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现性绘画的研究解析

表现性绘画的研究解析

表现性绘画的研究摘要:从十九世纪晚期开始,西方绘画进入了表现性绘画风格为主流的艺术发展阶段。

表现性绘画在油画的发展进程中不仅打破了艺术再现的经典观念,而且也冲击了传统的“艺术工具论”,使现代绘画的审美观念深入大众。

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绘画的笔触有了突破性的转变,较之早期的叙事性、主体性绘画的笔触,表现性绘画因为倾向凸显艺术家的个性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表现情绪、解析意识等。

关键词: 表现性绘画笔触现场感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painting into figurative expressionism the mainstream artistic development stage. Performance of the pain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ainting, not only breaking the classic concept art reproduction, but also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art tools', the aesthetic ideas of modern painting in-depth public. In this process, there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strokes of the painting has been a breakthrough change,compared with the earlier narrative, subjectivity painting brush strok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inting because the tendency to highlight the artist's personality and their own value in society performance of emotional, analytical awareness on the use of the brush strokes more flexible final strokes in the wa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Keywords: expressive painting brushwork sense of the scene目录一、西方的表现性绘画 (1)(一)表现主义 (1)(二)抽象表现主义 (1)(三)新表现主义 (2)二、中国表现性绘画的渊源 (2)三、当代艺术中表现性绘画的局限及思考 (4)参考文献 (5)一、西方的表现性绘画(一)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起源于后印象主义,其主要代表有凡?高、图卢兹?劳特累克、恩索、蒙克、霍德勒等。

他们通过一些色情的或悲剧性的题材来表现出自已的主观主义。

他们不仅只强调色彩,而且还强调形的不朽以及笔法的激烈、尖锐。

因此他们打破了艺术仅仅是再现客观对象、叙述客观对象的传统,而是通过艺术来传递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主官感受。

,追求自我和心灵的主观表现,向往原始性,以最简单化、变形和强烈的色彩、线条和泼辣奔放笔触表达作者的感受、幻觉和激情。

表现主义一词,是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林格在1911年8月号《狂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的。

到1912年在狂飚美术馆举行的"青骑士"画展,也用到了这个词。

从广义上说,表现主义可用于所有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从它在绘画创作中来看,它特指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青骑士派"和"新客观派"。

桥社1905年成立。

其成员有基希纳、佩希斯泰因等。

"桥社''一词是山施密特,罗特卢夫从尼采的名著《查拉斯图拉斯如是说》中引用而来。

其含义是"架起一座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相对于桥社画家对社会中人的关注,青骑士社的艺术家更想表现自然现象背后的精祌世界,更关注艺术的形式问题,这也使他们的探索逐歩走向对抽象形式的追求中。

青骑士艺术家奥古斯特?麦克这样写道:"艺术的目的不是科学地仿造和检查自然形态中的有机因素,而是通过恰如其分的象征创造一种缩略的形式。

〃(二)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家的艺术探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各种现代艺术思想的传播,为美国艺术带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减少描绘,以表现性或构成性的方法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成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基本特点。

追求心理的即兴表现力量,成为抽象表现艺术家发展个人潜在想象力的手段。

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是德国人汉斯?霍夫曼,作为一个从欧洲移民的艺术家,他对欧洲的现代艺术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他的风格对后來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抽象表现主义没有统一的风格,主要分为行为画家和色域画家。

行为画家将第一时间的心理的反应对人身体的影响作为创作的基础,而色域画家主要依靠大面积的色块来表达思想。

至五十年代末,抽象表现主义运动走向衰落,它对后继的美国现代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欧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艺术形式。

(三)新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于七十年代末在德国开始出现。

新表现主义是在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基础上在当时艺术环境中发展的。

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机械的模仿。

新表现主义是以表现自我为中心,在形式上显示了向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的回归,但是他们在题材选择上、表现手法上发生了新变化。

新表现主义在艺术实践中继承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思想,保留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突发与即兴冲动的作用。

回归架上绘画的艺术形式、注重绘画性、发展绘画的构图、色彩的语言技巧成为它的一个显著特点。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在他们的作品屮体现了不同的特点,但他们自觉的在作品中体现^意志民族特性与^术家个人的联系。

通过对德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体现各个艺家在七、八十年代德战争创伤所造成的经济、文化艰难局面中的感受。

在代表人物巴塞利兹的作品中倒立、变形的人物反映着艺术家对文化匮乏、不自由的痛苦的个人感受。

另一个代^人物基弗的作品中出现了浓厚而微妙的政治内容。

他的作品直指战争中德国的疯狂行为,既含讽刺,又有歌颂。

综观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体系的发展,以及多次各具特点的表现主义运动,可以看出,西方表现主义油画是西方艺术发展到写实主义的极至时一种对立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以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为基础,在各个时期以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方式表现出来。

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借鉴了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的特征,并把它们给以重新解构与综合,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也是流派。

"二、中国表现性绘画的渊源中国的表现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均带着表现主义的色彩。

中国表现艺术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以文人画为典型的代表。

所谓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

"文人画"通常取才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

借以抒发个人感情或个人抱负,也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悲愤之情。

他们标举"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营造。

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冇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与文人画的出现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文人画的出现把中国画从盲目追求线条,色彩等技巧的工匠趋势中给拉了回来,它使屮国画渐渐破除了物质的凝滞呆板性,而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变化,进而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文人画的由来可追溯到汉代。

晋南北朝时期"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

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充分体现了文人f娱的心态。

唐代诗,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

使后世奉他为文^画的鼻祖。

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屮有诗。

成为了文人画的标准。

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包括:一是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思想性;二是强调创作冲动,有感而发;三是强调神似,忽视形似;四是表现方法不受程式制约,因需而异;五是强调画外意;六是诗书画结合。

其中心思想是强调艺术要充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要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性,艺术要讲艺术性,不能说教。

北宋后期文人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体系。

到了元朝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X鎮。

即后吐所说的"元四家"。

由于当时的元朝统治,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等避世题材空虚的情感。

艺术上提倡"高雅"、"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成就极高的文人画家们,都具备高雅的审美格调、高深的自身修养,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摹写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艺术。

三、当代艺术中表现性绘画的局限及思考表现性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对中国艺术作出贡献的同吋,显现出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局限。

表现性绘画过于强调情感的张扬,无限的强化艺术的本体性而忽视了艺术的其他意义和作用。

对艺术的本体无限的强化和扩张可能造成另一个极端。

此外表现性绘画对造型的处理过于强调感受而忽略了对造型的严格要求,首先它有可能造成似是而非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难以解渎或造成误读,从而产生艺术家与观赏者严重的心理隔阂。

亦是艺术脱离大众成为少数人把玩的专利。

表现性绘画虽然不受造型因素的影响,但是它却以极强的写实功力与极^的艺术修养为前提基础的。

但是有些没有雄厚艺术功力的人却打着"表现主义"的旗号,制造一些时髦的,拙劣而粗糙的,毫无艺术水准的油画作品,那种搞不了写实或搞不好写实的投机者在画界及社会上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再者,没有思考、鉴别的全盘"拿來主义"造成的结果是,没有抓住西方表现主义的内在精神与文化指向,只是其语言图式的机械模仿,缺少创造性,更谈不上个性与风格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