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1000字
篇一:大学生恋爱心理课程论文
题目: 大学生恋爱心理
指导老师: 康中和老师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2021年12月10日
大学生恋爱心理课程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恋爱心理
——当代大学生恋爱分析
摘要:
转眼间,我已经从高中到大学,而今年是我跨入大学的第二年,通过一年的经历和感悟,以及学习大学生恋爱心理这门课程,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同时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恋爱,大学生,青涩,成熟,心理
正文:
进入大学,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很自然的摆在同学面前,而大学生恋爱也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罗素曾经说过:“爱情的渴望,是支配他一生的 2 / 13
三种强烈的感情之一。在大学生中,爱情被看做是美好校园的一部分。恋爱中的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理想。彼此形成了对彼此的渴望和仰慕,这就是爱情。”然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会因为爱情而变得盲目。”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当、正确,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阐述“大学生恋爱”这个命题,我将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大学生对待恋爱态度,恋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恋爱问题的解决方法,个人感悟五个方面来分析。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一.大学生恋爱的高纯度,纯净、美丽有时甚至显得单纯。多数学生恋爱如同琼瑶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没有现实生活的压力,男女的第一要务就是认认真真地恋爱。而爱情永远离不开坚实的大地,脱离现实生活的爱情必然是“见光死”。
二.大学生恋爱的精神特质。大学生在恋人的选择上,更重视精神层面的相互认同,世俗生活中的物质交换、门当户对等不会对大学生构成影响;大学生甚至追求纯洁地爱一次。
三.大学生恋爱的冲突性。大学生面临自身发展的压力,如考研、就业、经
济、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是需要大量心理能量,学业压力、成长压力特别是性压力,对恋爱的双方都是巨大的心理与意志考验。
四.大学生恋爱表达的自然与随缘。今天的大学生更多的相信缘份,当面对无法解释的情感纠葛时,学生会以缘来缘去解释情感的变化。 3 / 13
五.大学生恋爱理性与感性并存。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恋人时,既有感性的冲动,更有理性的思考。更加考虑双方是否合适,将两人呆在一起非常快乐的感觉列在重要位置。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显得心理准备不足,当面临职业选择等人生重大课题时,恋人常因不能长相守而劳燕分飞。
六.大学生爱情的多元化。传统的爱情理念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受到空前的挑战,与前二十年大学生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更重视爱情的即刻性,将恋爱作为一项独立的人生任务而非与婚姻等长久的人生目标相连。爱情的多元化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恋爱不再如此严肃而神圣。
七.另外从社会角度分析大学生恋爱还可以概括为其他三种特征(1)大学生恋爱普及化,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 恋爱热 ,也有人说是一股 恋爱风 ,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2)大学生恋爱低龄化,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普遍比以前快,当大学生跨入大学时,年龄普遍较小,但是心理和生理发育都已成熟,对爱情的渴望更深,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年纪普遍偏小。(3)大学生恋爱公开化,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恋爱状态的不隐瞒,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主要分四种:
一.认为爱情是纯理想的,是完美的,是朦胧的。这类大学生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的爱情是纯洁的。这种爱情往往基于双方共同的理想,注重精 4 / 13
神世界的交流,追求浪漫式的爱情的情调而少有现实生活的掺杂。追求这种爱情的人往往由于过高的内心要求而很难找到理想中的恋爱对象。
二.认为爱情是一种慰藉。现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的情感受到世界影响也变得多太复杂大学生作为步入社会的提前练习场所,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这种盲目的爱情并不能创造出高尚的稳定的爱情,恋爱双方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摩擦,从而导致爱情匆匆结束,最终致使受到伤害,这也是大学爱情成功率极低的原因之一。
三.接受恋爱,但是恋爱和婚姻不能等同。在这个问题上,有近一半的同学选择了恋爱和婚姻不能等同这个选项。这道题的答案不仅与前文中涉及恋爱动机题目答案相吻合,还真实的反映了大多同学恋爱只是一时的,没有任何长期目标,这符合大学恋爱心理。大学生恋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注并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是高校工作的大重点和难点。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我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 并不明确爱情的定义。绝多数人都或多或少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这其实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模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方面,大
学生越来越不能明确爱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无论是纯理想的境界还是结对世俗的观点,大家都不能很好的明确爱情的定义。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爱情观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恋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爱情错觉和单相思。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 5 / 13
是爱情的来临。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二.恋爱的想法不正确。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三.恋爱中的羁绊。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三角恋爱可能是大学生恋爱过程中遇到的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可能是男方的花心导致的,也可能有女方的花痴。而父母的反对可能是由于父母考虑的更多的社会原因而提出的反对。周围人的非议是其他人对于一对情侣的另类看法。恋人之间的矛盾在恋爱过程中这是不能避免的,恋人之间的争吵可能是由于观念的不同,也可能是双方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
四.失恋。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
恋爱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 6 / 13
-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2)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
二.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
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
三.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7 / 13
四.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对恋爱实施自我克制,只有把消耗在恋爱上的心理能量转移、升华到学业当中去,紊乱的情绪才能得到平衡和康复
个人感悟
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他们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一方面,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
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大学生拥有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