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分析

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分析

收稿日期:2007-07-09作者简介:陈鸿(1959-),女,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分析陈 鸿,刘 芸(福建省立医院二内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使用对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以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老年人抗生素使用程度和时间与菌群失调的关系以及基础疾病对菌群失调发生的影响。结果: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二周以上菌群失调率为54.76%,与使用一周以内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三联抗生素联合使用菌群失调率为65.15%,与一联使用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病人菌群失调率显著高于其它系统疾病(P<0.05)。结论:老年人广谱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与多种联合应用是导致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基础疾病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对这一特殊人群必须用药全程监测,避免或减少菌群失调的发生。关键词:老年患者;菌群失调;抗生素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9-0034-03

RelationshipbetweenAntimicrobialTreatmentandImbalanceofIntestinalFloraintheElders

CHENHong,LIUYun(DepartmentofSecondInternaMedicine,FujianProvincialHospital,Fuzhou35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mbalanceofintestinalfloracausedbyantimicrobialtreat2mentintheelders.Methods:Oldpatientswithantimicrobialtreatmentwereobserved;investigateadhibitionofantimicrobialagents,theincidenceofintestinalfloraimbalancerelationantibioticintheelders.Results:Therateofintestinalfloraimbalancewas54.76%inpationswithtwoweeksantimicrobialapplication,higherthanthatinoneweek(P<0.01).Therateofintestinalfloraim2balancewas65.15%inpatientswiththreekindsofantimicrobialagents,higherthanthatinonekind(P<0.01).Conclusion:Theoveruseofantimicrobialagentecancauseimbalanceofintestinalflora.Itisinimportemttosurgeytheoldpatientsofintestinalfloraimbalancewhoreceiveantimi2crobial.Keywords:oldpatient;intestinalfloraimbalance;antibiotic

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影响了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菌种,破坏了其对人体肠道形成的防御屏障,导致菌群失调造成肠道功能紊乱,此现象在胃肠功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本文对本院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菌群失调的住院老年患者134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特点,提高认识,为今后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出现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16例均为本院2004年2月~2005年9

月老年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95例,女21例;年龄73~91岁,平均76.41岁。主要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125例,脑血管意外41例,呼吸系统疾病164例,肿瘤64例,其它如胆道、泌尿道感染等22例。住院期间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其中134例出现菌群失调,男性131例,女性3例;年龄74~91岁,平均77.13岁。1.2 观察项目抗生素使用的品种、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前后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

#34#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第8卷第9期 PracticalClinicalMedicine,2007,Vol8,No9痛、腹胀)、排便情况、粪便性状、粪便常规检查结果、粪便菌群分析结果。1.3 菌群失调标准抗生素使用前无消化道症状,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停止二周左右出现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粪常规未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可见较多真菌,粪便菌群分析示球杆菌比例失调。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V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 抗生素使用时间与菌群失调发生率的关系:入选病例抗生素使用时间5~20d不等,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菌群失调发生率越高,见表1。一般症状出现使用抗生素1周到停抗生素1周之间,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均能改善症状,未发现严重肠出血、伪膜性肠炎等情况。表1 抗生素使用时间与菌群失调的关系抗生素使用时间(d)观察例数菌群失调例数发生率(%)[75147.848~1432310733.13\15422354.76*

与[7d组相比,*P<0.01

2) 抗生素联合用药与菌群失调的关系:使用三联抗生素治疗菌群失调发生率可达65.15%,抗生素使用种类越多菌群失调发生率越高,见表2。本研究调查的病例使用的抗生素主要为二代头孢、三代头孢、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多肽类、碳青酶烯类。

