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浅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18年第5期现代园艺

浅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万如雯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院森林生态服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保证供应出丰富的林业产品;保证生物整体具有较高的多样化;生态

旅游;涵养水源以及调节气候等。本文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以及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于深林生态服务系统的基本服务功

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关键词院森林;生态;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本身是整个地球表面最为典型而且也是

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截至目前,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的服务

功能大多还停留于可提供商品的部分,但是对于森林本身改

善环境以及其他类型的非商品功能没有足够的估计。森林本

身不仅能够体现出立木价值,而且其还能够起到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以及净化空气、保持CO2平衡等相关的

功能,其对于保证人类的生存、发展等方面所体现的价值,远

高于其本身所能够体现出的商品性价值。在科学技术整体不

断往前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如何针对生态系统本

身的功能展开全面的了解已经逐步提上日程。

森林生态系统本身所体现出的服务功能主要分为以下3

个方面: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文化功能、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

能。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文化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更好地满足

人们自身的精神追求;生产功能则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本身

的物质以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态服务功能本身的作用是为了

更好的实现以上2个功能提供必要的相关保障。

1森林升天系统本身的生态服务功能

1.1调节气候

森林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植物本身的蒸腾

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林木本身还能调节温度,树林本身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地区气候。

以竹林为例,由于林冠本身能够起到遮蔽阳光的作用,

由此使得林内的关照度远远的低于无林地的地区,由于遮蔽

了阳光使得林内的气温明显的低于林外。除此之外,由于林

冠本身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减少林内热量散发的作用,从而

使得林中昼夜的温差明显的小于林外。

1.2光合作用生成有机质

太阳能提供了所有维持生命系统的能量,而绿色植物则

可以应用光合作用来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随着生物

本身的食物链关系逐级往上传递。由此,绿色植物本身已经

成为为全球范围内的生物资源进行逐级传递。因此,当前绿

色植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能源以及生物资源的源点。

1.3空气净化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当中的温室气体CO2,通过光合

作用排放出O2,从而达到保持大气中O2与CO2平衡的状态,

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延缓温室效应进一步的发展;其还能够吸

收空气中的其他有害气体,例如:Cl2、SO2等以及空气中所含

有的重金属物质;森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放射性物质以

及化学烟雾,并且具有滞尘的基本作用;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释放出负氧离子,其对于人以及动物更好的生存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1.4保持水土而且涵养水源

森林的冠层截留能够有效降低降水造成的土层侵蚀;森

林中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够将地表径流最大程度地

转变成为地下径流;而且,树木本身的根系还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起到固土以及降低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

1.5防风固沙

首先,风经过森林的过程中,由于树干、树叶以及树枝的

阻挡作用,加上气流本身经过摩擦及冲击,逐步减弱,从而在

很大程度上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因此,风在经过森林之后,

整体风力会大大减弱。森林能够很好地降低风速,森林中树

木的庞大根系能够固沙紧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的携沙

能力,能够逐步将流沙固定形成沙丘。加上森林本身截留降

水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所在地区的温湿条件。

2森林的生产功能

森林本身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其能够更好地为

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所需求的木质及非木质的资源。例

如,云南普洱为产竹地区,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竹

木资源,而且竹林中还能够产出调料、油料、食品、饮料、工业

原料等。在森林中能获取的资源还包括药品、水果等,而且还

可以依据现有品种开发新品种。

3人文景观以及社会文化功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同

样在精神上面也具有了更高的追求。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所

造就的美丽景观和提供的娱乐、旅游、以及对人类智慧的启

迪,提供科学研究对象、美学创作的源泉等,则主要是满足人

类精神需求。对于现代人类社会来说,精神需求在迅速增加,

而且这种需求无止境,因为日益与自然的隔绝更加剧了人类

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求,使得森林的生态美获得空前的认同,

因而这种社会文化功能就具有重要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的发

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陈姗姗,刘康,包玉斌,陈海.商洛市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16(10)[2]刘璐璐,曹巍,邵全琴.南北盘江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J].地理科学,2016(4)(责任编辑禾初)生态绿化

1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