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后期变成黄褐色的细条斑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后期变成黄褐色的细条斑

一、病害 2稻黄矮病病叶后期叶片变橙黄色,由(叶尖 )开始骤然向下至全叶卷缩。 3下列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特征的是(叶色淡黄 )。 4水稻纹枯病病害损失一般为(10-30)%。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水稻叶鞘发生纹枯病 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 ),湿度(低 )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 5稻褐条病发生的轻重,与(缺肥 ) 的关系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生长不良,容易感病。 5-1水稻发生褐条病,一般先在( )部叶片发病,逐渐向( )蔓延 下 上 5-2稻褐条病后期叶片上发生在中脉附近的病斑,一般长数( ),常引起叶片早枯。 厘米 5-3稻褐条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上越冬,第二年(4、5 )月间病菌随风飞散,侵害秧苗。 5-4水稻发生褐条病,后期叶片上病斑的中央( ),边缘( )。 5-5稻褐条病叶片发病,初现( 油渍 )状圆斑,扩大后呈红褐色到褐色(短线 )状条斑,与叶脉平行

6稻白叶枯病发病后较难治好,在加强预防措施中,选用1%石灰水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因为水稻播种时期不同,温度相差较大,所以浸种时间也不同。通常在气温25℃时浸( )天,15~20℃浸( )天,10℃时浸( )天。2~3天,3~4天,6天 6-1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安徽普遍发生。病轻时一般减产( ),病重时减产( ),病害大流行时往往造成颗粒无收。5%~10% 20%~30% 6-2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由( )属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黄单胞杆菌 6-3在水稻一生中,水稻白叶枯病在( )最易发生。 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通过种子或稻草传播。病菌适宜在( )下活动,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就容易流行。高温高湿 7-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化学防治方法上,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用( )倍85%强氯精浸种( )小时后,捞起洗净催芽。300 12~24 7-2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广西、四川、海南、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流行,甚至在云贵高原上也有发现。发病轻的约减产( ),重病田减产( )。 C、10% 40%~60% 7-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后期变成黄褐色的细条斑,条斑宽约(1 )毫米,长(10 )毫米以 上。 7-4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初呈( )色水渍状半透明小点,后迅速在叶脉间扩展成初为( )色,后变( )色的细条斑,条斑宽约1毫米,长10毫米以上。暗绿 暗绿 黄褐 7-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斑表面常分泌出许多( )状的蜜黄色菌脓,干结后成黄色( )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为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 )块。露珠 树胶 大斑 8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杂交稻发病率低于常规品种。籼稻、糯稻和粳稻发病轻重的顺序是( )。籼稻8-1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一般在大田有3个明显的发病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移栽后10~15天;第二次高峰出现在搁田复水后;第三次高峰在抽穗灌浆阶段。以第( 3)次高峰对产量危害最大。 9水稻胡麻叶斑病病斑对光看,病斑深黑褐色部分,可隐约看到(细)轮纹,病斑两端(无)坏死线。 在我国上海郊区,水稻菌核病是常见病害,对单季晚稻和后季稻都有危害。每年( 7~8)月开始发生,(9 )月下旬到(10)月稻株被害显著。 10稻叶鞘腐败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受害较重的田块多为 ( 晚稻 )。 11水稻云形病一般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 )状(小 )斑,后迅速向叶基部或内侧作波浪状扩大。 12 二、虫害 1、三化螟成虫,白天静伏,雌虫停于稻株的中上部,雄虫多隐于基部,晚上活动。(对 ) 2、三化螟以幼虫在稻茬中越冬。春季日均温达( )℃时开始化蛹,( )℃开始羽化。

