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及其小说《黑猫》中的哥特式特征魏 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 哥特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其重心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以爱伦・坡的小说最为著名。埃得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欧美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擅长对恐怖的场景进行渲染,对人物病态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进行刻画,该文以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特征和独具的艺术魅力。[关键词] 爱伦・坡;《黑猫》;歌特式特征;恐怖场景[中图分类号] I7121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44(2009)01-0122-01
哥特(Gothic),本指来自斯塔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的名称。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以及北欧的建筑样式,这种建筑样式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起源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教堂建筑,其特征为高耸的圆锥尖顶,高拱窗,飞扶壁,彩绘玻璃,以及阴森的内部环境。后来,哥特风格也在非宗教建筑中广泛流传开来。[1](P102)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在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有一个名叫贺瑞斯・华尔波尔的人,他建造了一座塔楼林立、高耸尖削的典型的哥特式府邸,并在其中开办了一个印刷厂,专门出版一些通俗读物,而这些作品都拥有一致的特点,那就是恐怖神秘,并且故事大多发生在偏僻荒凉的哥特古堡教堂之类的背景中,由此形成了一种流派,那就是后来的“哥特小说”。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霍勒斯・沃波尔创作的《奥特朗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这种小说问世不久,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效仿,并迅速扩展到整个欧美国家。在美国早期哥特小说的代表人物中,爱伦・坡(EdgarAllanPoe)的成就最为显著。爱伦・坡一生中写过70余篇短篇小说,他擅长描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情节,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随处可见恐怖、血腥的死亡场景,令人不寒而栗,D・H劳伦斯曾评价他为:“一位深入灵魂的洞穴、地穴和阴森可怕的地道的冒险家,他发出了灭亡的恐怖与警告之声。”[2](P359)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恐怖、阴暗的主题与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爱伦・坡出生于波士顿一个流浪艺人之家,父亲离家出走,他3岁时,母亲去世,他自幼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17岁时考入大学却因赌博退学,后来参军进入军校又因玩忽职守而被开除,此后开始卖文为生,却始终不得志。而对他打击最大的便是爱妻的病故。1842年,患有肺结核的爱妻穿着白衣坐在竖琴旁唱歌,突然间,胸部血管破裂,大量鲜血从她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白衣,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
这是爱伦・坡目睹的最恐怖的“红死”。从此以后,他一蹶不振,精神失常,整日酗酒,这种彻骨之痛也导致他后来对于死亡主题的探索,《黑猫》便是其哥特小说代表作之一。“哥特式小说,从根本上说,都是过去和现在对舒适与安全的政治稳定和商业繁荣的负面反映,最重要的是,他反抗理性的支配。”[3](P498)因此,哥特式小说的一大特征便是恐怖,其中包括事件的恐怖、环境的恐怖和时间选择的恐怖。故事本身都是带有血腥暴力的,因为这样能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心灵恐惧和视觉刺激。在《黑猫》中,作者描写了主人公对他心爱的黑猫“普路托”进行虐杀的全过程:
“我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打开刀子,拽住那可怜畜生的喉咙,居心不安地把它眼珠剜了出来!”“有一天早晨,
我心狠手辣,用根套索勒住猫脖子,把它吊在树枝上,眼泪汪汪,心里痛悔不已,就此把猫吊死了。”故事通常发生在阴森的古宅、神秘的城堡、黑暗的地下室、秘密的通道和幽静的修道院中。在《黑猫》中的典型场景就是埋藏主人公妻子尸体的阴暗潮湿的地窖,作者作了这样的描绘:“我打定主意把尸首砌进地窖的墙里,据传说,中世纪的僧侣就是这样把殉道者砌进墙里的。这个地窖派这个用处真是再适合没有了。墙壁结构很松,新近刚用粗灰泥全部刷新过,因为地窖里潮湿,灰泥至今还没有干燥,而且有堵墙因为有个假壁炉而矗出一块。”而在时间的选择上,哥特小说中的故事通常是发生在漆黑的夜晚,因为“人们一向认为鬼怪总是出没于夜晚的,夜晚总是充满了无限的神秘感和恐怖感,(下转第125页)
