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 说课课件
设计意图
梳理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环节五:总结提升
小组动手制作肌肉 牵动骨运)。
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生物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
六、教学设计
多种多样的 运动形式
编者意图 突出动物运动的重
要性,为学习动物的行 为做铺垫。
关节
肌腹 肌肉
肌腱
运动系统的组成
动物的运动
运动的意义
课 时 分 析
2
学情分析
知识 基础
二、学学情情分分析析
生活 经验
薄弱薄弱 知识弥补
初二学生对动物生 理学方面的基础知 识已经有了初步的 了解,并且具有一 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的结力构和及分作析用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真翻阅教材,观 察ppt上的图片,填写导 学案内容二、骨、关节、 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设计
环节三:合作探究1
结合教材、实物, 教师 总结关节的结构
及作用
设计意图
1. 通过自主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观 察分析能力。 学2生.学生分亲组自实动验手 实验对科学的感 知远胜于教师演 示和直接灌输。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01
02
03
说课
04
流程
05
06
07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1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章 动物的主 要类群
第二节 先天性行 为和学习行为
承上启下
动物的运动 单 元 分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教材分析
骨
理解骨、关节和 肌肉的协调配合
每两人发一个鸡全翅, 提前把翅根的皮肤切开, 漏出肌腹和肌腱。
找到肌腹和肌腱,动手拉动鸡翅 的每一部分,体验。
环节四:展示交流
01
骨、关节和 肌肉的配合
02
骨、关节和 肌肉的配合
学生一边拉动鸡翅, 一边讲解骨、关节和 肌肉的协调配合。
学生通过自己屈肘和 伸肘说出肱二头肌和 肱三头肌的变化。
2.去了解身边动物的运动方 式,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物学观点。
设计意图
布置开放性 作业能发展学生 主动获取知识的 能力,满足学生 的求知欲,激发 学生的参与意识。
7
板书设计
七、板板书书设设计计
运动系统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关节
绕
骨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面
关节头 关节窝
牵 拉
肌肉
肌腹
刺
肌腱
激
神经系统
通过亲身实验,逐步学会 探究的方法;通过交流,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习题来检测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教学 方法
教法 学法
讨论法 实验法 观察归纳法 合作交流法
在在在学讲讲习授授关关运节节动的的系结结 构构在统以以学的及及习组骨骨运成、、动时关关系采节节 和合流和 合统肉用用学讨肌法时肌时的的观了生论采,肉肉采组组察讨通出用通的的用成成分论过运合过协协实和时析法活动作亲调调验肌采法,动系交身配配法,,, 体通通统验过过的,亲观组理身察成解体能。三验概者, 的理括协解组调三成配者。合的。协调 配合。
6
教学设计
六、教学设计
时间预设
1.情境引入
(4分钟)
2.自主学习
(15分钟)
3.合作探究 (5分钟) 4.展示交流
(10分钟)
5.总结提升 (3分钟) 6.效果评价
(8分钟)
六、教学设计
教师
播放各种动物运 动方式视频,让 学生在看视频的 过程中思考
环节一:情境引入
学生 提升兴趣
多种多样的 运动方式
核心 课时 素养 目标
1 2
通过亲身实验, 能理解骨、关节 和肌肉的协调配 合。(难点)
3
通过分析、讨论能概述运动 对于动物的生存具有的意义, 形成关爱生命的意识。
4
教学模式
四、教学模式
目标 自学
情境 问题
实效课堂
交流 训练
展示 作业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过程有效 有总结有练习
四、教教学学模模式式
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生动有趣的生物,使其具备 适应社会所必须的生物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本着“先学后教”的 原则,以体验活动引发学 生思考,提高学科素养。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01
体验感知 问题引导
02
实验探究 交流总结
03
课堂反馈 拓展提升
04
通过创设情境引 入新课,提升学 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 学案引导
学生 课堂反馈
环节六:效果评价
设计意图
达标检测题是 检验全班学生理 解及运用知识的 能力,能力提升 题是检验优等生 应对拔高题的能 力。
六、教学设计
环节六:效果评价
交流
鼓励
教师 点评
个人 自评
团队意识
小组 互评
反思 提高
课后作业
1.尝试画出关节简图并标明 每一个结构的名称,下节课 课展示。
学生疑问:动物运动方式 有哪些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学生轻松掌握动物有哪 些运动方式。
六、教学设计
提问
教师
设计意图 演示 通过学生观
察和体验,教师 的引导,从而明 确运动系统的组 成的学,观生培 察养概括了观能学察归力生纳。
问题1:展示班级孩子运动会的图片,提问:这些运动项 目是由人体的哪一个系统直接参与的呢? 问题2:小游戏——掰手腕。在掰手腕活动中如果哪一器 官受损伤就不能掰手腕了? 问题3:展示一根木头筷子,将筷子折断,如果骨像这根 筷子一样就会发生什么?
明确关节的结构
每两人发一个鸡爪,提 前把趾关节的关节囊切 开,不要切断。
感受关节的结构和关节的灵活性 和牢固性。
六、教学设计
环节三:合作探究2
结合教材、实物, 教师 总结肌肉的组成
以及掌握骨、关
设计意节图和肌肉的关系。
1. 通过自主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观 察分析能力。 学2生.学生分亲组自实动验手 实验对科学的感 知远胜于教师演 示和直接灌输。
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引出关节
六、教学设计
环节二: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42页的观察
与思考,在结合ppt
教师
展示的关节图片,完
成导学案。
结合课本44页的知识,
在结合教师ppt展示的鸡
教师
翅的图片,完成导学案。
认真翻阅教材,观察
设计学通意生过图观察p导p图学t上片案的内,图容翻片一阅,、资填关料写节,培养
学生
设计意图
简洁明了展 现本节课的知识 结构,帮助学生 构建以运动系统 为核心的知识体 系。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在日常生活中对 动物的运动方式 有许多感性认识, 对肌肉、骨和关 节等结构也有一 定的了解。
缺乏对动物完成 运动的各结构的 协调配合及完成 运动过程中各系 统的协调配合认 识不深。
3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课标
1.1.列举动物 多种多样的运 动形式;
1.认识动物都与各自环 境和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形态特点。
2.说明动物 的运动依赖 一定的结构 基础。
2.说明动物的 运动依赖于一 定的结构;
4.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相似 的营养方式,不同的结构和 繁殖方式,从而认识细菌和 真菌的特征。
3.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 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
科学探究 2
3
科学态度与 社会责任
通过体验掰手腕等活动,能说 出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