颗粒或催化剂溶胶液与
铸膜液均匀混合来制备出催化分离膜[4]。
Yang等[5]通过将纳米尺寸的 TiO2颗粒均匀分散于
w=18% 聚砜铸膜液中,并通过相转化技术制备出聚砜/TiO 2
有机-无机复合超滤膜。实验表明,当TiO2质量分数为 w=2%
时,复合光催化膜具有最佳的膜清水通量、亲水性、机械强
度和抗膜污染性能。通过DSC和XRD分析表明,TiO2纳米颗
粒和聚合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2.2浸渍法
浸渍法是将基膜浸在已经制备好的催化剂溶胶溶液中,
`
3
通过渗透作用使催化剂组分进入载体膜内部,经物理或化学
吸附作用后,再通过焙烧等后续处理手段制备催化膜的过程
[6]

Zhu等[7]选用纳米棒组装 TiO2/Al 2O3复合膜为载体膜,
将其浸渍在Ti-Mn复合催化剂溶胶中,以解决催化剂流失问
题;制备过程中通过浸渍提拉,使得Ti-Mn复合催化剂渗入陶
瓷膜支撑体内部,强化了催化剂的负载量,提高了复合膜截
留能力及膜通量,解决了催化剂脱落问题。
3.3层层自组装
层层组装技术是基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
静电引力、配位键等,通过物质的交替沉积而自发形成结构
有序的功能膜的方法[8]。
Li等[9]利用纳米 TiO2中 Ti4+与-COOH中两个氧原子键
合,或与羟基间形成氢键,在复合膜上制备了新型纳米 TiO
2

粒子自组装膜。张万友等[10]利用纳米TiO2中Ti4+与聚丙烯

酸中的-COOH之间形成氢键或弱的静电引力等,将纳米TiO
2

组装在PVDF膜上,依靠TiO2表面原子周围具有不饱和性,

强化催化膜的吸附性能。
3.4接枝法
接枝法是通过膜材料表面的基团与被接枝的催化剂前
驱体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表面接枝。Zhang等[11]用 Al2O3
滤膜为基膜,TiF4为浸渍液,通过氨水调节pH值、控制接枝
`
4
时间等手段,在Al2O3滤膜孔道内接枝TiO2制得孔径均一、
孔结构有序、孔隙率大的TiO 2纳米管复合膜。

4.结语
膜法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已经取
得了巨大的进展,但膜污染问题却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问
题。通过改变已有高分子有机膜本体或表面特性,赋予其新
的功能特性,成为了推动膜法水处理更广泛应用的重要方
向。 目前针对有机高分子膜多采用亲水改性以提高其性能,
对其进行光催化改性的探索较少,且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今后膜改性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仍将是进行新型改性技术
方法的研究,用以开发出性能更加优越的改性膜材料。除此
以外,探索如何利用膜改性技术将高效光催化材料同高分子
有机膜进行有机结合,也将成为膜改性研究领域的重要方
向。

[参考文献]
[1] 邹菁.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河南化工 , 1998(6): 10-12.
[2] 张海丰,刘洪鹏,赵贵龙,等.MBR中微生物代谢产物
对膜污染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的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
`
5
学学报,2013,33(4)
[3] Lee S A, Choo K H, Lee C H, et al. Use of ultrafiltr-
ation membranes for the separation of TiO2 photocatalysts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Ch
emistry Research, 2001, 40(7): 1712-1719.
[4] Goh P S,Ismail A F,Sanip S M,et al.Recent
advances of inorganic fillers in mixed matrix membrane fo-
r gas separation[J].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
gy,2011,81:243-264.
[5] Yang Y, Zhang H, Wang P, et al. The influence of n-
anosized TiO2 fillers on the morphologies and properties of
PSF UF membrane[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7,
288(1/2): 231-238.
[6] 张永利.浸渍条件对负载型 Cu/FSC 催化剂影响的研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11):92-95.
[7] Zhu Y Q,Chen S,Q X,et al. Hierarchical porous
ceramic membrane with energetic ozonation capability for
enhancing water treatment[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
nce,2013,431:197-204.
[8] Xiong H M,Cheng M H,Zhou Z,et al.A new a-
pproach to the fabrication of a self-organizing film of hete
rostructured polymer/Cu2S nanoparticles[J].Advanced Ma-
`
6
terials,1998,10:529-536.
[9] Li J H,Xu Y Y.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TiO2 nanoparticle self-assembly membrane with i-
mproved fouling resistance[J].Journal of Membrane Sci-
ence,2009,326:659-666.
[10] 张万友,仲卫超,张海丰,等.PVDF/TiO 2 自组装膜
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34(3):
58-63.
[11] Zhang X W,Du A J,Lee P F,et al. Grafted mul
tifunctional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 membrane:Separati-
on and photodegradation of aquatic pollutant[J].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008,84:262-2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