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态发酵食醋生产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风味生成的探讨

固态发酵食醋生产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风味生成的探讨

经验交流中国酿造2015年第34卷第3期总第277期・137.

固态发酵食醋生产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风昧生成的探讨

苏迎会

(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11)

摘要:实验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醋醅层次的微生物分布和数量变化规律,探索影响风味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发酵前5d,酵母菌和乳酸菌迅速增殖,第5天酵母菌数达到最高3.4x107CFU/g,乳酸菌最高为3.2x107CFU/g,以乳酸为主的不挥发酸同时也生成较快;醋酸菌前3d增长迅速,之后缓慢增长并以生成挥发性的醋酸为主,第11天醋酸菌数量达到峰值为4.0x107CFU/g,13d以后逐渐消

亡。醋酸发酵初期,pH值迅速下降,不挥发酸迅速增加,不挥发酸占总酸的比值最大在第7天,为87.22%;总酸在发酵中期的7~13d增

幅最大。乳酸菌的消长影响着不挥发酸的生成,醋酸菌的消长影响着总酸的生成,醋酸发酵过程中控制合适的发酵条件,使两者的相互协调生长,有利于产品口感风味的调和。关键词:酿造食醋;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风味中图分类号:TS2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5071(2015)03—0137—04doi:lO.1laa2/j.issn.0254-5071.2015.03.033

Microorganismsandflavorformationinvinegarproductionwithsolid-statefermentation

SUYinghui

(I-IebeiBaodingHuMMaoCo.,Ltd.,Baoding071011,China)

Abstract:Themicrobialdistributionandquantitychangesindifferentlayersofvinegarfermentedgrainsatdifferenttimewerestudied,andthefactors

affectingflavorsformationwerediscussed.Resultsshowedthatyeastandlacticacidbacteriarapidlyproliferatedinthefirstfivedays,atthefifthday,theyeastcountreachedthehighestof3.4x107CFU/g,lacticacidbacteriaWasthehighestof3.2x107CFU/g,non-volatileacid(mainlylacticacid)

generatedfast.Theaceticacidbacteriarapidlyproliferatedinthefirstthreedays,whereafter,itincreasedslowlyandmainlyproducedaceticacid.Attheeleventhday,thenumberofaceticacidbacteriareachedapeakof4.0x107CFU/g,andthendecreasedafterthirteendays.Atthebeginningof

aceticacidfermentation,thepHvaluedecreasedrapidly,butnon-volatileacidincreasedrapidly,andthemaximumratioofnon-volatileacidaccount-edfortheratioofthetotalacidwasacquiredattheseventhday,whichWas87.22%.Thegrowingrateoftotalacidduring7-13dofmediumfermen—

tationstageincreasedmaximally.Thegrowthoflacticacidbacteriaaffectednon-volatileacidsgeneration,thegrowthofaceticacidbacteriaaffected

totalacidgeneration.Suitablefermentationconditionscontrolduringaceticfermentationcouldcoordinatetheirgrowthandreconcilethetaste.

Keywords:fermentedvinegar;yeast;aceticacidbacteria;lacticacidbacteria;flavor

酿造食醋是指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

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1】。食醋

作为酸性调味品,其中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物质,通常称为

总酸,食醋中的酸类成分又以醋酸为主,其他的不挥发有

机酸类物质以乳酸为主,还有少量的琥珀酸、酒石酸、葡

萄糖酸、柠檬酸等。除有机酸类外,食醋中还含有糖类、氨

基酸类以及少量和微量的醇类、醛类、酚类、酮类圈。这些

物质共同存在于食醋中,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

了食醋的风味和口感,使其酸味柔和、鲜美、醇厚。

在固态发酵食醋生产工艺中,其影响风味及口感的因

素很多,如酿造工艺、原料的选择、原料配比以及淀粉含

量、醋醅水分含量、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及酶系、发酵

阶段生化反应控制条件、发酵过程醋醅溶氧或厌氧条件、发酵温度以及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等。

食醋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过程,主要微生物

为霉菌、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嘲。食醋发酵过程分为淀

粉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3个阶段,期间有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生长繁殖并产生各种酶类,对食醋原料进行分解利

