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荒诞(课件)

荒诞(课件)


三 为什么荒诞会成为一种美感经验形态? • 荒诞是一种丧失了意义的人的存在的单纯呈现活动所达成
的体验,这种呈现只是为了呈现,因此,它具有纯粹的游 戏性质,即它不再是为了意义、为了更高的目的而呈现, 而是在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单纯呈现活 动。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游戏,或者嬉戏。这种嬉戏令人恐
• 第三,荒诞的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以荒诞派艺 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通过隐喻、反讽等手法,表 达一种哲学思想,即生存意义的虚无化。因此, 它所描写的人和生活都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的真实, 而只是有思想的真实。那些被抽象和扭曲了的艺 术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如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 汉隐喻着人类绝望的处境,人变成甲虫和犀牛隐 喻着人的异化,椅子排挤人隐喻着物对人的压迫、 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城堡”的神秘莫测 隐喻着世界的异己性,等等。
为人们生存的体验。
荒诞性首先表现为人的异化。
• 什么是异化?所谓异化指的是人被异己力量所奴
役,失去了人的自由,失去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变成了非人(大甲虫、犀牛),那么,这种现
象就成为异化。在西方现代派作品中通过审美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象来表现异化问题的,最典型的就是奥地利著名
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哪部作品呢?大家非常熟悉 的《变形记》。
• 第一,就荒诞中人与自然(对象)的关系来说,不仅人是 荒诞的, 世界本身也是荒诞的、无确定意义的,因此, 荒诞的人也就不能与这样的世界之间形成任何有意义的关 系,而是相互冷漠、彼此疏远的关系,这就是荒诞中的破 碎感和荒漠感。在法国“新小说”中,主人公与他周围的
世界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疏远的、冷漠的关系,人
• 在呈现形式上,荒诞的表现形式就不是优 美的、和谐的、规则的、“合目的性”的 形式,而是呈现为废墟性的、虚无的不规 则形式。它的不规则的、“非合目的性” 的形式,与丑的形式之间有许多相像,但 丑的形式里包含着一种意志表现的、反抗 的力度,这却是荒诞的形式中所缺乏的。 因此,荒诞的形式有着明显的废墟感和虚 无感。
的直眉瞪眼的,凶巴巴的。这样达利的这幅就产 生了一种非常不和谐的离奇荒诞令人惊异的效果。 达利的这张脸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上对于世界的 认识和自信,从而深刻地表现了现代人内在世界 的一种躁动不安、焦虑痛苦。那么,比较这两幅 作品哪一个更荒诞呢?显然是第二幅。 •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是不是对荒诞有个直观 的印象呢。
• 第二,它具有怪诞的形式。荒诞的审美意象通过 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塑造怪诞的艺术形象, 以表现异化的世界。以荒诞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艺术往往把人物、环境抽象化,以表现异化导致 的个性丧失,例如,《等待戈多》中的两个主人 公都没有具体身份,也没有具体的个性,被等待 的戈多也是子虚乌有,故事背景、环境也虚化, 只有树叶的长落标志着时间的变化。而且它还把 现实生活加以扭曲,造成怪诞的艺术形象,如在 尤奈斯库的《犀牛》和卡夫卡的《变形记》中, 人变成了犀牛和甲虫;在尤奈斯库的《椅子》中 物排挤了人;在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卡 夫卡《城堡》中,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支 配着人。
除此之外,还表现为生存意义的虚无。
• 那么,什么是生存意义的虚无呢?这必须和存在主义哲学
一块来讨论这个问题。在存在主义那里他对世界的看法和 我们传统的对世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存在主义认为人是 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世界不仅是没有秩序的,而且没 有意义的,生存也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
意义到底是从哪来的呢?它是人们自己设定的。这样没有
二、荒诞的审美特征:
• 第一,就荒诞中人与自然(对象)的关系来说, 破碎感和荒漠感。 • 第二,它具有怪诞的形式。荒诞的审美意象通过 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塑造怪诞的艺术形象, 以表现异化的世界。 • 第三,荒诞的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以荒诞派艺 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通过隐喻、反讽等手法,表 达一种哲学思想,即生存意义的虚无化。 • 第四,荒诞凝聚着特殊的心理感受,它包含着恐 惧、无奈和绝望、哑然失笑等心理特征。
个反常的社会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必然是一个冲突、对立
甚至隔膜的关系,所以,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说过这 样一句话,就在人类的呼唤和世界无谓的沉默之间荒诞产 生了,最能表现这个主题的就是加缪小说《局外人》。
一 荒诞的历史发展
• 荒诞作为一种美感经验形态,完全是现代西方审美活动发 展的结果。在古代的审美活动中,荒诞只是作为一种元素 出现的,没有独立 的审美地位。比如,原始艺术和古典 艺术中出现的一些怪诞的形象。 • 1.荒诞作为美感经验形态的形成 • 荒诞作为一个独立的美感经验形态,其形成主要是在 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当时所出现的法国“新小说”、 “荒诞派戏剧”,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波谱艺术” 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后现代艺术,都呈现出一 种既不同于传统的美感经验形态,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丑 的美感经验形态,而是一种既缺乏古典美的和谐,也缺乏 一种对意义呈现的努力的状态,因此,由这样的作品所唤 起的美感经验,就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荒诞感和虚无感。
意义自己却要设定意义这样一种自相矛盾就是一种荒诞。 在表现这方面荒诞性的最典型的作品就是法国荒诞派剧作
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 我们说这个剧并不是要讲述等待戈多的故事,而 是真实地描述了现代人一种生存状态。那么,这 种生存状态就是什么呢,就是等待。可是这里大 家要明确的是这种等待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等 待是不一样的。正常的等待是一种有意义的等待,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要等待戈多,我要知道戈多 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等待,能不能等来。可是 作为现代人生存的等待是一种反常的无意义的等 待,一种不知道等什么又盼望等来什么,可是什 么也等不来的一种莫名其妙的等待,那么,从这 个意义上来理解这种等待是荒诞的,这种等待的 人生就更是荒诞的了。
荒诞 当我们读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看20世纪 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如贝克特的《等待戈 多》、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等),或者读法 国“新小说派”的作品,读美国的“黑色幽默小
说”(如凯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我们
就体会到了另一种现代的美感经验形态,这就是
荒诞。
荒诞的直观的印象

