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清代的皇子教育
一
训的方式亲授诸皇 子,即 以 自己勤学 的事 实教育他们 ,并 授 以修身 治 国之 道 。 为巩 固皇家基业 ,培养诸皇子 以后 为君或为 臣的必 备 素养 ,清代帝王不仅关心皇 子们 的学 问修养 ,而且更重视 他们 的品德修养和素质能力 。如乾隆三十五年 ( 7 1 0年 ) 7 五 月,乾隆帝发现八阿哥永璇 因为私事从圆 明园入城 ,既 没 有奏知他本 人, 又未告知老 师,便认 为此举 实属无 礼。 皇子在书 房读书 时,应 检束身 心,
中图分类号:K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 5 0( 0 )0 — 1 0 0 874 21 0 0 1 04 — 3 出入 有 常 ,跬 步必 谨 ,且 皇子外 出要符 合礼制 。事后 百多 字 的长谕 贴于 上书 房 , 以使 诸皇 子朝 夕观 省 。此外 ,每 年节庆 、北上 秋狩 ,皇 上或 令皇 子皇 孙较射 ,或随 行骑 射 围 猎 ,优 者 奖 励 , 劣 者 训 斥 、 处 罚 。雍 正 、 乾 隆 、 嘉庆 、道光诸帝 ,小 时都曾随从皇父或 皇祖 出塞行围 。清 帝之 所 以这样 做 ,是 “ 希 望 皇 子 们过 分 娇 生 惯养 ” 不 , “ 希望 他们 能吃苦耐劳 ,尽 早地坚强起 来 ,并习惯于简朴 的 生 活 ”。 二 、清代 皇子 教育之师傅 教学 清代帝王对 皇子的教导只 是起到督促 、提携的微妙作 用 ,重点还是 由钦定 的博学茂 才的师傅 负责教授 , 因此 , 师傅与帝 王相 辅相成的教授方式可 谓珠 联璧合 ,这无疑对 清代 皇子教育产 生重要 影响 。 清代 皇子教育 具有汉 、满两 种 民族特色 ,这 在皇子师 傅的设置上得 到鲜 明地体现 。清代上 书房 有一套完整的师 资配 置制度 :设有 统管 的总 师傅 ,拣 选满 、汉 大学 士数 人充 任 ;下 设 专 门授 课 的汉 文 教 习 ( 傅 ) 师 ,满 文老 师 和蒙文老 师 ( 亦称 谙达 ) 。总师傅每 月至书房 两三次 ,或 去各 屋稽 查功课 ,或与其他 师傅交谈片刻就 离去 。经 常与 皇子 一起 授读 的便 是授 课师傅 ,并且其整体 素质是不断提 高 的,这 主要是 由于其担任 工作的重要性所 决定 的。上 书 房师傅所 教授 的诸皇子 ,是国家最高统 治者 的候选人 ,未 来 皇帝 即从 他们 中 间产生 。 因此授 课师 傅 的人选 非 同一 般 ,必 须经 过 皇 帝 的 审 核 , 只有 “ 其 器 识 端谨 者 ” 察 , 才会 “ 点某某 为某 皇子授 读师 傅 ” 4】( 1 钦 。【 p 2 8)他 们 每 个 人 都 学 识 渊 博 , 德 高 望 重 , “皆极 词 臣 之选 ” 。 【 ( 9 ) 康熙朝之汤 斌、张 英、李光地 ;雍正朝之 2】 p3 如 7 张廷玉 、朱轼 、福敏 ;乾隆朝之 蔡新 ;嘉庆 朝之汪廷珍 ; 道光朝之杜受 田;咸丰朝及 同治初之 李鸿藻;光绪朝之翁 同稣等 , 皆宿儒硕 彦 ,名 重当 时。这些 人大都教导有 方 , 对 诸 皇子 学 问、性 格及 爱好 等 的培养 起 了非常 重要 的作 用 。同样 ,负责 教授 满 、蒙 文等 的谙 达 皆是八旗 中精 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
2 1 住 00
第 2 卷 第 1 6 期
再论清代的皇子教育
王 芳
( 山东师范大学历 史系,山 东 济 南 2 0 1 ) 5 0 4
摘要:皇子教育事关王朝的兴衰, 中国历代无不予以高度重视,清代皇子教育因兼具满汉两种民族特色而显得与众
不同。清代帝王与满汉师傅珠联璧合 式的教授和管理 ,加之诸皇子的勤奋 学 习,使得清代皇子教育较往代更胜一 筹 虽然其具有历史的局 限性 ,但 .体 而言是相对成 功的。这对今天教育制度 的改革具有 重要 的借鉴意义。 6 - 关键 词:清代 ;皇子教育;t 4房制度 ;
一
、
“缵 成 大 统 ” 。 清康 熙帝在位时 ,他对 皇子 的教育就 极为关注 。他 经 常检 查诸 皇子的功课 ,当时曾供 职宫廷的法 国传教 士 白晋 对此 有如下记 载 :“ 这些 皇子 的教 师都是 翰林院 中最 博学 的人 ,他们 的保傅 都是从青年 时期就在 宫廷里培养 的第 一 流人物 。然而 ,这并不妨碍皇帝还 要亲 自去检查皇子们 的 切活动 ,了解他 们 的学习情况 ,直到 审阅他们 的文章 , 并要他们 当面解释 功课 。 3 ( 2 1 康 熙帝平时还 以庭 ”【 】 P 4 )
清代 帝王重视 皇子教 育 清代 皇子教育 的起源 ,最早 可追 溯到清太祖努尔 哈赤 时期 。他本 人就 重视 教育 本 族子 弟 ,广 设 学校 。到清 太 宗 时, 皇太 极 曾下 令 :“ 今诸 贝 勒 、大 臣子 弟 读 书 ,所 以使 之 习于学 问 ,讲 明义理 ,忠君 亲上 ,实有赖 焉 。 自 今 ,凡 子弟 十 五岁 以下八 岁 以上 者 , 俱令 读 书 。 1】 ”【 ( 4 P 3 5 6)当时设 置的弘文 院,其职掌之 一就 是 由大学士 来 给 皇帝 、皇 子 以及 诸 亲王 讲学 。 清朝 统 一全 国后 ,皇子 教育 在 制度 上更 加正 规 、完 善 ,逐渐 建立 起上书房皇子教育制度 。这一制度是清代皇 位继承 制度变 革的产物 ,即为清 人昭琏所 说 :“ 本朝 鉴于 历代 嫡庶 争夺 之祸 ,永 不建 储 ,皇子 六龄 即入 上 书房读 书 。 2】( 7清朝之 前 的皇位继承 制度 ,一般 都遵 ”【 P3 9 循宗 法制 的原 则 ,即所 谓 “ 立嫡 以长 不 以贤 ,立子 以贵 不 以长 ”的嫡长子继承 制。但从雍正皇帝起 设立的密储制 度 ,不再像往代那样拘 于立嫡立长 ,而是 由皇 帝从经过严 格教育的众皇子 中挑选 嗣君 ,这样就使每一位 皇子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