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作者:程伟健
国家半导体公司
前置放大器在音频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讲解了在为家庭音响系统或
PDA
设计前置放大器时,工程师应如何恰当选取元件。随后,详尽分析了噪声
的来源,为设计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提供了指导方针。最后,以PDA麦克风的前
置放大器为例,列举了设计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前置放大器是指置于信源与放大器级之间的电路或电子设备,例如置于光盘播放
机与高级音响系统功率放大器之间的音频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是专为接收来
自信源的微弱电压信号而设计的,已接收的信号先以较小的增益放大,有时甚至
在传送到功率放大器级之前便先行加以调节或修正,如音频前置放大器可先将信
号加以均衡及进行音调控制。无论为家庭音响系统还是PDA设计前置放大器,
都要面对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即究竟应该采用哪些元件才恰当?
元件选择原则
由于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体积小巧、性能卓越,因此目前许多前置放大器都采用
这类运算放大器芯片。我们为音响系统设计前置放大器电路时,必须清楚知道如
何为运算放大器选定适当的技术规格。在设计过程中,系统设计工程师经常会面
临以下问题。
1. 是否有必要采用高精度的运算放大器?
输入信号电平振幅可能会超过运算放大器的错误容限,这并非运算放大器
所能接受。若输入信号或共模电压太微弱,设计师应该采用补偿电压(Vo
s)极低而共模抑制比(CMRR)极高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是否采用高精度
运算放大器取决于系统设计需要达到多少倍的放大增益,增益越大,便越
需要采用较高准确度的运算放大器。
2. 运算放大器需要什么样的供电电压?
这个问题要看输入信号的动态电压范围、系统整体供电电压大小以及输出
要求才可决定,但不同电源的不同电源抑制比(PSRR)会影响运算放大器
的准确性,其中以采用电池供电的系统所受影响最大。此外,功耗大小也
与内部电路的静态电流及供电电压有直接的关系。
3. 输出电压是否需要满摆幅?
低供电电压设计通常都需要满摆幅的输出,以便充分利用整个动态电压范
围,以扩大输出信号摆幅。至于满摆幅输入的问题,运算放大器电路的配
置会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由于前置放大器一般都采用反相或非反相放大器
配置,因此输入无需满摆幅,原因是共模电压(Vcm)永远小于输出范围或
等于零(只有极少例外,例如设有浮动接地的单供电电压运算放大器)。
4. 增益带宽的问题是否更令人忧虑?
是的,尤其是对于音频前置放大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问题。
由于人类听觉只能察觉大约由20Hz至20kHz频率范围的声音,因此部
分工程师设计音频系统时会忽略或轻视这个“范围较窄”的带宽。事实上,
体现音频器件性能的重要技术参数如低总谐波失真(THD)、快速转换率(sl
ew rate)以及低噪声等都是高增益带宽放大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深入了解噪声
在设计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之前,工程师必须仔细审视源自放大器的噪声,一般来
说,运算放大器的噪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 热噪声 (Johnson):由于电导体内电流的电子能量不规则波动产生的具有
宽带特性的热噪声,其电压均方根值的正方与带宽、电导体电阻及绝对温
度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电阻及晶体管(例如双极及场效应晶体管)来说,由
于其电阻值并非为零,因此这类噪声影响不能忽视。
2. 闪烁噪声(低频):由于晶体表面不断产生或整合载流子而产生的噪声。在
低频范围内,这类闪烁以低频噪声的形态出现,一旦进入高频范围,这些
噪声便会变成“白噪声”。闪烁噪声大多集中在低频范围,对电阻器及半导
体会造成干扰,而双极芯片所受的干扰比场效应晶体管大。
3. 射击噪声(肖特基):肖特基噪声由半导体内具有粒子特性的电流载流子所
产生,其电流的均方根值正方与芯片的平均偏压电流及带宽有直接的关
系。这种噪声具有宽带的特性。
4. 爆玉米噪声(popcorn frequency):半导体的表面若受到污染便会产生这