我们先来看达芬奇的这幅,蒙娜丽莎面带迷人的微笑,
她的姿态非常优雅,这个画面的色彩也非常和谐,结构也 很平衡。这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平和、安详。这种心态源于人们当时坚信整个世界是井然 有序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也是确定的。这样每个人的行
动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蒙娜丽莎具有
了她那个时代人所共有的恬静、柔美、自信的微笑。 • 再来看看达利的这幅,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怪怪的呢。我 们看达利异想天开地给蒙娜丽莎加上了两撇高高翘起的胡 子,而且把原来蒙娜丽莎的那样女性柔美的脸变成了现在
与世界之间谁也不能取胜,只能是相互冷漠、疏远,连相 互对峙的热情都没有,更别说人与世界之间还会交流感情、
人在自然界还会获得精神上的力量了。
• 在萨特和加缪的小说中,多次写到主人公见到河中的石头,
见到那些树木,就觉得“恶心”,因为这些石头、树木与
人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本质的关系,也不可能成为人投射感
情的对象,它们只是无道理地、无缘由地存在而已。人与 物就这样处于冷漠的、无关系的并置状态。在这种人与物 的关系中,两者既不可能达成一种契合的、和谐的、移情 的关系,也不可能达成一种表现的、象征的关系,物只是 物,它无意义地呈现自身,一如人无意义地呈现自身一样。 人自身也没有意义或生气来加之于物。
那么,到底什么是荒诞呢? • 从词义来看,荒诞它指的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离奇可 笑的意思。荒诞是怎么产生的呢?它应当是西方现代社会 精神危机的产物。我们知道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各国的 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现代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
富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来世界是混乱无序的,人生的意义有 没有还是一个问题。主宰宇宙人生的不是理性秩序,而是 无处不在的以不合理、不合逻辑为特征的这种荒诞,这是 荒诞产生的真正原因。由于在西方现代社会,荒诞日益成
• 第四,荒诞凝聚着特殊的心理感受,它包 含着恐惧、无奈和绝望、哑然失笑等心理 特征。存在的荒谬性,令人感到恐怖,这 种恐怖不是对特定对象的害怕,而是对生 存无根状态的恐惧,因为你无法了解世界, 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样,对这种荒 谬的存在,你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 有彻底的绝望,因为你发现主体和理性都 是虚假的,你什么都不是。而且,面对荒 谬的现实,你感到可笑而又笑不出来,因 为你已经失去了笑的权力——优越感,这 种可笑只是一种“黑色的幽默”。
• 所谓“荒诞感”,不只是在形式上的不合
理、不和谐,而且内蕴上也没有理性的缘
由可以依据和解释,因此显得不可思议、
不可理解,并使得任何理性的解释都归于
失败;所谓“虚无感”,就是因为缺乏合
理性而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为了具体体会
荒诞的美感经验形态,大家可以去读法国
存在主义小说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
荒诞形态的形成而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 一、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的荒诞。这种荒 诞主要是伴随着审美的丑而自然出现的,即在对非理性的、 潜意识的东西的表现中,在对自然有机形式的拆解和破坏 中,以及在对“反艺术”的诉求中,所出现的丑本身就具 有某种荒诞性。比如,在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和抽象表 现主义的作品中。 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诞,那是 一种以对荒诞的反抗为特征的。这我们可以在诸如萨特、 加缪等人的作品中读到。
• 可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人生是屡见不鲜的,它可能就发生在你 我中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给自己 设定一个人生的目标,这样觉得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没有白活一辈子。 那么,这种人生目标可以是幸福、人生的意义,但存在主义早就给我 们指出了无论是幸福还是人生的意义,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都是根本 不存在的,就如同至始至终没有出现的戈多一样,戈多是等不来的, 幸福和意义也是不存在的,他只是人们自己自行设定的,这样就出现 了一种现象,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人们却希望通过没有止境的等待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