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f目诤咐mO‘譬’÷≮:三窖_提取物与应用
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付全意n,刘冬p。李坚斌2,邓立高z,王彦玲2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518055;
2.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530004)
摘要: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
综述国内外膳食纤维的4种提取方法,指出较为温和的工艺方法和环保的高新技术是研究的重点,酶法结合膜过滤法提取分离膳食纤维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膳食纤维;健康;提取
中图分类号:'IS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2—0225—03
Developmentofresearchonthedietaryfiberextraction
F-UQ嗽n—yi匕LIUDDng|.'LIJian-bin2,DENGLi一鲷嵋WANGVan-Ⅱn#
(1.ShenzhenPolytechnic,Shenzhen518055;
2.LightIndustryandFoodEngineeringInstitute,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
Abstract:Dietaryfiberhasthepositivefunctiontothehumanhealth.inthehumangastrointestinaltractdiseasepreventionandgastrointestinalhealthmaintenance.Thispapersummanzedthefourdietaryfiberextractionmethods,simultaneouslypointedoutthatthemoremoderateapproachofthehigh-tech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thefocusofthestudy.Enzymaticcombiningmembranefiltrationdietaryfiber
extractionandseparationis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
Keywords:dietaryfiber;health;extraction
膳食纤维(DF)对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在预
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
早期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膳食纤维能够预防结肠
癌【11.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慢性疾病。因而有“肠道
清道夫”的美誉。虽然目前膳食纤维的准确作用机理
仍然难以确定,但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含量充足的饮
食。无论是在预防还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都具有特
殊的功效121。另外。膳食纤维能够延缓和减少人体对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有减少和预防有害化学
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作用阁。
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纤维(SDF)和水不溶性纤
维(IDF)两大类。SDF主要有寡糖(低聚异麦芽寡糖、菊粉等)、抗性糊精、改性纤维素、合成多糖以及植
物胶体等.IDF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等。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
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在我国,有着丰富的纤维素原
料.尤其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和废弃物中,
可用于制备膳食纤维的原料很多。根据文献报道,目
前用于制备膳食纤维的原料有豆渣、小麦麸皮、玉米
皮、玉米芯、农产品和食品加工果渣皮、米糠、蔗渣
等闱。为了能使废渣物尽其用,利用废渣生产食用膳
食纤维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之一.既提高了废渣的使
用价值.也防止其腐败而污染环境。本文总结了国内
外从废渣中提取膳食纤维方法。为工业化生产和其他
收稿日期:2007-07—15+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2106K04SBA)。
作者简介:付全意(198扣_),男。顾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糖类物质生物利用及其污染控制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提取拥与应用一
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由于生产膳食纤维的原料多来源于食品生产过
程中的下脚料和废弃物等,大部分原料含有大量的
水分、灰分、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等杂质,分离制备
工艺中要有一个预处理的过程。预处理的工艺有多
种。如干燥法、悬浮法、气流分级法、研磨法和热蒸
煮法等。干燥法可以减少水分,降低生产工艺中的
能耗。悬浮法可以减少植酸、淀粉含量。气流分级法
可分离出灰分除去杂质。研磨法可以增加原料的比
表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除去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等。加热蒸煮法可以使原料软化,有利于酶和化学
试剂的作用。促进提取的效果。这些方法可以改变
原料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增加膳食纤维的相对含量。
如陕方等【5l提取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时采用研磨
和蒸煮等预处理的方法,将可溶性膳食纤维物质与
B一葡聚糖分离出来,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
高的保健生理活性。同时延长了保质期。
目前,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是与原料的成分及
性质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4类:化学分析法、化学
试剂、酶结合分离法、膜分离法和发酵法。
1.1化学分离方法
化学分离方法是指将粗产品或原料干燥、磨碎
后采用化学试剂提取而制备各种膳食纤维的方法.
主要有直接水提法、酸法、碱法和絮凝剂法等。
提取可溶性豆渣膳食纤维采用直接水提法制备
最为简便,其方法:称取一定量样品加水调pH,在
水浴中进行提取再过滤。滤液以4倍体积无水乙醇处
理静置,通过已烘干恒重的多孑L玻璃漏斗进行过滤.