【收稿日期】2008-08-24
【作者简介】魏 玮(1982—),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221・【参考文献】[1]张衍田1史记正义佚文辑校[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Limitedviewof“Shangchi”YANGHua-sen(NursingCollegeofChengduUniversity,Chengdu,610015,China)
Abstract:InRecordsoftheHistorian・BiographiesofBianque,theexpression“Shangchishui"wasused.Thoughthemeaningofthewordseemsprosaiconthesurface,itisreallydifficulttointerprettheexpressionexactly.Scholarsandexpertsbothinancientandmoderntimeshavefailedtoannotateitappropriately.Onthebasisofanalyses,theauthorbelievesthattheexpressioncanbein2terpretedas“saliva",fromtheangleofpracticingausteritiesconductedbyBuddhists,Taoistsandtheschoolofhealthpreservation.Keywords:RecordsoftheHistorian・BiographiesofBianque;Shangchishui;Bianque;Changsang;saliva
(上接第122页)因此更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4](P96)。同时,漆黑的夜晚也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了人物内心的黑暗,也象征了罪行的邪恶。在《黑猫》中,主人公在一个喝醉酒的夜晚用刀剜掉了爱猫“普路托”的双眼,也是在他吊死黑猫的当天夜晚,房屋着火了,一切财物统统化为乌有,后来一到了黑夜,主人公便会从可怕的噩梦中惊醒,最后精神失常,在夜晚误杀了自己的妻子。在人物描写上,哥特小说“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四类,即暴君形象,教徒形象,不幸女子形象和鬼怪形象”[4](P130)。在《黑猫》中,作者描写的便是一个心理变态扭曲、精神错乱的暴君式人物形象,“坡认为人都有疯狂的倾向,因此,在他的恐怖小说中,大多数人物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5]。而这样的人物往往心理又极其矛盾,不断地在忧虑与恐怖中挣扎,无法自拔,最终导致自身的毁灭。主人公原本心地善良,性格温顺,后来由于酗酒,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开始虐待宠物和妻子,因为有一次自己的爱猫普路托不小心在他手上轻轻地咬了一口,他便怒不可遏,残忍地用刀剜去了爱猫的双眼,而事后又悔恨不已,可是主人公内心的邪恶却最终让他对爱猫下了毒手,用绳索吊死了它。不久以后,主人公又带回了一只与普路
托非常相像的黑猫,内心的邪念引起了他再次杀死黑猫的欲望,当他的妻子阻止他的恶行时,他杀死了妻子并把她埋进了地窖。总之,爱伦・坡的小说便是通过这样典型的哥特式手法,对黑暗的场景进行渲染,对主人公病态的犯罪心理进行刻画,增强了整个作品的恐怖效果,使小说独具魅力。
【参考文献】[1]李 欧等1西欧建筑风格史话[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劳伦斯1劳伦斯论文艺[M]1黑 马译1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1[3]安得鲁・桑格斯1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册)[M].谷启南等译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4]李伟舫1黑色经典———英国歌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周 炎1离奇怪诞的恐怖世界———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
AllanPoeandtheGothicfeatureofhisnovelBlackCat
WEIWei(TheLiteraryandJournalismSchool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4,China)
Abstract:Gothicnovelsoriginatedfromlaterof18centuryinEngland,after1920s,thecorepositiontransferredtoAmerica,a2mongthem,thenovelswrittenbyAllanPoearemostfamous.EdgarAllanPoeisafamousnovelist,hisproductionimpacteddeeplyonmanyEuropeanandAmericanwriters.Heisgoodatdepictingthehorriblescenesandthemorbidpsychology.TheauthortakeshisnovelBlackCatasanexampletomakeananalysisoftheGothicfeatureinhisworks.Keywords:AllanPoe;Gothic;horrible;BlackCat
・521・
第1期2009年1月 杨华森:管窥蠡测评“上池” No11Jan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