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科化肥公司农村现代物流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章 项目简述 项目名称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农村现代物流农资连锁配送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 住 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18号西格玛大厦5层 法定代表人:张科成,董事长兼总经理 注册资本:302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化肥、农药、农膜的批发、零售 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科化肥”)创建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化肥、农药、农膜的批发和零售、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新型农资连锁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20万元,现拥有员工近100人,下辖2个分公司,10个大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营销网络覆盖陕西全省和甘肃、宁夏等毗邻地区,终端销售网点近1200个。2006年公司经营各种化肥总量达36万吨,销售额近5亿元人民币。目前,农科化肥已成为陕西省内规模最大、管理规范、业绩优良的知名农资流通企业。 多年来,农科化肥以振兴农业、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始终恪守诚信服务的理念,通过打造诚信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农科化肥坚持“优质化、名牌化、复合化”的资源采购策略,严把质量关,按照“差异化”经营战略,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费用,使农资商品价格公道,农民方便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满意消费,树立了良好的企 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称道,公司先后被西安市地税局授予“地方税收免检单位”;被陕西省商务厅授予市场运行监测优秀样本企业;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授予AA级信用企业;被陕西省工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是2006-2007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2007中国农资流通诚信建设示范企业;2007年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服务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理事会会员单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本报告编制单位为陕西省秦华工程服务公司。 陕西省秦华工程服务公司法定代表人:齐庆康,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高级经济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2、“陕政发[2005]44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3、“陕发改发[2006]877号”《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4、“陕发改经贸[2007]224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现代物流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 建设地址
根据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的规划,本项目配送中心和连锁零售店分布在陕西省的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市、县、村(组),具体情况如下: 榆林农科化肥有限公司 连锁零售店134家 农科虢镇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26家 农科常兴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75家 农科咸阳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102家 农科永乐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35家 农科闫良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42家 农科灞桥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53家 农科雨金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76家 农科渭南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115家 农科韦庄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67家 农科铜川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123家 农科商洛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86家 农科汉中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96家 农科安康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58家 农科延安配送中心 连锁零售店112家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本项目所有配送中心及销售网点均统一设计,采用统一的Logo 标识,仓库均设计为轻型钢架结构,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现有仓储条件,同时进行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形象统一、标准一致、管理规范的覆盖全省大部分农业市县的配送中心15个,销售网点1200个,项目正常年销售化肥万吨,年销售收入50040万元。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库房14000平方米,改造现有租赁库房6000平方米,新建经营、办公用房平方米,室外停车场500平方米,水泥面道路1500平方米,货台改造1484平方米,新建货台2760平方米,(各配送中心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章节)。购置办公用具、货架、装卸设备、通讯设备,并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82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65万元,投资借款建设期利息101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52万元。 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1057万元,申请银行贷款7179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
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年平均营业收入49039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47945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1094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为273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820万元。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高于定的5%的基准值。投资回收期为年(含建设期3年)。 生存能力分析显示本项目不会过分依赖短期融资来维持运营,财务生存能力尚可。偿债能力分析显示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偿还债务资金能力。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都显示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济分析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可行。 研究结论
经研究论证,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条件良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可充分发挥农科化肥在农资商品流通领域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流通业现代化进程。 项目经济评价显示本项目具有较好的财务效益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项目背景 陕西农资流通中存在问题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陕西省供销社农资化肥公司是全省农资经营的主渠道,担负着全省农资化肥的计划调拨任务,经营网络遍及全省。农资市场开放后,原有的农资经营模式和营销网络受到较大冲击,系统优势逐步失去。经营主体增多,农资市场秩序出现混乱,假冒伪劣产品防不胜防,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多年来供销社农资系统在农民心中形成的良好形象也受到了很大伤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农资经营网络建设 对于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9部委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们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要求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陕西农科化肥公司重构现代农资营销网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农资市场流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资经营网络的要求。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了重新进行农资市场整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1世纪以来,借助资本纽带,引入连锁经营模式,着手开展网络架构搭建,在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内积极稳妥地发展加盟商,截止2007年底,农科化肥公司将建成拥有一定规模、较强区域辐射能力的直属配送中心15个,发展加盟连锁店1200家,配送中心新增库房面积合计达2万平方米,可库存化肥36万吨,初步形成了覆盖关中地区、辐射陕南陕北地区的农资营销网络。 建设必要性
农村流通业是全社会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整个社会流通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原有的流通格局、组织体系被打破,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流通组织尚未充分发育,造成农村市场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短期行为等显得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新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流通环节是架在消费和生产之间的一座桥梁,开拓农村市场必须通过创新流通方式,发展先进流通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流通不畅、市场无序问题。 本项目利用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现有的行业资源,整合省、市、县和基层供销社和相关物资单位的经营网点,建设以配送中心为重点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有利于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构建高效低成本的现代农资物流体系,为强化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做出贡献。 “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当前在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征途中,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主要问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为此,我国《农业法》明确规定:“鼓励供销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和个人提供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服务事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必将为像农科化肥这样立足农村、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企业,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方面充分发挥其独有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连锁经营服务网络项目,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活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盘活供销社存量资源的需要 供销合作社在我国农村有着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农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上而下、遍布城乡的网络资源,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活力。另外,供销社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积累,在我国农村有着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种无形的品牌资源。本项目的建设以陕西农科化肥有限公司原有的经营网络为基础,吸收农资经营大户、农业“三站”、农村能人加盟,建立技物结合、稳定可控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可以有效地盘活陕西省供销社系统沉淀多年的存量资源,对农村新型物流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