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快速血糖测定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论文

医院快速血糖测定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论文

2014年5月 第5期 灞 一 f医学影像与检验 MRCP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自民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河北 保定072750 

【摘要】 目的:评价MRCP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CP成像技术对86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3D最大信号强度 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结果MRCP成像定位、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该技术能清楚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形态,胰胆道疾病的病理改变,诊断 可靠性高。结论MRCP对胆石症、恶性胆管梗阻、胰腺癌及胆总管囊肿等胰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胰胆管水成像(MRCP);胰腺;胆道;病交 【中图分类号1R445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2095—6851(2014)05—0469--01 

胰胆管水成像(MRCP)即利用水的长T2特性。人体的所有组织中,水样成分 的T2值远远大于其他组织。如果采用T2权重很重的T2WI序列,即选择很长的 TE(如500ms以上),使其他组织信号强度很低甚至几乎投有信号,而水样结构(如 胆汁),由于T2值很长仍保持较大的横向磁化矢量,所采集图像的信号主要来自水 样结构。所以该技术成为水成像技术[1]。此技术不仅无创伤性,不需造影剂,而且 可以显示一套完整的胆管系统,对胆道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 本文回顾性总结我科2008—2013年完成的86例胰胆道系统病例分析,旨在探讨 MRCP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病例中,男性50例,女性3O例,年龄平均43.5岁(20~75岁)。临床 主要症状和体征为无痛伴进行性黄疸2o例,上腹部可触及包块15例,厌油腻、食欲 减退患者25例,畏寒、发热13例,上腹部绞痛或胆结石等反复发作史的13例。60 例行CT检查,86例均行B超及MRCP检查, 1.2方法 使用GEsigan1.5超导MR机进行检查,选用体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常规仰卧 位,平静呼吸,腹带加压,所有患者检查前空腹6~8小时。方法(1)采用常规自旋 回波脉冲序列(sE)横轴位TIW1和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SE)横轴T2W扫描, 扫描范围自双侧膈顶至胰腺下部,连续无间隔扫描,MRCP检查以常规横轴位图像 定位,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横轴位T2W1薄层扫描,所得原始图象以最大强度投 影法(MIP),从不同角度多方位观察,重建图像;方法(2)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 波(ss—FSE)加脂肪抑制技术,厚层容积扫描一次采集成像,2D图像重建。 2结果 86例患者当中,原发性胆管癌2O例,胰头癌22例,壶腹癌15例,胆总管囊肿5 例,硬化性胆管炎8例,胆总管结1O例,胆囊腺肌症6例。恶性胆管梗阻的胆管形 态分为8类:软藤样、截断征和胆管锥形狭窄。其中胆管癌2O例,表现梗阻近端胆 管软藤样扩张10例,病变区胆管截断征6例,胆总管下端呈锥形狭窄4例。10例胆 总管结石,其中有6例表现为胆管内低信号充盈缺损,4例胆总管下端结石表现为 杯口状,边缘锐利 5例胆总管囊肿均清晰显示了囊状扩张的胆总管和肝内胆管 8例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表现肝内外胆管节段性不连续、散在分布的不规则扩张及狭 窄,部分胆管壁呈串珠状,狭窄的胆管壁增厚可达3~4mm。6例胆囊腺疾病患者表 现胆囊底部壁增厚,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点状、囊状低信号的R—A窦[ 。 3讨论 3.1比较影像学:胰胆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比如胆道结石、胆囊腺肌症、 胆道的恶性肿瘤、胰腺癌及胆总管囊肿,对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超声仍然是常用的 检查方法,是依赖个人操作技术及诊断经验的检查,与检查者存在较大的关系,由于 周围肠管气体或肠管蠕动的影响,远端胆管往往显示欠佳;CT无法显示非钙化结 石,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常常需要作增强扫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一定创 伤性及适应症,病人要呈受一定的痛苦,由于十二指肠乳头及病变的复杂性,可导致 操作失败。