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城市建筑外观设计

浅谈城市建筑外观设计

浅谈城市建筑外观设计

院部名称: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摘 要】 建筑外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建筑设计师要在完善建筑功能的同时,根据人们的要求对建筑外观的设计内容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我将根据相关设计专业知识:设计风格,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外观分析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 外观 ,设计 Abstract: building exterior design is a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architecture to perfect the building function i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 to build the exterior design content to upgrade and rich. I wi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esign style, the related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ppearance analysis and so on are analyzed.

Keywords: building, appearance, design 1国内外对建筑外观设计的研究 1.1国外研究 根据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对“宽高比”的分析表明,人的视点和建筑之间距离为建筑物高度2倍或更大时,是适合观察建筑物整体或建筑群的范围;当人在这个距离范围之内,建筑的体量是它要向人们传递的主要信息。建筑体量是人对建筑感官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体量的运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建筑师喜好洗练的纯几何形体块。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它们符合人类所追求的宇宙美学,似乎能够在精神上缩短与上帝的距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意义。无论是早期的埃及金字塔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都常常运用简单的锥体、球体或者立方体,以此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征服感——对称、完整的建筑体量传递出庄严、肃穆的精神,相反,自由、多样化的建筑形体则表现出活泼轻松的氛围 当视点离建筑的距离与建筑高度接近1或更小的时候,人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建筑的细部特征,最一目了然的当属建筑外立面的材质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石头、木材或是玻璃,诸如ETFE薄膜、有机玻璃、高分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运用于建筑表面,建筑拥有更多的方式诠释自己。 一般而言,进入现代文明前西方的建筑被石头所主宰,石材具有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以及文化气息,这也是西方建筑发展脱离不了的主旋律。随着其他材料的发明与运用,西方人不局限于石头的沉重和压抑,他们在伦敦万国博览会的英国馆中首次地运用了玻璃和钢材,这种轻快、透明的新建筑形式迅速蔓延开来;今天,这种玻璃盒子建筑在世界各个城市随处可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随后出现了金属建筑,各种颜色的不同金属板材出现在建筑的立面,散发出强烈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此外,木材建筑的亲和和自然也是建筑表现不容忽视的一种方式。 1.2国内研究

我国的传统建筑虽然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例如装饰由繁到简,在由简到繁:风格由纤细到粗犷,再有粗犷到纤细)但从总的讲不像西方建筑那么明显地呈现出一天螺旋发展形式的特点。这主要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过长,作为推动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功能与技术——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造成的。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局面,但五花八门的建筑形式却随着西方文化一涌而入,致使古老的传统失掉了正常发展的条件。 2城市建筑的外观设计手法 2.1统一律 古代一些学者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近代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强调“原始的体形是美的体形,因为它能使我们清晰地辨认。”所谓原始的体形就是指圆、球、正方形、立方体以及正三角形等。所谓容易辨认就是制这些几何状本身简单、明确、肯定,各要素之间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2.2节韵律 节韵律是指韵律与节奏,往往由于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或有秩序的变化,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美感。例如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就会激起一圈圈的波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这就是一种富有韵律感的自然现象。除自然现象外,其它如人工编制物,由于沿经纬两个方向互相交错、穿插,一隐一现同样给人以韵律感。从这些韵律中模仿和运用从而创造出各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得形式——韵律美 2.3均衡率(平衡视觉)

对称形式的均衡:严谨,能给人以庄严的感觉,不对称形式的均衡:灵活,给人以轻巧和活泼的感觉。在体谅组合中,均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具有一定质量感的建筑材料砌筑而是传统的建筑或近代建筑其体量组合都应当符合均衡的原则。建筑物究竟选择那一种形式的均衡则要综合地看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性格特征以及地形、环境等条件。 2.4比例与尺度

任何物体不论呈何种形状,都必然存在着三个方向——长、宽、高—的度量,比例缩研究的就是这两个方向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推敲比例就是指通过反复比较而寻求出这三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比例才可以引起人的美感。

3一些著名城市建筑的外观造型分析 3.1圣家族大教堂(图1) 圣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GaudiCornet)的毕生代表作。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4 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绕圣家族教堂曾有过许多争论。有人取笑它只不过是“一堆石头”。也有人赞叹它是“能够让人狂喜心碎的建筑”。如今这座未完成教堂已成为建筑爱好者的朝圣目的地。

个人认为圣家族大教堂与自然联系紧密,它的外观造型比较像山洞,周围的叶子雕塑虽然总体比较杂乱,但是使建筑更有凹凸感。整个建筑富有强烈的艺术气息。令我佩服的一点是继安东尼奥的建筑师并没有按照安东尼奥的原来风格继续建造,而是以自己的风格去创造。

图一 3.2阿拉伯刀片大楼(图二) 这是一座由Claudio Catalano设计的多功能塔。设计灵感来自植物造型,设计师将几个建筑单元整合一起。“阿拉伯刀片”将包含几个住宅区,一家酒店和一个商业中心。

从外观上来看个人感觉几何形感强烈,建筑高耸,下面部分更像是花瓣。 图二

3.3迪拜四塔(图三) 它是大型“泻湖”开发项目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该塔和该开发区都是由建筑设计公司TVS设计的。四座塔从54层到97层大小不一,设计灵感源于火焰和烛光的晃动。

建筑的流线型发挥的淋漓尽致,具有一种韵律美,柔和中带有刚劲的感觉。

图三

3.4苏州博物馆(图四)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发展的方向。

图四

3.5流水别墅(图五) 流水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东南郊熊跑溪的上游,为私人所有。它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ioyd Wrignt)的有机建筑理论,是现代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别墅俯临碧溪,背靠岩崖。粗犷墙和厚重的混凝土平台纵横穿插上下交叠,其间还穿插着晶莹的玻璃窗。整幢建筑好像是从岩壁悬挑出的参差峭岩,又像是树木一般根植于地面,在茂密丛林和流动的溪水映衬下,宛如一幅自然天成的图画。在这里,建筑与自然达到了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的境界。别墅背崖临溪,建筑面积仅380平方米。 图五

4.结束语 建筑是一种创造,与文明的生活和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一种更为有利的人工环境关于建筑外观设计。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果,至于我国在设计和技术上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更要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潘吉垦李蚺瑟文集[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141 ~ 145.

[2]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 街道的美学[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 诸智勇.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 郝洛西. 城市照明设计[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图一:圣家族大教堂;作者: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GaudiCornet);来源:

WWW.http/baidu.com

图二:阿拉伯刀片大楼;作者:Claudio Catalano;来源:WWW.http/baidu.com 图三:迪拜四塔;作者Adrain smith:;来源:WWW.http/baidu.com 图四:苏州博物馆;作者:贝于铭;来源:WWW.http/baidu.co 图五:流水别墅;作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ioyd Wrignt);来源:WWW.http/baidu.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