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流感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猪流感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2010年第6期(总第161期) 疾病防 

猪流感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孔爱云 庞传文 (山东省汶上县畜牧局兽医院272501) 

中图分类号:¥82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0)06-0033—02 

猪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 

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病的病死率为 l ̄4%。历史上发现一些人感染猪流感的病例,大多数与 

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 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 

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 

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可以在人群中普遍传播。人感染猪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 

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 

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高 热、肺炎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 1病原学 

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典 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囊膜上 

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 

经氨酸酶NA ̄I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 对称,直径为10rim,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尽 

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 

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 H3N2。 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 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C过夜,病毒感染力被 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 

均敏感,10g/L高锰酸钾、lml/L汞处理3min,750ml/L乙 

醇5min,lml/L碘酊5min,lml/L盐酸3rain和lml/L甲醛 30ra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 

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 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2流行病学 1976年美国发生所谓的“新泽西事件”中,大约500人 感染了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该病毒与当时从猪体内分 

离的病毒相同,首次证实了在自然条件下,猪流感病毒 

可由猪传染给人。1999年1O月,香港1名10月龄女婴感染 

了猪流感病毒H3N2,现已完全康复。这些年来,世界各 地都有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的报道,、但并没有 

大规模流行。近日墨西哥及美国等部分地区暴发了人感 

染猪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墨西哥和美国感染 的病例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其主 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咳嗽、呼吸困那、高热、衰竭及迅 

速康复。在猪群中,本病的病程、病性及严重程度是根 

据猪只年龄、免疫状态以及并发感染的程度不同而不 同,如果单独发生流感,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往往 

只表现生长受阻,整体生产性能下降。但是现在很多地 

区发生猪流感都是与某些病毒、细菌以及附红细胞体、 寄生虫等混合感染,死亡率明显升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多发于气候聚变的冬 春季,也可发生在长途运输免疫力低下的猪群中。流感 

病毒对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流感病毒存 

在于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内,主要在呼吸道黏膜上皮 细胞内增殖,通过喷嚏、咳嗽排出体外。在猪群高度接 

触,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传播,空气传播可能也是本 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临床症状 

本病在潜伏期1~3d后突发,猪群中大部分猪只同时 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反应迟钝、衰 

竭、病猪挤在一起,个别猪只身体发红。由于肌肉关节 痛,驱赶时病猪不愿走动,迫使行走会出现张口呼吸, 此外还伴发严重的阵发性咳嗽,其声音似尖叫,发病猪 

的体温可达40.5,-42℃,出现结膜炎、卡他性鼻炎、喷 

嚏、大便干结、小便发赤。由于长时间厌食,病猪体重 

明显下降,虚弱甚至昏迷死亡。如果没有发生并发感 染,一般5 ̄7d开始恢复。 

4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 

肿,虽然肺脏病变不一,但常见到的病变是在肺脏的尖 叶和心叶,正常的肺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分界线明显,病 变区为紫红色硬结,切面如鲜牛肉,一些肺叶水肿,病 

变处不一定发生凹陷。单独发生猪流感,肉眼病变很复 

杂,如果并发细菌性疾病,病变很容易被掩盖。在显微 镜下的病变,表现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也可以见到支 

33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31卷 

气管、细支气管上皮广泛变性、坏死,支气管、细支气 管和肺泡内充满渗出物,夹着脱落的细胞、嗜中性细 

胞,后期大部分为单核细胞。 

5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可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实验室做病毒分离或特异性抗体检测。 

6预防措施 (1)为防止流感传入猪群,应采取标准的生物安全 

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动物接触,特别是禽类接触的 

一些措施,此外避免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人员与猪接 

触,在流感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进行疫苗接种,对育 

肥猪实施免疫接种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在10周龄之 前的免疫接种,应注意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接种 

应是猪流感控制计划中的一项有效措施。(2)保证猪群 圈舍内卫生,尽量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尤其是 

在冬季,对圈舍内的环境控制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矛 盾,潮湿寒冷的环境下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3)在疫 

