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第25卷第3期 2004年5月 

宇 航 学 报 

Journa1 of Astronautics VoI.25 NO.3 

May 2004 

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孟祥伟,关键,何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烟台264001) 

摘要:工作在高频波段(3—30MHz)的超视距雷达能够探测和跟踪视距以外飞机、舰船等目标,它在民用和军 事上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超视距雷达的目标信号会埋没在强海杂波中,使得目标信号的检测极为困难。本文先 讨论了一阶和二阶Bragg海杂波特性,然后针对强海杂波中目标检测的特点,讨论了距离一频率维的目标恒虚警检 测方案,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海杂波;恒虚警率;检测 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28(2004)03—0273—05 

0 引言 随着新型舰用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现代海战 中在远距离上实施突然、隐蔽的舰对舰导弹攻击已 成为各国海军最为关心的攻击手段之一。目前中远 程反舰导弹作为现代海上作战的重要手段,各主要 国家海军已普遍装备。这些中远程反舰导弹的出现 极大地扩展了海上作战半径,使过去在常规雷达能 够相互探测到的范围内进行的“面对面”的海战模式 逐渐演变成依靠先敌发现、突然地发动远程攻击来 争取海上作战主动权的“隐蔽作战”模式。为了能为 各种中远程反舰导弹提供超视距目标指示的有效手 段,解决超视距探测已成当务之急。高频超视距雷达 在军事上可探测和跟踪飞机、导弹和舰船等运动目 标,它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可以突破地球曲率的 限制,实现远距离、大面积、全高度探测;(2)具有反 隐身能力,由于OTHR工作在常规雷达波段之外而 依靠谐振效应探测目标,几乎不受现有雷达吸波涂 料的影响,从而使得舰船和飞机目标通常采用的外 形设计、吸波涂料等隐身手段难以奏效;(3)具有抗 反辐射导弹(ARM)能力;(4)抗电子干扰能力强。本 文先分析了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一阶、二阶海杂 波特性,然后针对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的杂波背景 特点研究了距离一频率维雷达目标恒虚警处理方案。 1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中的海杂波特性 高频无线电波在海面传播时可引起一阶、二阶 收稿日期:2003—01—16,修回日期:2003—11-25 海杂波,一阶海杂波是入射无线电波与海浪一次作 用时引起的无线电反射,其作用机理可由Bragg谐 振散射过程解释,当海浪相邻波峰反射的无线电波 波长满足Bragg谐振条件时,发生相干散射或谐振 散射,Bragg谐振条件为 

L·c。s△一 (1) 式中L——海浪波长, ——无线电波长,△——无线 电波擦地角。擦地入射(△一0)的无线电波,唯有波 长为无线电波长一半的海浪才满足相干散射条件, 其它波长的海浪不会产生相干散射,其回波基本可 以忽略。从水力学的理论可知,对于重力波浪,其特 征速度与其波长有下列关系: 

VB:√ (2) 这样,由重力波产生的多普勒频率为 ±T2VB一± √ (3) 