并用乙醇清洗盛滤液的容器.将漏斗及沉淀物100oC烘干至恒质量计算产率。其优点:工艺简单、成本
低、无二次污染,乙醇可回收再利用。在制得可溶性
膳食纤维的同时也可制得不溶性膳食纤维。从而使
豆渣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PrakongpanI司研究菠萝膳食纤维(PDF)。用乙醇提取获得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纯度为99.8%.是很好的
食品加工原料。姜竹茂等【7】在提取温度100℃、自
然pH、提取时间10rain、加水量25mug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产率由原来的6.55%提
高到11.34%,增加了近一倍。
碱法应用较普遍,其方法:提取过程中改变碱
液浓度,并辅以其他化学试剂,还可将水溶性或非
水溶性膳食纤维进一步分离。日本不二公司以豆渣
为原料,用含30%-70%碱性水溶液的亲水性有机溶
剂乙醇抽提,再用酸中和、压榨、脱水、干燥得到固
体多糖,产品为无臭、无味的白色粉末。从豆渣中提食品科技:●|fO∞¥CIEtlCE:《乏夕。取出的大豆多糖含食物纤维60%1羽。
酸法使用较少,因为使用酸法制备膳食纤维的
过程中,损失较大,得率不高。
1.2化学试剂一酶结合分离法
采用化学分离方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的膳食纤维
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和淀粉.要制备极纯净的膳食
纤维必须结合酶处理。所用酶包括3种:d一淀粉酶、
蛋白酶和脱皮酶。所得膳食纤维如果再引入其他酶
如半纤维素酶、阿拉伯聚糖酶处理可制备一些活性
成分。也有报道非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一些物理方
法处理可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
酶解法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方法如下:称取一
定量样品加水,再加入20mL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混
匀,在沸水浴中煮沸1h冷却,加入纤维素酶液酶解
1.5h,加热到85℃,10min灭酶降温,再加入木瓜
蛋白酶溶液(浓度为10g/L)酶解30rain,迅速冷却
过滤,滤液以4倍体积无水乙醇处理静置,通过已烘
干恒质量的多孔玻璃漏斗进行过滤。并用乙醇清洗
盛滤液的容器.将漏斗及沉淀物100℃烘干至恒质量
计算产率。Aurora[。J用木霉酶处理小麦和大麦,使
得提取的总DF的量基本没有变化,而可溶性膳食纤
维的量提高了3倍。冯志强等I叫采用生物酶法提取麦
麸中的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得出酶法提取的
最佳工艺组合为:混合酶制剂用量为03%,仅一淀粉
酶与糖化酶用量的比值为l:l。混合酶的酶解时间为
30min.蛋白酶制剂的j胃量为05%,蛋白酶的酶解时间
为30min,此时提取的膳食纤维得率为72%。周德红
等【ll】用酶法水解豆渣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其工艺条
件为:复合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与底物比值)为1.2%、
豆渣与水的比例为lg:12mL、pH为4.5、水解时间为12h、水解温度为40℃,此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
产率为39.03%。
1.3膜分离法
膜分离(MembraneSeparating)是利用天然或人工
制备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
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
分级、提纯和浓缩的方法。在膜分离过程中,不同溶
液不产生相变可在常温无需加热的条件下对一些共
沸物或近沸物进行分离.尤其对一些热敏性物质或
挥发性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微滤、超滤、纳滤和反
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由于其省能、高效、简单、造价
低、易于操作可代替传统的分离技术(如精馏、蒸
发、萃取、结晶等过程),为开发功能性食品提供了
非常有效的加工方法【m141。
膜分离法应用于制备膳食纤维的报道不多。由
于该法能通过改变膜的分子截留量,可以分离低聚
糖和一些小分子的酸、酶来提取高纯度的膳食纤维,
万方数据食品科技●rFo∞SCIENCE^N口T1踅埘峨O喀r^尹———_—·—·-_____——__——____一、。遗孓÷喜或者是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膳食纤维且能实现工业化
生产,可以预见它将是提高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
和分离水溶性膳食纤维最有前途的方法。Gyeonghdl5I
用液膜研究鱼油中脂肪酸的分离研究了不同条件下
脂肪酸(FA)在液膜中的传质,连续相中大约85%
FA被分离。Hossain06l以载体AerosolOT/油醇和支撑
Celgard2500的液膜从溶液中萃取氨基糖、氨基酸和
二肽,8h内约提取了溶液中总含量的90%。侯东军等{t班植酸酶处理与超滤法结合起来进行大豆浓缩蛋
白生产的研究,所得膜浓缩大豆蛋白含72.5%蛋白
质,而且其中的植酸浓度大大降低。采用超滤法处
理豆渣可除去低聚糖和一些小分子的酸、酶得到纯
化的蛋白质。大大提高了大豆的综合利用价值。
1.4发酵法
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来源、加工方法的不
同及其色泽等不断影响其感官性能和加工性能,同
时也影响其功能性和生理活性。郑建仙【I砰认为用酸碱
法制取膳食纤维时。反复的水浸泡冲洗和频繁的热
处理会明显减少纤维终产品的持水力和膨胀性,这
样会恶化其工艺特性。而采用微生物发酵制取膳食
纤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途径。发酵法的原理是:选
用适当的菌种,原料采用发酵的技术提取DF。然
后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DF。如用保加利亚乳杆