病多发季节,加强圈舍内的卫生消毒工作,可以用过氧 

乙酸对圈舍、饲槽、工具、水源、人员等进行消毒,同 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提前预防,如:黄芪多糖+强力霉 

素+泰乐菌素等可以有效的预防。 7发病猪场控制措施 (1)当猪场发生流感疫情时,应封锁隔离,禁止人 

员不必要的流动,对进场人员以及车辆做到彻底消毒, 

猪舍内带猪消毒要使用无刺激性的消毒药物,以免对呼 吸道造成刺激,在消毒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将消毒液喷成 气雾状,形成的气溶胶被猪吸入后对呼吸道有一定杀毒 

效果,可以降低呼吸道的传染机率。(2)控制继发感 

染,在发病猪群内及时投喂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或替米 考星)、强力霉素来控制并发或继发感染。在饮水中添加 

利巴韦林、黄芪多糖对控制本病有很好的效果。(3)发 

病猪肌注黄芪多糖+头孢,同时防止脱水、衰竭、缺氧、 酸中毒等,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00 ̄lO00ml,用来 解毒、增强抵抗力、增强心肌功能,5%碳酸氢钠稀释后 

静脉注射防止酸中毒,同时注意缓解呼吸困难,强心兴 

奋呼吸中枢。 

8结论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特别是季节交 

替时期,注意控制好舍内温度,解决好保温和通风的矛 

盾,避免给猪群造成应激,饲喂全价优质饲料,不要饲 喂霉变饲料,对看不出霉变的饲料最好也添加质量好的 

脱霉剂。(2)坚决杜绝异地调猪,切实做好场内外消毒 

34 卫生工作。应特别注意猪场和猪舍入口处的消毒,加强 

人、物进出场管理,防止疾病传入,舍内喷洒灭蚊蝇药 物。(3)做好基础免疫,严格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使 

用质量过关疫苗把防疫作扎实,尤其把猪瘟、伪狂犬免 疫好。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及时淘汰病弱猪。(4) 

做好预防性保健工作,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 

一些含黄芪多糖、大青叶等提高免疫力和抗病毒的中 药,对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可适当添加抗生素等控制继发 

细菌病毒感染。(5)当发生疫情时,要早防早治,做到 正确诊断,对症用药。经过专家在一些发病猪场的临床 

治疗经验,主要是按抗病毒、控制细菌继发感染、降温 

的方案进行治疗。在发病初期,采用黄芪多糖+头孢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死亡率。当怀疑有附红细胞体病 

时,可配合相关治疗药物效果明显。加入核糖核酸药物 有利于提高疗效。在确诊某病毒之后,采用相应抗血清 

注射治疗效果较好。(6)政府主管部门对进行基础免疫 的疫苗,做好跟踪检测,保证生产厂家的疫苗质量,使 

猪群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畜牧业健康良性发展,保障人 类的生命财产安全。(7)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命和健康问题 

上,国家或地区要相互联系,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 的问题可能会危及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生命安 全。其次是随着文明化、工业化的发展,单因单病的生 

物医学模式一有病就去看病、吃药和打针一在面对当今 

的疾病时已显力不从心。现代文明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但也带来了增加患病的机会。尽管经济水平逐渐提高, 

但人们的生活方式却变得越来越不健康,这些都会增加 患病或死亡的机率。随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交通的便 

利、空调的普及、国际旅游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加大了,仅用老一套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够了。人类 

应该用“大健康”的模式来思考,除了疫苗、药品,还要考 

虑到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 人类在文明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做到与 

自然的和谐,如果对自然的破坏过大,就会带来意想不 到的后果。今天的世界已经与2O世纪的世界不同了,今 天人们要应对传染病,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要认 识到管理自己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 

解决各种致病病因或造成死亡机率升高的威胁因素,再 

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 

从容应对类似甲流这样的传染病,而不至于造成盲目恐 

慌! 

(收稿日期:2010-03—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