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与阿拉山口口岸贸易发展对比分析新疆财经大学---苏云随着中国向西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家对新疆口岸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疆向西开放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的最大沿边省份,与众多的邻国接壤,拥有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其中有9个一类口岸与中亚地区相连。
目前,我国北疆口岸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疆贸易额中所占份额大大超过南疆,而且差距成逐年拉大的趋势。
在北疆各口岸中,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占新疆总额的90%以上。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尤其是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随着该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霍尔果斯口岸的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和更具吸引力。
精伊霍铁路、中哈天然气管道的运营,使得霍尔果斯口岸的过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西北地区继阿拉山口口岸之后的第二个拥有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过货方式的国际级一类陆路口岸。
随着俄白哈关税同盟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规模效应的显现,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极为重要的陆路通道和国际货物流通中心。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新疆第一大口岸,与霍尔果斯口岸的主要贸易国家都是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每年占新疆总对外贸易额在不断增加。
并且2010年,国家启动了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央两次召开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新疆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
2011年,继成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后,国家又批准成立了阿拉山口口岸综合保税区,口岸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
在口岸迎来的新契机下,也不免存在竞争。
一、霍尔果斯与阿拉山口口岸贸易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一)二口岸对外贸易额对比分析阿拉山口口岸承担了全疆口岸80%以上的过货量,50%以上的货值。
过货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出口比例约为4:1,其中进口商品以国家紧缺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为主,出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产品为主。
随着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阿拉山口口岸充分发挥地缘优显的优势跃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一位。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不断完善通关协调机制,使口岸通关能力显著提升,口岸过货量以平均每年近34%的比例快速增长。
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于1991年7月开始临时过货,公路口岸于1992年临时开通。
阿拉山口口岸主要发展的是通道经济,以通关过货、进出口贸易为主。
从2007年到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货运量分别为525.65万吨、641.69万吨、484.83万吨、517.57万吨、580.44万吨、630.37万吨,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陆路口岸首位。
2010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对外贸易额和海关税收三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铁路口岸出口货运量居全国同类口岸出口货运量首位,实现对外贸易额、上缴海关税收双双超百亿元大关,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一位。
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2706.2万吨;实现对外进出口贸易额162.85亿美元;海关税收入库134.29亿元。
阿拉山口口岸贸易额从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超过百亿元以上。
此外,阿拉山口油气储运中转项目已投入使用,为口岸经济转型、发展油气加工、延伸产业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之已经建成的瑞晨铁路专用线、胜利金属铁路专用线、地平线公司铁路专用线为阿拉山口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阿拉山口口岸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集公路、铁路、管道输送三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陆路口岸和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
在自治区对外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国家能源、资源大通道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呈逐年增长趋势,1983-2011年29年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3年的0.0656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70.8亿美元,增长1078倍多,年均增速28.33%。
“十五”期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年均达5.4亿美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5.4亿美元、年均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8倍。
2011年口岸有进出口经营业绩企业65家,完成进出口贸易额46.5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3%。
2012年霍尔果斯进出口贸易额较2011年同期累计增长55.5%,进出口贸易额达110.01亿美元,这是霍尔果斯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数据来源:阿拉山口口岸发展计划统计局,霍尔果斯口岸发展计划统计局图一2007-2012年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过货量对比单位:万吨通过对图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霍尔果斯与阿拉山口口岸的对外贸易额一直处与上升趋势。
虽然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呈下滑态势。
但是2010年,在国家宏观政策及银行业的多方支持下,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由恢复性增长逐渐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
同时从2007年到2012年,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货运量分别为525.65万吨、641.69万吨、484.83万吨、517.57万吨、580.44万吨、630.37万吨,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陆路口岸首位。
2010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对外贸易额和海关税收三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铁路口岸出口货运量居全国同类口岸出口货运量首位,实现对外贸易额、上缴海关税收双双超百亿元大关,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一位。
由于二口岸的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致使成为新疆过货量最大的第一、二口岸。
2011年阿拉山口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量达到2034万吨,其中,进口货物量1862万吨,出口货物量172万吨,进出口贸易额近174亿美元,增长46.5%。
在海关税收和贸易额方面,2011年霍尔果斯口岸实现货物量1090万吨,实现贸易额70.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3.8%和108.3%。
对比两个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的货物量和贸易额占阿拉山口口岸货物量和贸易额的比重都已从1/3提升到了1/2,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二)二口岸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比分析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对外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由表一我们可以得知阿拉山口口岸进口商品以国家紧缺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为主,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油及油品、金属矿石、钢材及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化肥及农药、动植物产品等;出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产品为主,主要出口商品有钢材及有色金属、矿物性建材、化工产品、工业机械、水泥、百货等。
这是由阿拉山口口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因此只能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海关和检验检验部门应深入企业,指导建立相关体系,帮助企业从原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包装、运输、分销、安装、维修、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依照规定参数评估相关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生产控制程序,全面建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大幅度节约成本。
表一阿拉山口口岸与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商品种类对比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新疆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口岸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产品包括建材、服装、果蔬、机电、家庭日用小百货等。
2010年,霍尔果斯口岸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贸易额分别为6.5亿美元、7.4亿美元、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2%、2.5%、63.7%;钢材、农产品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贸易额分别为0.5亿美元和0.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0%和3.5%。
2011年新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突破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吸引了中集车辆、陕西重汽、中国重汽和三一重工等大型机电企业来疆投资发展。
资源能源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铁矿砂、成品油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进口额分别增长70.8%、45.2%和369%。
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虽然取得持续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不合理。
从进出口产品结构分析,以初级产品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进口产品中天然气占主导地位,2011年进口天然气46.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99.57%,对霍尔果斯口岸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
2011年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据主导位置,完成出口额12.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8%;服装、鞋帽、纺织品及原料完成出口额8.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4%。
满足一般消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很大比例。
从进出口结构看,总量进口大于出口,2011年进口占总额的66%,而出口只占总量的34%;剔除进口天然气因素,出口远大于进口,占到进出口额的99.17%,进出口结构严重失衡。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进口主要以资源性商品为主,出口的低端日用消费品占很大比例,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消费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小。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得知阿拉山口口岸主要进口商品以国家紧缺的能源资源类商品为主,出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产品为主,这是由阿拉山口口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
而霍尔果斯口岸进口主要以资源性商品为主,出口的低端日用消费品占很大比例,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消费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小。
由于国内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将会导致边贸企业利润持续下滑。
就目前情况来看,应利用新疆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联合东部发达省市建设出口加工区,提高国际竞争力,开发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产品。
(三)二口岸对外贸易方式对比分析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每一笔交易都要通过一定的贸易方式来进行。
口岸最主要的对外贸易集中在中亚五国,但在各种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与边境小额贸易仍占主要地位,并且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差距进一步加大。
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内地企业进驻口岸,2010年以来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钢炉料公司等经营高货值商品的企业从阿拉山口口岸大量进口电解铜、钢材,带动了一般贸易额的增长;二是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管道原油,促进了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贸易额的增长;三是随着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措施的逐渐减弱,大量企业采用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货物随着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以及口岸物流的发展,需要采取多种贸易方式以满足口岸快速发展的趋势。
由于阿拉山口口岸占全疆80%的贸易量和50%以上的贸易额,从全疆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得知阿拉山口口岸的贸易方式。
2000年新疆边境贸易额1.32亿美元,2012年为130.04亿美元,12年间增长了98.5倍。
2000年以来,新疆边贸占全区进出口总额均在51%以上,最高是2009年为84.6%。
而一般贸易占比较低,2012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84.53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33.6%,同期我国一般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