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家的气质.

艺术家的气质.

艺术家的气质

作者:薛毅松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三班2015010903005

摘要:艺术家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与实践者,具有着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气质,本文

将简单讨论艺术家气质的形成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关键字:艺术家,艺术气质。

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

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独特的气质和突出的审美能力。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

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

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而艺术家所具

备的艺术气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基于自己气质特性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艺术思维、创作方式,也就是巴甫洛夫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对艺术气质特性的解释:感受的完

整性、生动性、思维的形象性和巨大的创作激情,它是产生创作个性最坚实的基石。

艺术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

养。艺术家的素质由五个方面构成--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

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扎

实的基本功和稳重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对事物独到的见解,

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东西,多接触

新鲜的事物。一个艺术家应该大胆地创新,艺术品具备三个条件,难度,独创性,情感。艺

术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别人根本模仿不来的。别人根本无法

取代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还得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

地进步,艺术是块永远都探索不完的圣地。是个永不满足的过程。

艺术家的才情与技艺是创造艺术作品的基石,没有才情与技艺的艺术家不可能创造出伟

大的艺术作品;而艺术家的气质就好像是创造艺术作品的润色剂,正是每一位艺术家独特的

气质,使艺术作品散发绚丽的色彩。格罗塞认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

学识修养、精神气质、立场观点和艺术才能。在所有这些要素中,最主要的是艺术家的精神

气质,这就是所谓心理方面的东西。莫泊桑说:“艺术家独特的气质,会使他所描绘的事物

带上某种符合于他的思想的本质的特殊色彩和独特风格”,“气质就是商标,艺术家有多少

才能,就能在他描绘的景象中赋予多少独特性。”法捷耶夫指出:“作家的才力、修养、智

力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个人特征”,都对创作“起着重大作用”。

气质影响艺术创造的风格。气质既然对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起着深层的作用,那就势必影响到

艺术创造的风格。李白诗歌的奔放飘逸,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郭沫若诗歌的豪迈奔放,鲁

迅作品的沉静冷峻,都与作家的气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音乐创作中,贝多芬与亨德尔

的音乐作品气魄宏大,激昂壮烈,令人热血沸腾。莫扎特和门德尔松创作的音乐,热情明朗,优美华丽,富于活力。巴赫的音乐,富于哲理,逻辑性强,给人启示,引人思索。柴柯夫斯

基的音乐则表现出深刻、内在,感人至深,魂动魄摇的特点。

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非功利性与超越性特点。艺术作

品的‘个人气质’属于艺术较为纯粹的一种精神表达,能够体现作者的内在精神品质与人格

境界。它与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气质具有一致性。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内在

关系紧密。古人讲:“画如其人”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人品与画品之间的关系,

其二是指作者的修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某种人格外化,

是其个人精神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画一体,不可分离。因此,什么样的人就会画出什么样的

作品。艺术家在生活中的个人气质是大气而豪放的,还是小心而拘谨的,其个人思想境界是

功利的呢还是非功利的,这些都会通过艺术作品而传达出来。

在中国古代,特别讲究作画者本人的人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问题。非常强调人画一体。清王

星曾在《东庄论画》中指出,“学画者,贵在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

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古人认为:

人品是作品的前提。人品正,则画品正,个人气质堂堂正正,作品往往会流露出一种淡定从

容的气质。人品不正,则作品浊气必现。不同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以及不同的思想境界,

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个人气质’。阳刚大气的、阴柔小气的、雄强威猛之气质、柔美静溢之

气质。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风貌。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共同融入在作品的整体气象之中

并逐渐呈现出来。

艺术家个人气质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这种艺术内在的个人气质的产生,如果没有深厚的

修养以及作者深刻的思想性与内在精神性做为支撑,那作品只能是一种空的躯壳,不可能产

生‘气质’。当然,艺术的‘个人气质’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它是随着艺术家对

世界,对生活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不断结合这一过程中,使得作品

中的‘个人气质’逐渐鲜明起来,它本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与呈现过程。它需要长时间

的积累与沉淀,同时它本身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和升华的过程当中。一个画家在绘画道路开

始的时候,作品中的‘个人气质’也许不鲜明,只有一点苗头,但随着艺术道路的延伸与推

进,画家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自身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与内在品质的不断深化,艺术作

品中的‘个人气质’会渐渐显露出来。当然作品的思想性与精神性是前提条件,艺术作品若

缺少了内在的思想性与精神性,那么这种‘个人气质’就会流于形式化与表面化。因为艺术

作品的‘个人气质’说到底就是作者本人的精神纯度与人格境界的外化,它不是一种作品的

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内敛式的修养的凝聚。这种‘个人气质’必须经过长期的思考和艰苦的

实践才会慢慢形成,其中蕴藏着艺术家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

艺术执著而坚定的人生态度,因此,它是充满着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一种精神诉求。

文学巨匠鲁讯先生的创作经历也充分证明了气质对艺术作品的巨大影响作用。由于家族

的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鲁讯具有典型的抑郁气质,这种气质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强烈而直接

的表现。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例,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我”,如《祝福》里那个感

受着“祝福”悲剧的凄凉的“我”、《故乡》中那个为失去“友谊”而充满抑郁的“我”等

等,无一不是属于抑郁气质。更为重要的是,那些最能代表鲁讯创作水平的典型人物,也大

都属于抑郁气质。祥林嫂、闰土这些人都是如此,他们对于自身的不幸和悲苦常常是麻木甚

至健忘,他们痛苦的深刻与尖锐,只有在他们心灵最深处才能发现,悲观压抑是他们最本质

的心理特征,从而抑郁也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气质。这有力的说明,鲁讯并非对抑郁型气质特

别偏爱,实质上是作者自身强烈的抑郁气质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的表现了出来,是作者生命

气质自然灌注于作品的艺术结晶。正是因为艺术创造具有更突出、更鲜明的个人精神活动方

式,就特别要求艺术家发挥自己气质方面的优势,创造出鲜明突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

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家的‘个人气质’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提炼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面貌与气象。这种艺术‘个人气质’的形成取决于作者

的文化底蕴、艺术修养、思想境界、个性品质及生活体验等因素。艺术作品的‘个人气质’

是一种艺术的内在东西,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与精神性诉求,而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和艺

术表现语言。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而直指艺术家的灵魂深处。在这里,技法与艺

术表现语言成为思想与精神性表达的一种辅助工具。艺术的‘个人气质’的出现与形成需要

一定的时间积累和艺术家内在修养的全面提高,它是逐渐呈现出来的。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王宏建主编,2000

[2]试析艺术家的气质在作品中的作用与意义[J].孙悦湄.剧影月报.2006(03)

[3]浅议艺术家的气质在作品中的作用[J].孙明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