全年发生期为春季日均温( )℃以上,至秋季日均温( )℃以上。16 18 15 18 7 8 9稻纵卷叶螟绒茧蜂是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重要天敌。在上海郊区7~9月的自然寄生率一般可达( ),高的可达( ),是很有保护利用前途的一种天敌。40%~50%,70%~90% 10大螟雌成虫头胸部( )色,腹部( )色,前翅淡( )色,外缘色深,从翅基到外缘有一条( )色纵线纹。 灰黑 淡褐 灰褐 暗褐 10-1大螟幼虫一般( )龄,少数( )龄。5 , 6~7 10-2大螟幼虫老熟后在( )或( )化蛹 叶鞘间 茎杆内 10-3大螟又名稻蛀茎夜蛾,是水稻和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蛾子灰黄色,翅展( )毫米,前翅长方形,从翅基到外缘有( )条深灰褐色纵纹。卵块带状,排成( )行,初产时乳白色,以后逐渐变为淡黄、淡红和灰褐色。 35~45 1 2~4 10-4大螟成虫雄蛾触角栉齿状,雌蛾为丝状。卵呈( )形,顶部稍( ),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扁球 凹 10-5大螟第1代卵多产于田边( )上或茎杆较细的( )上。杂草 玉米

11二化螟的生活习性比三化螟复杂。蛾子产卵的部位因水稻不同生育期而变动,圆杆拔节前多产在叶鞘上,圆杆拔节后多产在叶片上。( 错) 11-1二化螟的蛾子产卵的部位因水稻不同生育期而变动,圆杆拔节前多产在叶片上,圆杆拔节后多产在叶鞘上。一只雌蛾可产卵()多粒,蚁螟孵出后,先在( )内危害。200 叶鞘

12稻螟蛉成虫交尾后当晚或第二天产卵,每雌产卵( 40~534 )粒,卵多于清晨孵化。 12-1水稻害虫稻螟蛉在秧苗期前期( ),后期( ),常发生较重。 多雨 干旱 13稻黑蝽为害水稻,受害田产量一般损失( ),重灾田损失( ),甚至无收。20%~30% 50%~60% 14稻蝗若虫共(6 )龄,草绿色,背面色淡。 15稻叶夜蛾成虫寿命5~13天,卵( )天,幼虫20~60天,蛹( )天。4 8~20

16稻秆潜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危害严重时造成产量损失约在(20-50)。 16-1稻秆潜蝇为山区、半山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早稻、单季晚稻一般枯心率在(20%~30%),伤穗率(10%~25%),严重的减产20%~50%。 17稻象甲成虫在本田插后( )天盛发,( )天进入产卵盛期。8~9 14~15 三、栽培 1超级稻是指抗性和米质与普通水稻品种相仿,产量提高幅度达到或超过(15% )的水稻新品种。 2稻田养鱼放鱼的时间:一般在插秧后(3-5)天,即水稻秧苗长出新根开始返青时放鱼。 3薄膜保温水稻育秧,炼苗要经过(5)天以上,秧苗达到7~10厘米,气温稳定在(13)℃,基本没有7℃以下的低温,可把膜全部揭掉,揭膜前要上水。 8水稻以()为最佳收割期,此时收割产量较高。 9一般来说,水稻由南往北引种,生育期(),植株()延长、变高大 10我国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分为(2)种。 11我国水稻生产技术两项重大突破,使我国水稻单产从1961年到1997年持续提高。36年中水稻单产提高了( )千克/亩,水稻单产每亩年平均提高了( )千克。285 7.6 12安徽省早稻旱育秧播种临界起点温度为日平均气稳定通过()℃,比当地水育秧可提早10-15天。7-8 13水稻稻米品质中,加工碾磨品质包含()三个指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14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2)级审定制度。 15水稻减数分裂期是对水分和低温最为敏感的时期,水稻受淹(2)天会出现畸形稻穗和或颖花;日平均温度持续(3)天以上低于19~23度(籼稻)或者低于19~20度(粳稻)最低温度低于15~17度,幼穗发育会受冷害的影响。 16水稻叶片的寿命随叶位的上升而延长,如1-3叶,一般只有10多天,剑叶寿命最长,有的可达50天以上 17优质稻栽培要点:稻秧栽后(7-9 )天结合施分蘖肥进行耘田,移栽后25天烤田。 18用石灰水浸水稻种子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石灰水的浓度为(),水面距种子的高度以()厘米为宜。 19、2004)年以来,为扶持国内粮食生产,国家对包括小麦在内的主要粮食品种实施了粮食补贴政策。(2008)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20发展稻田多熟制的方法有(4)种 521交水稻叶片中后期呼吸强度比一般常规水稻品种低。( 对) 22在水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上,梗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一般高于籼稻,籼稻中以晚籼优于中籼,中籼优于早籼。( 对) 23常规稻伸长节间数通常为主茎总叶片数的(1/3)。 24水稻有效分蘖期一般在最高分蘖期前()7~15天。 25水稻米粒鲜重开花后()天内增长最快。米粒干重增加高峰期早稻在开花后()天,晚稻()天。由白色乳液变浓,,直至成硬块蜡状,谷壳变黄,米粒背部呈绿色,称之为蜡熟期。10 8~15 12~20 26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对库限制型的水稻品种,在栽培策略上应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为主攻目