表2 抗生素联合使用与菌群失调的关系抗生素联合使用观察例数菌群失调例数发生率(%)一联10476.73二联2468434.15三联664365.15*

与一联组相比,*P<0.01

3) 基础疾病与菌群失调的关系:老年人主要基础疾病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胆道、泌尿系感染),本资料结果显示脑血管意外、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者使用抗生素后菌群失调发生率比其他疾病明显增高(P<0.05),见表3。表3 基础疾病与菌群失调的关系病种例数菌群失调例数发生率(%)心血管疾病951111.58脑血管意外411951.22呼吸系统疾病1917440.31肿瘤672841.79其它2229.093 讨论人体肠道菌群在肠腔内有3个生物层,深层为膜菌群,紧贴肠黏膜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主要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中层为粪杆菌、韦荣杆菌等厌氧菌;表面为腔菌群,是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兼性好氧菌,这些菌群种类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随着年龄增大,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如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测不到[1],动物实验也发现衰老的动物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动物[2],菌群调节能力也减弱。老年人在发病期间抵抗力下降,极易产生菌群失调,尤其目前广谱抗生素使用使得与其相关的肠道菌群失调明显增多,本文资料显示7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发生率为32.21%,明显高于1996年罗继征报道的22.40%[3],可能与近来抗生素菌谱越来越广,应用机会增多有关,我们调查对象是高龄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多,多脏器功能受损,可因同种疾病反复多次住院,或是长期卧床,所应用的抗生素起点高,时间长,都是菌群失调的易患因素。本资料表明,抗生素使用时间的长短及联合应用种类多少与菌群失调的发生率明显相关,持续用药15d以上,3种抗生素同时应用菌群失调发生率分别可达54.76%,65.15%,以上情况均为因初始治疗效果差而更改或增加用药品种,培养出耐药菌并根据药敏用药,多为只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抗生素在抑制或杀菌的同时也影响肠道的正常菌群,其影响力与抗生素应用时间延长,抗菌谱广有关。王瑞君等[4]通过抗生素诱导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发现抗生素应用4d后盲肠检测除肠杆菌外,其它细菌量明显下降,抗生素停用1周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仍很少,肠绒毛萎缩、脱落、上皮完整性破坏、通透性增加,细菌可通过受损黏膜进入淋巴结产生细菌移位。文献报道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霉菌感染多在用药30d左右出现[5],我们发现少部分病人在用药

#35#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第8卷第9期 PracticalClinicalMedicine,2007,Vol8,No9早期即出现相关腹泻,粪便检出霉菌,提示除了抗生素外,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存在,其一可能在用抗生素前既有无症状菌群失调存在;其二有个体差异存在,在同等条件下只有部分病人出现菌群失调,而有失调的人群出现的时间亦有差别,国内学者[3]发现使用相同剂量同种抗生素只有部分病人发生腹泻现象;其三基础疾病的影响,本文资料显示脑血管意外、慢性肺部疾病、肿瘤晚期的病人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发生率明显增高,急性脑出血、脑梗塞病人多有神智改变,长期卧床,易呛咳、误吸影响炎症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急性发作,痰培育多为耐药菌,均选用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晚期肿瘤病人抵抗力低,肠道供血不足,肠蠕动能力下降等均是协同的影响因素。总而言之,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的发生趋势同时期比较明显高于年轻人[6],同年龄段比较近期高于前期,已经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现象,我们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发现与防范,应用抗生素后定期粪便检查,必要时行粪便培养、粪便菌群分析,一旦出现菌群失调,原则是尽可能停用抗生素,应用微生态制剂增强抵抗力,加强原发病治疗,并注意抗生素对活菌制剂功效的影响问题,我们观察的病例未发现因菌群失调导致死亡的病例,亦未出现严重肠出血、伪膜性肠炎等情况。

参考文献:[1] HebuterneX.GutChangerAttributedtoAgeing:EffectonIntes2tinalMicrofloa[J].CurrOpinCinNutrMetabCare,2003,6(1):49.[2] 吕苏成,蒙昌金.小鼠饮食限量对其肠道菌群和寿命关系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2):118.[3] 罗继征,张进川.抗生素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J].新消化病杂志,1996,4(11):6072608.[4] 王瑞君,黄雪峰,唐欢,等.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6,16(3):1452149.[5] 周兰,张学庸.实用老年消化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1:1302131.[6] 曹艳菊,屈昌民,袁群,等.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14(2):1952199.(责任编辑:况荣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