菌和嗜热链球菌处理果皮原料生产DF。各种方法
各有其优缺点,常根据实验的条件、实验要求的精
度和经济实用价值等方面考虑采用恰当的方法。涂
宗财等[19l和J用自制混合菌曲发酵制得的豆渣膳食纤维
为浅黄色的粉末产品、该产品具有特殊香味、无豆
渣原有的豆腥味和苦涩味、持水力高、吸水性强等
特点,且加工过程中不易失去水分,SDF占DF的
比例高达13.13%.生理活性明显增强,是一种优质
的膳食纤维。其生产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且易实
现工业化生产,为生产高活性膳食纤维寻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2今后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提取膳食纤维方法以化学法为主,
此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已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
但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对膳食纤维产品的理化性质和
生理功能有明显影响,如热碱浸泡和反复用水漂洗
既降低了膳食纤维的产率.又使产品的持水力和膨
胀力明显下降。更为不利的是用化学法提取膳食纤
维不可避免会排放大量的污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
染,而处理费用代价昂贵。有鉴于此,在研究膳食纤
维起步较早的欧美和13本等国家.在积极探索采用
较为温和的工艺方法和环保的高新技术提取分离膳
食纤维。虽然酶法、膜过滤和发酵法提取膳食纤维■提取掬与应用
的技术尚不成熟,而且相对于常规的化学法成本较
高,但因其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同时对环境的污染
相对较小。将是今后提取膳食纤维的研究方向之一。
豆渣膳食纤维在提取的过程中.还需要处理脱腥、
脱色和保存等关键问题,探索有效的工艺参数和方
法.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参考文献:
【1】DKritchevsky.Dietaryfibreandcancer[J].EuropeanJou卜
halofCancerPrevention,1997,(6):435—44l
【2】B枷itSingkPsylliumtherapeuticanddrugdeliveryagent【J】.Intem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s,2007,334(1—
21:1-14【3】Bijkerk.Theroleofdifferenttypesoffibreinthetreatment
ofirritablebowelsynch'ome[J1.Aliment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04,19(3):245-251【4】SchatzkinAMouwTDietaryfiberandwhole-graincon—
sumptioninrelationtocolorectalintheNIH·—
AARPDietandHealthStudy叨.TheAmericanJournalof
ClinicalNutriton,2007,5(85):1353-1360【5】陕方,田志芳,马晓凤,等.燕麦高纤食品基料加工技术及生理'活I}生研究咖.食品科技,2004,(5):62-65
【6】TPrakonspan.ExtractionandApplicationofDietaryFiber
andCellulosefromPineappleCores【J】.JoumalofFood
Science,2002,67(4):1308—1313【7】姜竹茂,陈新美,等.从豆渣中制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阴.中国粮油学报,2001,16(3):52-55【8】周秀参多功能性食品材料豆渣Ⅱl中国食e,,掘.2004-ol-06【9】9AuroraNapolitano.TreatmentofCerealProductswith
TailoredPreparationofTfichodermaEnzymesIncreases
theAmountofSolubleDietaryFiber[J].FoodChemistry,2006,20(4):7863-7869【lo】冯志强,李梦琴,刘燕燕.生物酶法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研
究阴.现代食品科技,2006,22(1):8-10【11】周德红,郑为完,祝团结,等.酶法水解豆渣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及其作为微胶囊壁材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55-57
【12】GuizardC,RambauhD,UrhingD,et81.Deasphahingof
longresidueusingdtr幽dtrationinorganicmembranes.
Proceedingofthe’rh砌InternationalConference
InorganicMembranes【M】.WorcesterMassachusetm,1994:345-354【13】孙兰萍.膜分离技术一食品工业领域的新型分离手段叨.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4):21-25
【14]McMurraySH,Gri佑nGJ.Extractionofaeoniticacidfrom
mixturesoforganicacidsandmolassessolutions
usingsupportedliquidmembrane‘131.JournalofChemical
Technologyand.Biotechnology,2002:262—268【15】Gyeongho-Han.Separationoffattyacidsfromfishoilsby
liquidmembranes们.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
B,1993,54(10):4978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