标。(对 ) 27水稻的每一个小穗就是一朵花,叫做颖花。它由副护颖、护颖、内外颖、雌雄蕊和鳞片等五部分组成。 28水稻完成抽穗扬花期这一过程,一般需要()天。天气晴好,水稻开花从开始到停止,大约经历()小时。5~10 1~2.5 29种子质量包括种子的品种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的品种品质包括品种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种子的播

种品质包括种子是否清洁干净,有无其它种子,是否饱满,是否出苗正常、整齐,是否感染病虫害,是否干燥贮藏等。 30.插后落黄不转青;2.老叶先枯死,叶尖干枯,稻丛簇立;3.根深褐色,有黑根和畸形根,白根甚少,软绵无弹性。“稻苗细长软弱,淡绿带黄,簇立不发”是冷害发僵的症状。水稻中毒发僵的防治措施:1.适时翻耕绿肥,不用未腐熟有机肥;2.提高翻耕质量,干耕湿沤,配施石灰、石膏,加速分解;3.降低地下水位;4.耘田、晒田,增温增氧,消除毒害。 31.幼穗开始分化大致在出穗前30-35天,二次枝梗分化大致在出穗前20-25天,减数分裂期大致在出穗前10-15天左右。 32.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33发展稻田多熟制的方法有(4)种

34一般来说,水稻由南往北引种,生育期(),植株() 延长、变高大 35幼穗开始分化大致在出穗前30-35天,二次枝梗分化大致在出穗前20-25天,减数分裂期大致在出穗前10-15天左右。 36发展稻田多熟制的方法:一、根据不同稻区稻田生产特点,确定熟制,选择合适这的作物品种,搞好熟期配制与茬口安排,做到以水稻为主,季季兼顾。二、采用育苗移栽,解决季节矛盾。三、采用间、套混作种植技术。争取时间和空间,缓和多熟制的季节矛盾。四、通过地膜覆盖温室和薄膜育秧等措施增加有效积温。 37水稻采用“穗、粒兼顾”途径进行合理密植的插秧密度一般为20万~23万穴/公顷。“增穗”途径一般为27万~30万穴/公顷,“增粒”途径一般为15万~18万穴/公顷。 28从地理分布看,籼稻适于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区种植。粳稻适合高纬 度,高海拔地区种植。 四、天敌 1稻田中的蜘蛛种类多,数量大,优势种有草间小黑蛛、水狼蛛、八斑球腹蛛,它们分别占稻田蛛量( )左右,其他蜘蛛数量约占10%左右。60% 20% 10% 1-1为保护稻田中蜘蛛等天敌,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根据近年的经验,可用蜘蛛和飞虱的益害比例作为控制稻田用药的指标:早稻为( ),单季稻为( ),后季稻为( ),达到减少用药保护天敌的目的。1:3 1:5 1:10 2腹螯蜂天敌在田间有三个结茧盛期:第一个盛期在( );第二个盛期在( ) ;第三个盛期在( )。6月下旬~7月中旬 8月下旬~9月上旬 9月中旬~10月上旬 2-1黑腹螯蜂雌蜂吸食飞虱低龄若虫体液,而对( 2)龄以上若虫或成虫则大多进行产卵寄生。 3水稻在第一苞分化至枝梗原基分化时追施的肥料称为促花肥,在颖花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追施的肥料称为保花肥。 4拟澳洲赤眼蜂是水稻田中常见的赤眼蜂之一。雌蜂体色随发育温度而异,在( )℃温度下培育出来成虫体暗黄色,腹部褐色;( )℃温度下培育的成虫,其腹部褐色。15~20,25 5褐腰赤眼蜂是稻田中常见的赤眼蜂之一,上海效区7月底褐腰赤眼蜂对黑尾叶蝉卵的寄生率超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