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与策略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操
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普遍存在“书
本上讲实验”“黑板上开机器”现象,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从方式方法上
改革实验教学,从评价的角度强化实验教学,按照新课程性质的要
求,通过实验教学 ,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
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展 探索 自然 、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良
好习惯,养成科学求是的态度 ,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
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改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缺乏活力,学生只
是机械地完成预定的实验步骤、采编数据,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
得到重视,因而缺乏主动探究的热情。这与新课标提到的要“让学
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理念相差甚远,
收不到物理实验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除了要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实验,多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他们按照自
己的思路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科
学探究热情,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二、注重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学生最重要最可贵的素质,而物理实验课是学以
致用的最直接的平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的基
本目标之一。要做好这一点,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很好的
途径。探究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作为学生的一种
积极主动的认知手段,既有别于一般的测定性实验,又有别于传统
的验证实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开
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理性
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学者研究的苦衷和愉悦,培养发现、探
索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可以迅速改变实验条件和物理参数,在较短的时间内
向学生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教学信息,创设不同的物理情境,
因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些在一般条件
下无法做到的实验也可以由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例如原子物理中
的α粒子散射实验,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实验的动画,使学生清
晰地观察到α粒子散射的过程,加深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认识,进
而为后继的核式结构做好铺垫。
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改变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模仿模式。
针对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演示模式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将学生
事先知道实验结果和步骤的模范实验过程,变为探索性质的实验。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给学生设定一个教材中的实验,让学生来自己
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工具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首先可以巩固和掌
握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
力。通过对亲身的实验探索,比教师填鸭式的说教效果会好很多,
而且学生也会对理论的记忆和掌握更加深刻。
2.让物理实验走出实验室,走出教材。
教材中拟定的实验必定是少数的,而更多的实验来自于课外。物
理教师在给学生安排足够的实验课程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
实验创新活动,鼓励他们在课外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作者在
讲自由落体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小
组,设计一个让生鸡蛋从五楼掉下来而不摔破的实践,但是要求所
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自选)不能超过鸡蛋的质量。
3.多为学生设定一些开发式的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小的探索性课题,让学生动手进行理论推
导,并相应设计实验步骤来进行验证。当然,由于高中生的知识水
平有限,动手能力也还不足,因此,这样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确
实有一些困难。这时候,物理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包括为学生限定
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将重心放在某个理论重点之上;或者提示学
生该课题所能用到的实验原理,让学生根据实验的原理来自行往下
推导,并设计实验步骤。
五、认识实验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
养
物理实验对学生学习掌握探究自然规律、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 ,
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 , 提高科学的素养是很好的教育平台 , 但
不同的实验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不相同的功能 , 如高中物
理实验中的技能训练型实验、测定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
验等 , 在教学中的要求和功能则不同 , 教学中应从实验的内在
价值出发 , 有所侧重的培养学生六种能力,为此,在实验教学中
要走出每一个实验都必须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的误区 , 科学
有效的确定实验教学的目标。技能训练型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
基本物理仪器调整、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的事项 , 主要突出使用仪
器的规范化训练 , 使学生正确的应用仪器进行测量、观察和读数。
培养学生学会看仪器说明书并学会使用仪器的能力。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应该是由教师调控探究逐步发展为学生
自控探究;整个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合理调控之中。最关键的是自主
性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而且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主动扩展上。同时
针对学生实际,学生基础差一些的,可以多辅垫一些,情景创设简
单些,采用“小步走”的方式。从而使情景的提出以及情景的解决,
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科学求 是
的态度 ,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
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
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
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
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
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