以L一 代入上式,则有 ±√ (4) 式中±号表朝向与背离雷达的重力波产生的正负多 普勒频移。高频无线电波与海浪的一阶作用会在回 波的多普勒频谱中产生两个尖峰——一阶Bragg 峰,其位置由(4)式确定。 高频无线电波不仅与海流存在一阶作用,而且 还与海浪存在高阶作用,高频无线电波与海浪的二 274 宇航学报 第25卷 阶作用机理主要为:(1)沿雷达波束方向传播的海 浪,可以认为它由基波及其高次谐波组成,高频无线 电波与各次谐波也会产生Bragg谐振,形成高阶海 杂波;(2)高频无线电波与两列相互垂直的海洋波依 次产生“镜面”反射,形成连续的二阶谱;(3)高频无 线电波与两列交叉传播的海洋波形成的第三列海洋 波发生Bragg谐振,形成连续的二阶谱。总之,高频 无线电波与海浪相互作用产生的海杂波,其多普勒 频谱中主要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由一阶Bragg谐 振产生的窄带成分,另一种是由电磁波与海浪二阶 作用产生的宽带成分。当舰载OTHR平台运动时, 阶Bragg峰还会产生类似于机载雷达下视杂波谱 展宽的现象。图1为超视距雷达中的海面回波多普 勒频谱示意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零多普勒 频率两侧存在着较强的Bragg一阶峰。 馨 安 Doppler Frequen( y(Hz) 图1 超视距雷达的海面回波多普勒频谱示意图 2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中的CFAR目标检测 超视距雷达(OTHR)相对于常规雷达,在目标 检测和识别方面存在许多差别:(1)由于OTHR工 作在短波HF波段,必然存在大量干扰信号源,如短 波电台的广播、通讯信号等都会对实际探测产生严 重的干扰;(2)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通常低于背景 噪声,多普勒零频率附近两侧存在着前面所述的 Bragg一阶回波及二阶回波。(3)OTHR由于波段和 带宽有限,距离分辨率为数千米左右,方位分辨率则 更低。由于超视距雷达目标检测信号的这些特点,造 成超视距雷达目标的检测极为困难。但超视距雷达 所发射的脉冲是相干的,频率和相位极为稳定,可利 用因目标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在频域将目标信号 分辨出来。 通常超视距雷达在目标检测过程中,首先利用 动目标滤波消除固定目标(杂波),保留动目标信息, 减少后续处理器动态范围。然后对运动目标的差拍 信号实现第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出目标 的射线距离,同时实现能量集中。由于发射信号是相 干的,在同一距离波门下对M次扫描输出进行相干 积累,即再用一次FFT在频域提取目标多普勒信 息。回波脉冲列经相干积累后,同一距离波门下频率 轴上动目标的多普勒谱与背景杂波谱将会被区分 开,通常的做法是在每一个距离上沿着多普勒频率 实施检测l_1]。从图1可看出其分布并不平稳,无论采 用何种恒虚警检测方法都不能有效地将目标检测出 来。但是,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经过两次快速傅里叶变 换后可以得到距离一频率二维平面,考虑到相近雷 达距离分辨单元中相同多普勒频率的分布会相对平 稳,可在相同多普勒频率上选取相近的距离分辨单 元信号形成检测参考滑窗,进行目标信号的检测。为 了保证相近雷达距离分辨单元中相同多普勒频率的 分布相对平稳,而超视距雷达的距离分辨单元较大, 在相同多普勒频率上的相近雷达距离分辨单元可取 的参考单元数目会受到限制,以下对适用于距离 频率维检测的恒虚警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这些方法 的选取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雷达回波信号经FFT变换后,其频谱中包含大 气噪声、海杂波和目标信息,大气噪声各向同性,其 频谱为高斯分布,海杂波的一阶与二阶Bragg谱分 布也是高斯分布 ],本文假定平方率检波,这样,距 离 频率平面的分辨单元信号分布服从负指数分 布,假设目标模型为SwerlingⅡ型,检测单元的二 元假设检验对为 r 1 , l ( )一 exp(一 )Ho 

J/1 /1 ( >0) ~1 ( o 

I f ( )一 1 exp(一 H 

(5) 其中b=1+ , 是单脉冲平均信噪比,/_t代表噪声 强度平均值,H 表示有目标,H。表示没有目标。 在相同多普勒频率上利用相近距离分辨单元附 近的N个杂波样本设置一参考滑窗,将来自杂波样 本 ,( ∈一N)的有序统计量 ∽加权求和,作为对杂 波功率水平的估计,可表示为 

X一∑h ) (6) 第3期 盂祥伟等: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275 从而求得X的矩产生函数(mgf)为 )一 N (f,一 ) 