种噪声,其影响长达几毫秒至几秒,噪声产生的原因仍然未明,在正常情
况下,并无一定的模式。生产半导体时若采用较为洁净的工艺,会有助减
少这类噪声。
此外,由于不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采用不同的结构,因此晶体管结构上的差异
令不同放大器的噪声量也大不相同。下面是两个具体例子。
双极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噪声:噪声电压主要由电阻的热噪声以及输入基极电流的
高频区射击噪声所造成,低频噪声电平大小取决于流入电阻的输入晶体管基极电
流产生的低频噪声;噪声电流主要由输入基极电流的射击噪声及电阻的低频噪声
所产生。
CMOS 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噪声:噪声电压主要由高频区通道电阻的热噪声及低
频区的低频噪声所造成,CMOS放大器的转角频率(corner frequency)比双极放
大器高,而宽带噪声也远比双极放大器高;噪声电流主要由输入门极漏电的射击
噪声所产生,CMOS放大器的噪声电流远比双极放大器低,但温度每升高10(C,
其噪声电流便会增加约40%。
工程师必须深入了解噪声问题及进行大量计算,才可将这些噪声化为数字准确表
达出来。为了避免将问题复杂化,这里只选用音频技术规格最关键的几个参数。
输入参照噪声总量():
其中,指信源电阻;指放大器的噪声电压;指信源电阻的热噪声;
指放大器的噪声电流
噪声数字(NF)是指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间的比率的对数,即:
上述方程式中的S及N均为功率。
PDA麦克风前置放大器电路
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如何设计一款适合PDA采用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正如上
文所述,我们必须明白信源是输入前置放大器的信号。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以下
信息:
计划采用的麦克风类型
麦克风输出信号电平
麦克风阻抗及指定阻抗的频率
增益规定,有关增益可能受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所限制
输入信号频率范围
噪声规定
例如某种陶瓷麦克风的技术规格如下:
阻抗:2.2k((以1kHz的频率操作)
输出信号:200(Vpp
音频输入频率范围:100Hz至4kHz
热噪声:2nV/(Hz
前置放大器的增益指标:500(非反相),第一级可达5倍增益,第二级可
达100倍增益。
我们引用公式1:
等量输入噪声(EIN)=输入参照噪声总量()×输入频率范围
输出噪声=等量输入噪声×增益=545.81nV×5=2.73uV(适用于1级增益)或545.8
1nV×100=54.58uV(适用于2级增益)。
两个放大级的输出噪声总量
1伏输出电压的信噪比电平=20×log(1V÷54.58uV)≈85.3dB
电路输出噪声总量大约是每一噪声源均方根的平均均方值总和的平方根,此外输
出噪声通常绝大部分来自噪声量最大的信源。实际电路如图1所示。
请注意,这款电路只适用于单电源供电的设计,其中输入及输出电容器(C1及C
4)只是选项,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选用。适用与否取决于用户系统的输入
与输出如何连接。若麦克风输出设有直流补偿,那么便需要增设C1输入电容器,
以便阻塞直流电信号。输出电容器也可发挥相同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麦克风大部分以2k(左右的高阻抗麦克风以及只有几百(的低
阻抗麦克风为主,这两类麦克风都可采用上述前置放大器设计。高阻抗高输出麦
克风前置放大器较为简单,可以采用非反相或反相放大器配置。由于其频率响应
较为平坦,因此无需特别加以均衡,而且输入电平较大,放大器对噪声的要求很
低,但高阻抗麦克风对来历不明的噪声及磁场极为敏感。低阻抗低输出麦克风前
置放大器也可采用非反相或反相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频率响应及均衡等方面
的要求都与高阻抗高输出的前置放大器大致相同。如果麦克风的输出电平较低,
工程师必须注意选用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如性能较好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应该
产生较低的输入参照电压噪声,而且噪声不应超过10nV/((Hz)。
此文章源自《国际电子商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