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最终形成食醋。本试

验对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同时检测发酵过程中醪液的pH/d呈、总酸及不挥发酸,探索各指标与风味形成的关系,对固态发酵食醋工艺条件及生产

控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碎米、麸皮、稻壳、食盐:市售;耐高温O/.淀粉酶(酶活

收稿日期:2014.11-24

作者简介:苏迎会(1975.),女,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调味品酿造技术及新产品开发。

万方数据2015V01.34No.3・138・SerialNo.277ChinaBrewingExperienceExchanges

力2000017/mI,)、糖化酶(酶活力100000IT/mI,):枣庄市

杰诺生物酶有限公司;活性干酵母:广东丹保利酵母有限

公司。

酵母菌培养基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4】:蛋白胨5g、葡

萄糖lOg、磷酸二氢钾1g、无水硫酸镁0.5g、琼脂20g、孟加拉红0.033g、氯霉素0.1g、蒸馏水1000mL。

乳酸菌培养基采用MRS培养基圈:蛋白胨10g、牛肉粉

5g、酵母粉4g、葡萄糖20g、吐温一801mL、K2HP04・7}-120

2g、三水醋酸钠5g、柠檬酸三铵2g、MgS04・7H200.2g、MnS04・4H200.05g、琼脂粉15g、水1000mL、pH6.2。

醋酸菌培养基[曰:1%酵母膏、1%葡萄糖、2.5%琼脂、灭

菌后加入1%无菌CaCO,、4%无水乙醇。

蛋白胨: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酵母粉、琼

脂、CaCO,: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葡萄糖(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北方天

医化学试剂厂;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北京红星化工厂;无

水硫酸镁(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厂。

1.2仪器与设备

醋酸发酵池(13mxl.5mxl.5m):河北保定槐茂有限

公司自制;PB一20酸度计: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LRH一

250A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1.3方法

1.3.1采样方法

酒精发酵结束后,进入醋酸发酵阶段,每天翻醅。每隔3d取样一次,检测醋酸发酵阶段食醋中各理化指标(pH

值[7】、总酸嘲及不挥发酸【1】)的变化情况。

酒精发酵结束后,酒醪与辅料混合入池,采用自然界

中的醋酸菌,每天进行翻醅。每隔2d取样一次,分别取上、

中、下层的醋醅,采用无菌操作,各取样200g,分别在酵母菌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醋酸菌培养基上培养酵母菌、乳

酸菌、醋酸菌,培养后分别计数,检测醋酸发酵阶段醋醅中

微生物的变化情况。

醋酸发酵21d时,根据工艺的需要,采取加盐处理,主

要是防止过氧化的现象产生。加盐抑制各种菌的生长,故

不再进行检测。但是各种菌的酶系依然存在于醋醅中,其

理化指标会产生小幅的变化,故将理化指标检测到醋酸发

酵结束,即27d时。

1.3.2测定方法

总酸测定采用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测定》

中的方法;pH值测定采用酸度计法;不挥发酸的测定采用

GB18187--2000《酿造食醋》中的方法。

微生物计数采用稀释平板法。酵母菌于28℃培养5d后

计数,乳酸菌36℃厌氧培养(48±2)h后计数,醋酸菌30℃

培养72h后计数。

2结果与分析

2.1醋酸发酵阶段微生物的变化情况

不同发酵时间不同层次上醋醅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见表1。

表1醋醅不同层次微生物随发酵时间的数量变化Table1Quantitychangesofmicmorganismsindifferentlayersofvinegarfermentedgrainswithfermentationtime

2.1.1醋酸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趋势

醋醅各层次酵母菌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

图1可以看出,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呈现先快速

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且在不同层次上随着深度增加而

减少。上层酵母茵增长速度快并且数量高于中层和下层菌。发酵前期醋醅温度较低,在26~29℃,淀粉糖化阶段提供

较高的糖源,有利于酵母菌自身繁殖,第5天上层酵母茵数

达到最高3.4x107CFU/g,由于溶解氧的存在,上层菌增殖速度要高于中层及下层菌。随着醋醅中氧气的耗尽,厌氧

环境下酵母菌基本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酒精发酵作用,酒

万方数据经验交流中国酿造2015年第34卷第3期总第277期・139.

