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丘陵地区
现代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现代农业建设,在短期内讲时效,搞好示范园建设,
大面积上不能一蹴而就,还要讲时间问题,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奋
斗,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发展;关系
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资料,中国农业
发展水平2008年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大约有12%的指标达到发展
国家水平,4%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34%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
一半指标属于欠发达水平;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
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德国相差86年,与法国相差64年,与日
本相差60年,与韩国相差36年。从比较看出,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
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尤其是西部地区更低,农业水平亟待提高,
并要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过长期艰苦奋
斗,才能取得实效,特别是丘陵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更为困难。为此,
作者经过探索与研究,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在实践中参考。
一、基本理论及概念
1954年,中央响亮地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之一就
有农业现代化,成了亿万农民的梦想和追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
多个一号文件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
业建设的首要任务;2012年国务院文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现
代农业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内容之一,进行了全面部
署。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农业已经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的
概括。现代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主要体现为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生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现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根据国情,现化农业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农业现代
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转型;
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从工业化农
业向知识化农业转型。
二、现代农业现状分析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社会上有人说,“政府管地、农民种田、企
业赚钱”、“耕地减少(占地)、地里长草(抛荒)、不知咋搞,只能修
房和修路了”。据调查分析存在以下现象。
(一)幅员面积多耕地面积少
大家知道西部丘陵区域幅员广阔,而耕地少,尤其是优质高产田
土更少。据四川武胜县可知,是典型的盆地浅丘区,有幅员面积96000
公顷,而仅有耕地30010公顷,耕地占幅员的31.2%。
(二)农村人口转移多种地劳力少
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的城镇人口已达6.2亿,农业劳动力
大量转移。据四川武胜县华封镇九村调查,有耕地1551亩,人口1750
人,种地的仅360人,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三)政府投入多民间投入少
调查显示,一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大都是各级政府投入修建的,
少则上亿元,多达数亿元,而民间资本几乎没有投入,农民仅以承包
地投入。
(四)常规农业种植多高新农业生产少
目前农村90%的耕地是常规农业,粗放性种植,多是弯弯犁头水
牯牛的生产方式,机械化水平极低;而以科技为载体的高新农业生产
方式很少。
(五)发展果蔬经作多种粮油作物少
调查中发现,所有园区大都是发展的水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
植粮食及油料作物的很少。有人认为,抓经济作物是搞现代农业,抓
粮食生产则是传统农业,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
(六)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参观多农民学习少
如今,各地都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示范园,
是作“盆景”当摆设,供上级领导来观光、考察的“形象工程”,而
农民去学习的很少,因没法学,没法操作。
(七)外行人士参与多农业内行践入少
调查显示,在园区从事现代农业的业主,大都是城里的有钱工商
人士,几乎没有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作为股东或业主参与建设。
(八)考虑眼前利益多谋长远规划少
目前,多数业主利用国家的政策和已建好的基础设施,只种一些
科技含量低的短、平、快的蔬菜,尽快上市获得眼前利益,而没有长
远的规划、投入,随时都可以退出园区。
(九)口号农业多可操作模式少
提出建现代农业有半个多世纪了,由于没有系统的政策及法规指
导,随领导人的变化而产生的众多口号农业,如立体农业、开发农业、
物理农业、工厂农业、三高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等,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
可便于操作运用模式很少。
(十)中高档消费传统农产品多消费现代农业产品少
据市场调查,中高档消费的人士或酒楼,大都喜欢消费使传统农
业生产的土特产品,而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产品,主要销往大中城市的
超市、商场,多数是城市的普通居民、农民工、大中专院校学生消费
了。
三、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注重的几个关系
通过基本理论的解读及现代农业现状分析,在建设中还需注重几
个关系。
(一)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权威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各级
政府的权力大,容易建成形象工程,盲目发展,花了大量资金,成效
不佳;应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权威作用,做到科学发展,取得事半
功倍的成绩。
(二)发展与发达的关系
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发达则
是充分的发展。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就一下子,就搞成很发达的现代农
业,易产生面子工程,只是在一个范围搞了一个亮点;而要进行平衡
的、持续的大面积的健康发展,才能让大多数农业受益。
(三)培训与培养的关系
培训是短的训练,培养则是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当今不仅要对在
乡村的留守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通
过院校培养一大批搞现代农业的管理人员和新型农民。
(四)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果是由某种力量、做法或
因素产生的结果。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要克服只顾抓进度、抢时间、
图效率、短期内达到什么目的,容易造成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强调效
果,农民要得到实惠。
(五)重要与重视的关系
十二五规划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讲了现代农业的重要。在实
施中,不仅中央认为重要,而且地方及基层更应重视,要像重视工业
和城镇建设来抓现代农业。
(六)时效与时间的关系
现代农业建设,在短期内讲时效,搞好示范园建设,大面积上不
能一蹴而就,还要讲时间问题,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几代人
的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