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书法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试论书法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l0卷第4期 2012年4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0,No.4 Apt.2012 

试论书法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阮凤彬 

(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系,福建石狮 362700) 

摘要:书法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因而,在学生学 习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针对书法教学在思想道德、审美素质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书法教学;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审美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12)04—0234—02 

书法与中医、武术、京剧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 

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汉字也是世界上最 

美的文字,同时又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 

因此,为保证这一国粹能够得到延续和传承,应重视 

书法教学,努力培养书法人才。 

一、我国书法教学现状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千年文化之精粹,汉 

字的发明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从金文发展到 

汉隶,又从汉隶逐渐发展到后来的楷书、魏碑。 

然而事实上,随着计算机和打印机的出现,书法 

的实用性大大降低,有被遗忘的趋势。目前书法学 

者少之又少,能够恪守古训研习书法的人已经十分 

稀有。当今书法讲究师古而不同于古,很多书法学 

习者在扎实的基本功形成之前就一味地追求创新, 

致使字迹十分怪异,清杨钧曾云:“凡面目特异者其 

道必小,字之冬心、板桥一如藩篱终绝出路,小道数 

载可成,中庸百年莫尽尔。”l1]所说的就是书法作品 

过于怪异,清朝的郑板桥虽然在水平上无可挑剔,然 

而,其书法风格过于怪异。书法贵自然,书法创作时 

追求做作,使原本真善美的书法艺术逐渐趋于假恶 丑,导致我国的书法艺术如今已经走到一个前所未 

有的低谷。 

近日韩国欲将书法艺术申请为他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对此,我国实力派书法家又羞又恼。 

二、书法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 

书法作为一门抽象的艺术,不仅能将书法家的 

性格以及审美兴趣充分体现出来,还能够将自身的 情感充分地融人进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 

通过书法中的字体结构、意蕴、字形以及字风等,从 

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将书法作为“艺中之艺”,学 

生在学习书法中,首先应对书法进行仔细研究,同时 

对各个书法家的相关事迹进行了解。其次,教师可 

以将相应的审美素质、道德情操等渗入到书法教学 

中,以便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再 

次,在书法教学中,品格是整个书法教学的中心。而 

良好品格的培养,离不开创作者自身的道德素质。 

学生通过对创作者的研究,可以从中学到高尚的品 

格。最后,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书法被誉为 

“心学”,由此可见,书法教学早已与品德培养融为一 

体。例如:学生可以从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中,深刻 

地感受到颜真卿大义凛然的人品。从而能够端正自 

己的学习态度,认真练习书法。 

三、书法教学与审美教育 

书法艺术主要由结构的布局和意蕴的表现构 

成,书法美具有形质美和神采美。书法与生活自然 

同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艺”化l2]。在书法教学中, 

主要讲究书法的“意蕴”,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审 

美教育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精神享受,同 

时还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其在今后 

的生活中拥有健康的心理。由此可见,书法教学不 

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学习方向,因而对学生整个思维活动有着重 

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书法的形质美,在一定程度上 

能体现作者的人格素质。对其进行评定,应从以下 

几个方面出发: 

*收稿日期:2012—02—21 作者简介:阮凤彬(1982),男,山东临沂人,闽南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第1O卷第4期 阮风彬:试论书法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平衡稳定 

平衡稳定是书法书写中的基本构成因素,平衡 

稳定的书写方式,不仅是整篇书法的真实反映,还是 

作者真实水平的体现,因而在书法教学中有着极其 

重要的地位。而对称平衡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情 

形,例如:人的肢体左右对称,树叶的伞形分布等。 

古人在造字时也遵循了这一原则,篆书、楷书的笔画 

就体现了均匀、对称的美感。欧阳询《八诀》中云 

“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 

合度,粗中折细”,在这段话中,从根本上体现了汉字 

的平衡稳定之美。 

(二)变化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而汉字结构的组成,则是世界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根 

本体现,换言之,即遵循了现实世界多样和谐的自然 

法则。多样和谐不仅是生物界的进化法则,也是人 

类在劳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审美原则。在书法 

教学中,汉字均衡是一种美,这只是多种汉字结构形 

式中的一种类型。汉字结构的多样变化受和谐原则 

的制约。汉字音节与语素基本成对应关系,使得汉 

字必须以不同的形体来区分不同意义 ]。因此,汉 

字的每个形体都有自己的特征。由此,就需要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引导学生对字体进行 

观察,以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汉字的字形。 

(三)对立联系 

在汉字字形结构中,每个部门都不是单独存在 

的,都有与之相对立的一部分。对立不仅提高了汉 

字的整体美,还使汉字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在其组 

成过程中,对立联系主要体现为疏与密、高与低、斜 

与正、长与短、点与线等的处理技巧,在结构的对比 

中求同存异,相互照应,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保持统 

一的共性。唐代书法家张怀在《论用笔十法》中提出 

“堰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明代解缙《春 

雨杂述》说“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重而缩 

之,往而复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这些都阐述了 

对立联系的美学规律。 

四、书法教学与身体、心理教育 

众所周知,书法练习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探索以 

及学习。由此,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能磨 

练自身的心理,同时还能培养自身吃苦耐劳以及坚 

持不懈的精神。因而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大的 

意义。而书法教学与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习 

书可以使身体各部位得到有效的锻炼。清代学人程 瑶田在《书势》中说:“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 

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魏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笔 

阵图》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 

之。”习字时,“指实掌虚”的握笔姿势,书写时的悬 

腕、悬肘等,不但能增进手臂肌肉和神经的协调性, 

而且使肩、腰、腿各部位都得到了运动。但是,这种 

运动是舒缓的而非剧烈的,是适度的而非超常的。 

这与太极拳运动的健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 

书法练习,还应帮助学生端正练习态度。以便学生 

能够在练习中,使用正确的练习方式。随着汉语的 

发展,学生在书法练习中,应以规范的汉字为主要练 

习对象,不能因为书法而一味地追求繁体字、异体 

字等。 

再次,基于书法教学的长期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在学生实际基础上,为其制定 

出相应的学习流程,以便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书法学 

习。此外,教师在书法教学时,应尽量将古代的碑帖 

与现代汉字的书写方式结合起来,以便学生在了解古 

代汉字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现代汉字的结构l4]。 

最后,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俗话 

说“艺无止境”,而学生在日常练习时,也应多向教师 

请教。韩愈曾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由此可见,在书法教学中,即使学生超过了教师 

也不足为奇。 

五、总结 

综上所述,书法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瑰宝,至今 

仍需人们不断学习。而书法中的艺术境界,也需要 

学生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地研究、探索。这就需要教 

师在书法教学中,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将书法教学 

与素质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 

培养。 

参考文献: 

Eq周劲松.论素质教育中的书法教学EJ].徐特立研究:湖 南儿童丁程职业学院学报,2004(3—4):6l一64. E23周燕弟,曹鸣喜.论当代大学生的书法艺术素质教育 [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61—64. [3]杨国平.书法课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地 方课程《书法》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小学时代:教 师版,2009(4):84. E4]夏学成.中学生个性心理与书法教学良性互动的初步 实践[J].青少年书法,2008(7):8~11. 

责任编辑: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