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为教育类,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专业。其专业的特点是基础
性的、实践性的和普遍综合性的。其课程体系的架构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研究其人
才培养模式,了解其专业设置的内涵,是探索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出路。小学教育专
业建设的研究就是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零过渡,从而培养出更加高素质的、综合型的小学教
育人才队伍。
关键词:小学教育 专业 研究 综述 反思
1998年,南京晓庄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至今,全国已有近百所大
学将小学教育专业纳入到本科教育体系当中,这种发展规模在世界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进程
中都是实属罕见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美国,早
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就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等师范学校逐渐退
出历史舞台。而在日本,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小学教师的学历已经普及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准。
可见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以上人才培养已经晚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之久。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设置的大量增加,受到高等教育培养的小学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
教育学者对于小学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的深度和维度也在不断延展,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与建设、
培养人才模式、课程设置已经初步显现出较为清晰的框架,应该说小学教育专业的受关注程
度与十年前相比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仍需要大量的人力智力来
完善与时代脚步的契合。现就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设置
现状简要述评。
一、小学教育专业定位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小学教育专
业的发展历程还有许多的路要走。提高小学教师师资力量、专业水平是建设小学师范教育的
必然选择,同时也符合国际上基础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契合中国教育发展态势的总体规划。
到目前为止,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的探索仍然处在研究阶段,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曾有
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的分类来规划的,除此之外的划分标
准则是社会职业需求导向了。小学教育专业定位显然属于社会职业需求的范畴,以教育学为
基础,归类于教育类体系当中。尽管我国教育部未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高等教育本科目录当
中,但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归教育专业课
程系统类别里,虽然已有少数高校设立了小学教育学院以专门培养本科的小学教师,但大多
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被设置归类在教育院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定位,小学教育专
业就更加应当充分体现自身的个性,使培养出的小学教师真正懂得如何去引导年幼的生命个
体去感知、认知这个客观的世界。
二、小学教育专业设置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具有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主
要体现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情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
蕴,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小学教育注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启蒙小学生通过系统多项的课程认知真、善、美的和
谐世界,因此小学教师具备综合性的知识架构,对小学生多变的、不确定的、形成中的性格
走向能够有明确的把握,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不断细化的方向。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分为:方向性、师范性、综合性、实践性和适应性。并且
需要突显其基础性、职业性以及选择性的设置特点,从而形成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小学专
业课程设置以教育学为基础,同时强调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以中文课程、数学课程为主体
学科,并辅以小学生教育科研方法训练类课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类课程。小学教育课程建
设是小学专业建设的核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和情商的培养为主导的教育新模式正
在课程建设中逐步确立起来。
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
有专家学者曾提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未来,需要不断提高并保持高质量的生源质素,
小学教育师资队伍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受众主体,建设保有人文价值认同的小学教育专业
文化,构筑科学化发展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另有专
家指出,在专业建设发展进程中,应该加大充实专业课程内涵,拓宽专业方向,调整专业培
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框架,适时修订专业教学大纲,探讨更加优势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机
制,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培养未来师资队伍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还有专家教授认
为,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最大短板,是教育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专业规格之间难以平衡。
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是提高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认识,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
性,小学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地位,仍需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中不断去完善。以
能力框架为根基去探索知识构成的原则是解决小学教育课程专业设置问题的可能途径。还有
教育家认为,依据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走向,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
应遵循兼附人文意蕴与科学方法,联系教学时间与教学研究,结合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的原
则,从而打造脚踏实地的研究风格和建设勇气。这些是许多的专家教育学者对小学教育专业
建设的深刻思考,越是丰富的、多元的声音出现,才会越加促使中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走
向成熟和完善。
综上是笔者对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专业设置、以及发展的简要述评,其中不乏不同学者、
专家、教育家所坚持的不同立场及多元的视角,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立以来的短
短十余载,小学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需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它应在不断的
学术争论中进行更多辩证的思考和转变,以取得更大的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蔡其勇,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
[2]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
[3]沈堰奇,论“艺友制”对提高当前高师幼教师资培养质量的现身意义,[j].西部教育
发展研究,2007
[4]江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3
[5]惠中,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
[6]卢正芝,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0
[7]郭朝阳,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以青少年的社会化为视角,[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
[8]张清水,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性弱化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学术越看,2009
作者简介:
蒋春岩,女,1979-,吉林辽源人,职称:小教一级,学位: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工作单位:辽源市龙山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