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
UN/ECE(2002年)将贸易便利化定义为:用全面的和 一体化的方法减少贸易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在国 际可接受的规范、准则及最佳做法的基础上,保证所有 贸易活动在有效、透明和可预见的方式下进行。亚太经 合组织(2002年)的定义是:贸易便利化一般是指使用新 技术和其他措施,简化和协调与贸易有关的程序和行政 障碍,降低成本,推动货物和服务更好地流通。
*
基本精神
。
尽管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即: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的流通。近年 来,人们更多地从广义的范围(即影响贸易交易的整个 环境)来考虑贸易便利化问题。在实践中,各种促进贸 易便利化的措施大都体现在通过贸易程序和手续的简化、 适用法律和规定的协调、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改善等, 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一个简化的、协调的、透明的、可 预见的环境。因此,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几乎包括了贸易过程的所有环节,其中海关与跨境制度 是问题的核心,此外还包括运输、许可、检疫、电子数 据传输、支付、保险及其他金融要求、企业信息等诸方 面
指标框架领先全国
《指标框架》完善了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以衡量工作效 率。指标框架适用于进出口货物贸易,主要分三类,包括9个 服务管理指标、3个效率指标和1个成本指标,共13个。这套 指标根据贸易开展顺序,分为开展前、开展中、开展后共13 个指标。如在贸易开展前,标框架》完善了贸易便利化的指 标体系,以衡量工作效率。指标框架适用于进出口货物贸易, 主要分三类,包括9个服务管理指标、3个效率指标和1个成本 指标,共13个。这套指标根据贸易开展顺序,分为开展前、 开展中、开展后共13个指标。 *
谢谢
制作:李正琳、刘浩然 查阅资料:李正琳、刘浩然、 焦雨鑫 新闻资料:姜继辉、李杭、李青 演讲人:李杭
17
5
贸易便利化协定
接受协定
首个多边协 贸易定
意义
2015年9月4日,中国 国务院作出接受世界贸易 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 议定书的决定。
《贸易便利化协定》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后参与并达成的首个多 边货物贸易协定。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 易国,《贸易便利化协定》的生 效和实施不仅将有助于中国口岸 综合治理体系现代化,还将普遍 提高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便 利化水平,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并 营造便捷的通关环境。
。
*
13
贸易便利化政府的收益
1
2
3
4
贸易便利化还能 使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会不断吸引外商投资。
推动贸易自由化, 贸易便利化使贸 贸易便利化对经济增长 消除繁琐手续带来的 的促进已被世界各国包括发展 易商对通关更有预见 中国家普遍接受 重复工作、资金、时 性,更易应对,增加 间的消耗,可充分利 了与政府和海关的沟 用国内外“两个市 通及合作,大大改善 场”、“两种资源”, 了贸易商的守法状况, 更合理配置、更高效 节约了政府的管理成 使用人、财、物等资 本。 源。
6
*
PART 02
关于贸易便利化
7
概述
贸易便利化一词在各种文献中已屡见不鲜,但迄今在世界范围内尚无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统一定义。 WTO(1998年)和UNCTAD(2001年)都认为,贸易便利化是指国际贸易程序(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流动所需要的收 集、提供、沟通及处理数据的活动、做法和手续)的简化和协调。OECD(2001年)对贸易便利化的表述是: 国际货物从卖方流动到买方并向另一方支付所需要的程序及相关信息流动的简化和标准化。
我国的贸易便利化
二班第三小组
前言
Introduction
贸易便利化是一国际贸易用语。其基本精神是简化和协调贸 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的流通。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制度和 手续的简化与协调。
2
目录 /
CONTENTS
PART 01
近年新闻
News
PART 02 关于贸易便利化 About ThisHale Waihona Puke 背景及影响 Influence
PART 03
成本与效益 Costs and benefits
PART 04
PART 05 未来努力的方向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3
PART 01
近年新闻
4
上海9部门“联席”合推贸易便利化
2009年8月28日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制订的《上海市贸易便利化工作规程》(简称《规程》),在“中国上海”网全文公 布。在这份《规程》中,上海市贸易便利化联席会议的各成员单位职责已经明确,同时有关部门制定了涉及服务管理、 效率及成本的13项指标,对进出口货物贸易的便利化程度进行评估
更好地服务企业 新颁布的《上海市贸易便利化工作规程》 明确成立由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发展改 革委、上海市国税局、上海市地税局、上 海市口岸办、上海市金融办、上海市工商 局、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外管局上海分局等9个部门组成的上海市贸 易便利化联席会议,由市商务委牵头推进 贸易便利化工作.自同年3月以来,上海市 贸易便利化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先后为进 出口贸易企业解决和反映了17个与贸易便 利化相关的问题。
*
14
PART 05
未来努力方向
15
未来努力的方向
贸易便利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新的推动力,是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在以后的谈判中要有明确的立场
努力的方向 1.转变观念,调整结构。 2.用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支撑 “大通关作业”。 3.明确税收机制,改革关税制度, 调整关税结构
*
16
THE END
*
11
PART 04
成本及效益
12
贸易便利化成本分析
我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承担义务的能力很有限,要逐 步实行贸易便利化意味着增加以下成本。 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管理能力、引进 技术的支出。要实现贸易便利化的现代化通关作业改革, 需要在自动化、电脑化、网络化的基本设施的安装、调试、 运行、维护上加大投入。 其次是关税损失和进口增加的贸易逆差成本。 再次是争端解决方面的成本
*
9
PART 03
背景及影响
10
背景及影响
随着多边、区域、双边和单边的协作及努力,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障碍或壁垒 正逐渐减少或被约束,各国的贸易制度日趋开放。而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各 国及地区贸易联系的加强,“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隐形”的市场准入壁垒日 益受到众多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贸易界的普遍关注,促使人们开始高度重视各种 贸易管理程序的合理化。数十年来,许多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如联合国贸发大会 UNCTAD、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世界海关组织WCO、国际商会ICC、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 。 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一直在向实现更简便、更 协调的国际贸易程序这一目标而努力,有关进一步减少和消除阻碍要素跨境流动的 障碍、减低交易成本、建立高效的贸易便利体系等内容已成为多边、区域、双边经 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世界贸易组织(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也开始了对贸易便利化 问题的全面考虑和专门分析,经过数年的酝酿和极富建设性的争论,各成员最终就 将贸易便利化作为“新加坡议题”中的唯一议题纳入“多哈发展议程”谈判达成了 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