矩产生函数定义为 (“)一I厂r(f) ~ dt,其中 (f)为X的概率密度函数。 检测器将估计出的杂波强度X乘以满足恒虚 警要求的门限因子丁,去设置自适应检测门限,若检 测单元的目标信号超过它,判为目标出现,若低于 它,则无目标。检测器的平均虚警概率和平均检测概 率分别为 P 一 (“)I 一 (“)I (8) 可求得检测器的平均判决门限ADT[3]的解析表达式 ADT—T{ } (9) 对于超视距雷达的距离一频率维恒虚警目标检 测来说,在相同的多普勒频率上选取相近的距离单 元信号为参考滑窗,强杂波边缘引起的影响较小,这 样可以不考虑最大选择逻辑类的恒虚警检测方法如 f 2’… 一 『 ∑( 一 ) 去1一 +f+ + —f 【 

+ — 这就是最佳线性无偏(BLU)方法;若式(6)中的加 权系数取为 

h.一 1 —t+1,…,N一5—1 5+1 i—N一5 0 其余 (11) 可得到准最佳加权恒虚警(QBW)方法。将以上这些 加权系数分别代入(8)和(9)式,可得CA、CM、OS、 TM、BLU和QBW检测器的平均判决门限ADT和 恒虚警损失。表1给出了这几种检测器在P : 10一,P :0.5情况下当杂波样本总数N分别取为 8、10、12、14、16、18、20、22和24时的ADT和恒虚 警损失数值。从表1中可看出,在均匀背景中CA的 检测性能最好,尤其在杂波样本的总数目小于12时 其恒虚警损失与CM、TM、OS、BLU和QBW方法 有较大的差别,这时应优先考虑CA方法,因超视距 选大(Go)等,避免它们引起的恒虚警损失。在恒虚 警算法的选择上,主要考虑的是对各种有源或无源 刺状干扰的鲁棒性问题,这样恒虚警方法如单元平 均(CA)、筛选平均(CM)、有序统计(0S)、剔除平均 (TM)、最佳线性无偏(BLU)[4 和准最佳加权 (QBW)_5 等可应用到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上 来。CA、CM、oS、TM、BLU和QBw方法均可通过 对(6)式中的加权系数取特定值得到,它们的性能分 析可通过(8)式和(9)式得到。若(6)式中有序统计样 本的加权系数取为h 一1/Ⅳ( 一1,…,Ⅳ),可得到单 元平均(CA)检测器的数学模型;若将有限个高端有 序统计样本(s个)的加权系数取为0,剩余的有序样 本的加权系数取为h 一1/(Ⅳ一5)( 一1,…,N一5), 这就是筛选平均(CM)情形;若将有限个高端有序 统计样本(s个)和有限个低端有序统计样本(t个) 的加权系数取为0,剩余的有序样本的加权系数取 为h,一1/(Ⅳ一5一t)( —t+1,…,N一5),可得到剔 除平均(TM)检测器的数学模型,若Ⅳ一5一f一1,这 就是有序统计(oS)情形;若式(6)中的加权系数取 为 (∑(M一 )一 ) +1(△一M一5一t一1+— ————一 ∑(M一 )一 J一1 (10) 雷达是一种警戒雷达,它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低信 噪比情况下发现目标,况且杂波样本数目比较小的 情况下出现干扰目标的概率也不大,这时采用CA 方案较为合适。在这几种方法中,0S的恒虚警损失 最大,CM和TM的检测性能比较接近,QBW和 BI U的检测性能比较接近,CM、TM、OS、BLU和 QBW检测器由于采用了筛选技术,可以将其它的 刺状干扰目标信号剔除掉避免出现“遮蔽效应”,而 CA无法保证在有干扰目标的情况下有效地检测出 目标信号来。BLU和QBW比CM和TM的性能有 略微改善,但当干扰目标数目超过剔除的数目时,由 于BLU和QBW对最大第一个未剔除掉的有序样 本采用了较大的加权系数,其性能会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当超视距雷达中距离一频率维目标检测方案 的参考单元总数目较大时,TM方法应是一种优先 选取的方法,尽管OS方法在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