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学3班 0707124 赵沐芙
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从我做起
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似乎不该是我这种
初学宪法、法条都没背全的人谈的问题。但是正因为题目大、涉及
各个领域的人,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我有必要谈一下
自己的观点。
当代中国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无庸置疑的。据有关
媒体报道,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德国。但是,与较高的
经济发展水平不太协调的是,中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法律意识却还
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中国的立法者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老百姓听话
安分,二是要他们勤劳而有技巧
”(1),这是古代的法,但现代老百
姓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还是极少有想到用法律维权的,甚至不愿意
在目击真相的情况下出席法庭作证,这些事实无情的向我们展示了
中国实际法治进程的缓慢,中国还处于有法制没法治的时代。那么,
如何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呢?
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比较彻底的教育制度改革。以我个人为例,
入大学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宪法,只是在政治课上听到过它、知
道它的地位,只把它当作得分的工具,不考虑实际意义。这代表了
大多数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是一回事,学问进没进心
中是另外一回事;教育不是丰富知识的途径,而是升学发财乃至升
官的工具。这使得教育者很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宪法意识等“课
外”的东西的培养。从小就缺乏基本的宪法观念、宪法知识,长大
后如果又不进行法学专业的学习,宪法意识从何谈起?
老师说过,美国的孩子在不识字的年龄就能把宪法背得滚瓜烂
熟,而中国的孩子呢,忙着学画画、舞蹈,准备着将来也许能在激
烈的升学竞争中增加一分筹码的才艺,中国的孩子也许没背宪法,
但他们比外国的孩子忙得多。可当我们深究一下,这不是个好现象。
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不止包括市场
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法制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今世界
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国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中国正一步一步融入世
界,对基本宪法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把宪法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在教授和学习宪法这样重要的课程时少
一些功利心,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将宪法时刻记在心里,从宪法中
寻求援助,我们整个国家的宪法意识才有可能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也要给我们的下一代树立好的
榜样,在实际生活中模范地遵守宪法;如果一下子不能纠正所有行
业的不合宪法的行为,至少要保障在未来的国家建设者们生活的领
域中,没有反面教材。
还有,宪法教育要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一种教育,要保证在
受教育者离开学校后长时间发挥作用,必须要贯穿收教育者接受教
育的全过程,才能漫漫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一种体系、一种理念,
2
成为受教育者终生的信仰。当宪法成为我们国家受过义务教育的人
的信仰时,我们国家的公民的宪法意识自然就强起来了。
其次,我们法学学生首先要增强自己的宪法意识。“放弃自己
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权利,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
是放弃自己的义务”(2),作为一名大学本科学生,我将来的职业
极有可能与宪法、法律有关。而作为一名将来的法律工作者,知宪
法、守宪法、宣传宪法、信任宪法的权威性,是绝对要做到的义务,
这个义务不能放弃。我们也许现在还无力制止某些社会上违反宪法
的行为,但我们一定不能丧失对宪法的信心,宪法是根本法,它是
国家法律效力最高的法律。我们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坚持正
义,永远保持一个法律人应有的良知。要记住,我们是离宪法最近
的人,如果我们对社会上的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视而不见,都不去维
护宪法的尊严,那普通百姓有如何形成对宪法的信仰,没有信仰,
不相信宪法能帮助他们,他们又怎么会主动维护宪法的权威,全社
会的宪法意识也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我们现在也许只是学生,然而,我们可以在每年的12.4法制宣
传周多向公众做些宪法方面的宣传,使宪法知识能被更多的人了
解,宪法观念能深入百姓心中。还可以定期到中小学、工厂进行宪
法普及教育,使人们消除对它的陌生感,使宪法平民化,不在是躺
在纸上的文字,而成为真正为大众熟知、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权
利与义务的代称,毕竟“宪法就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3)。
我们的宪法意识的增强,还要避免流于形式,进行刚刚提到的
那些活动,可不是为了
加学分,应付工事;也不止是为了锻炼自己。知识分子是社会
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我们有可能决定着祖国明天的法制进程,因
此要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做事情踏踏实实做就做好,真
正为国家做点贡献。
当然,我们能做的还很少,还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大学生,我
认为最该有所作为的是法律工作者。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说起来很
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当今中国社会的司法领域,总体上是可以的,
但他们还不够好。百姓不了解律师、法官、检察官,觉得他们太遥
远,与自己的利益无关。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法律工作者不
是一般的从业者,他们的工作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他们在用宪
法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但一般人不了解他们,对他们的
工作毫无概念,也就没法提高法律意识和宪法意识。所以,要逐步
开放现有的法律部门,让人们知道,法律工作者并不遥远,法律和
宪法与生活也很近,人的很多基本权利都是宪法赋予的,离开他们,
人们不止无法参加政治活动,甚至无法生存,从而让人们形成正确
的宪法观念,消除距离感,愿意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并且关注社会上众多的宪法行为,关注国家宪法方面的进展,进而
使宪法问题成为百姓可以自由讨论的问题,那么这时,公民的宪法
3
意识就增强了。
说了这么多,毕竟还只是字面上的,并不难,大多数中国学生都
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但却做不到,那么再多的宣言也没有用,我并
不想欺骗任何人,对于我来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是很容易,看到
不公正的事情能勇敢站出来还是很需要一番勇气的,但是,既然选择
了法学这个专业,既然宪法又是母法,又是根本法,那么,我就必须
做出一些牺牲,因为,我是一个“法律人”,法律人代表着正义与人
性,正义就是匡扶弱小、维护真理,人性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
整个人类进步而不是对自己发展的高度负责,也许在我以后的人生
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两难选择:是保存提升自己、还是坚守法律的
天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想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出正确的决
定,可能这样会损害我自己的某些利益,但是我还是相信,社会主流
是好的,只要心中无愧,一定可以笑到最后。
而且,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我还要自己充分相信中国现行宪法
的正确性。是的,我们从近代到现代的宪政之路是一波三折,中国曾
有一个时期没有民主也没有宪法(没有民主的宪法不算真正的宪法),
但中国人民是最坚强的,我们毕竟撑过来了,我们重新制定了更好的
宪法,并且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补充着它,将来还要继续补
充修正,也许它没有穷尽一切人们要求的权利,但它一直在进步,我
对它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或来自爱国心、或来自对宪法的神圣信仰,
总之,要保持着这种信仰,并以此作为不断激励自己的砺石。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点,要敢于挑战权威,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性。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面对各种权威与“专家”,但是,在宪法领
域,不能盲目相信,要时刻保持耳清目明,保证自己的判断力,因为
中国的宪法学刚开始起步,一切只是一种观点的参考,特别是某些留
学归来的,自称得很了不起的人,却满口推崇欧美宪法、对祖国的宪
法却百般挑剔的人,一定不要以为他们知识渊博、见识广博,一个连
自己的根本都忘记的、毫无人性可言的人,再有才也是社会的败类。
可能我的话重了一点,但态度是明确的,成承认本国的宪法有缺陷可
以,要求用别国的宪法作借鉴也无可厚非,但一味抨击本国的宪法的
做法却是不对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学者要想获得大的成就,首先要爱
国,其次才是专业知识。
所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从我做起。我本人要从现在开始努
力学习宪法知识,做一个法律人应该做的事,让宪法和法律成为我心
中的信仰,热爱自己的选择,将来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将这一份对
宪法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个身边的人——哪怕我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不
过,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社会的宪法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法制社
会到临的那一天一定不会遥远。
(1)参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卷第十九章第二十节。
(2)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2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参见《列宁全集》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