精逐渐增多,产生大量C02使醋醅温度升高,同时醋酸菌

利用酒精进行醋酸发酵,酒精的增多以及酸的产生不适宜

酵母的生长繁殖,因此在第7天以后随发酵时间延长,酵母

菌的数量呈减低趋势。

o“●3‘U一磐型暴々々(彝:离茁訾

图1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

Fig.1Changingcuweofyeastcount

2.1.2醋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变化趋势

醋醅各层次乳酸菌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

示。由图2可知,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量总体呈现先升

高后减少的趋势。中层乳酸菌数量在第5天最先达到峰值

为3.2X107CFU/g,上层菌第11天达到最多为6.0x106crc/g,

下层菌第11天数量最多为1.8x107CFU/g。乳酸菌与醋酸菌同属细菌,微耗氧到厌氧,主要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少量

产生乙酸,醋醅发酵前期l~5d主要为酒化阶段,厌氧条

件下乳酸菌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醋酸菌也产生少量

醋酸,中层菌在较低含量氧气环境下最先达到峰值。通过

每天翻醅,随后上层和中层乳酸菌产酸速率开始减慢,醋

酸菌产酸速率提高,而醋醅底层的乳酸菌通过厌氧发酵继

续产生一定量的乳酸。随着醋醅营养物质的减少,乙酸持

续生成,醋醅pH下降,最终使乳酸菌数量下降。

ooD●3‰U一磐型漆々b(暴通眭*

图2乳酸菌数量变化曲线Fig.2Changingcuweoflacticacidbactedacount

醋酸发酵初期醋醅处于弱酸性,醅料中溶氧量较少,

适合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乳酸菌利用较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糖类生成乳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醋醅下层的无氧条件为乳酸菌提供了生长的场所。

2.1.3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数量变化趋势

醋醅各层次醋酸菌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

图3可以看出,在发酵过程中醋酸菌的变化趋势为是先上

升后下降,中间水平阶段持续时间较长。第1l天上层醋酸

菌数量达到峰值为4.0x10,CFU/g,中层和下层菌数量略

低于上层。发酵前期醋醅中含有丰富的糖源,随着酵母菌

发酵作用的进行,空气中醋酸菌逐渐进入醋醅中并开始生

长繁殖。醋酸菌产酸是耗氧的,在经过短暂增殖过程后,

醋酸菌进入发酵产酸阶段,醋酸菌数量不再继续增长。醋

醅中微生物的活动不是单独进行的,酵母菌利用糖类产酒

精的同时,醋酸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氧化酒精最终生成乙

酸,随着酒精含量的减少,醋酸浓度升高、醋醅pH值降低,

这些条件都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酸度不再上升即酒精氧

化将完时,加入食盐并压实醋醅能抑制醋酸菌繁殖与发

酵,防止醋酸分解,即进入后熟期。

,bD●3kU、/婴型妊毒巍坦程避

图3醋酸菌数量变化曲线Fig.3Changingcun,eofaceticbacteriacount

醋醅不同层次上醋酸菌数量无太大变化,下层略低,

翻醅一方面是为了使整个醋醅微生物分配均匀,另一方面防

止由于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导致中上层局部温度过高而

造成烧醅。耐酸耐酒精等优势醋酸菌利用醋醅中充足的

营养条件进入发酵环境并开始作用,发酵后期下层酸度高

因此增加了醋酸菌的消亡速度。

2.2醋酸发酵阶段各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醋酸发酵阶段,食醋中pH值、总酸及不挥发酸的变化情况,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醋酸发酵前期(1~7d),pH值迅速降低,

pH值从4.55降至3.94。总酸和不挥发酸都迅速增加,不挥发酸占总酸的比值第7天达到最大,为87.22%,也就是以

乳酸为主的不挥发酸的增加幅度更大。随着发酵天数的延

长,总酸不断的增加,在发酵最旺盛的7~13d增幅最大,由

3.13%增加至5.37%,平均每天增加0.37%,而pH值和不挥发酸在此阶段却变化不大。发酵前期,乳酸菌利用较简单

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生成乳酸,使不挥发酸迅速增加。酵母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