如果不是为了进一步治疗或进行病理活检,临床应慎用。因为该操作可 引起逆行胆道感染或者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1991年德国学者Wallner等首先将 MR胆管水成像用于胆胰疾病的检查,为临床对胆胰道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条很好 的途径。MRCP成像技术,由于患者无痛苦、无创伤、不需造影剂等诸多优点在诊断 上越来越被重视。胰头癌及胆管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虽然CT和超声对胆管癌 的诊断有帮助,但肿瘤沿胆管浸润的范围仍需胆管造影。MRCP成像作为一种胆道 系统直接成像技术,对扩张的胰胆管都能显示,所以其对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 很高。本组病例定位诊断率达到100 ,定性诊断率达8O ,其中胰头癌及壶腹癌 的诊断率达9O 。 3.2胰胆管疾病的MRCP影像表现:壶腹癌是胰管全程性扩张与扩张的胆总管 下端呈平行状态,并且扩张的胰胆管汇合处与十二指肠乳头问距增宽;胰头癌表现 扩张的胰管与扩张的胆总管呈分离状态,呈“双管征”或“四管征”,国外学者报道分 离的“四管征”是胰头癌的典型特征,这在鉴别胰头癌与其他疾病诊断中意义很大; 胆总管下段癌表现胆总管全程扩张,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胆总管远端呈截断或 锥状改变,病变上端胆总管扩张,胰管不扩张,称“单管扩张征”;十二指肠乳头癌表 现胆总管与胰管扩张,称并行“双管征”,十二指肠腔内可见软组织肿块,邻近小肠壁 不规则增厚;肝门区胆管癌表现为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梗阻端形态都呈截断状,左 右肝管不能汇合呈分离状态,胆囊及胆总管不扩张。软藤样胆管扩张往往是全程的 胆管扩张表现,并且其梗阻部位呈截断状,这常常提示恶性梗阻可能,尤其在高位胆 管梗阻具有诊断意义。胆总管结石图像呈杯口状充盈缺损,皇低信号,边缘清晰,少 数结石可呈混杂信号,甚至高信号,主要与结石的成分有关。MR常规扫描结合 MRCP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达90 100%,特异性达98% 100 [2];MR胰 胆管水成像也能很好显示胆总管囊肿的大小与胆管的关系,能够对胆总管囊肿进行 分型,本组胆总管囊肿3例,均合并A型胰胆管合流异常,2例胆总管囊肿合并B型 胰胆管合流异常[33。8例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表现肝内外胆管节段性不连续、散在分 布的不规则扩张及狭窄,部分胆管壁呈串珠状,狭窄的胆管壁增厚,管壁增厚达3— 4ram。临床上硬化性胆管炎与感染性胆管炎鉴别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上硬化性 胆管炎强化不如感染性性胆管炎明显 胆囊腺疾病MRCP表现:胆囊底部局限胆 囊壁增厚,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点状、囊状的R—A窦,在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有研究学者将MRCP中的R—A窦形象的成为“珍珠项链征”,研究表 明MRCP对R—A窦的显示优于增强MR和CT[2]。 

总之,MRCP可充分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形态、走行及发育异常,能够多方位、多 角度显示病变与胰胆管的关系。尤其是胆道梗阻性病变,可发挥其独特作用.基本 上代替了有创的PTc及ERCP检查技术。但对于胆管内微小病变容易遗漏,还要 结合MR平扫或者增强扫描才能正确诊断。必要时还要结合B超或CT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杨正汉,冯逢等.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E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253 [23 陈敏,欧阳汉等.体部磁共振诊断学[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00 101,127 [3] 靳二虎,张辉.人体磁共振成像解剖变异[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142 

】43 

医院快速血糖测定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 游文贤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中心卫生院 云南 迪庆州 674411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快速测定血糖时运用快速血糖仪以及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方法:我院选择2Ol2年4月~2014年4月间60例运用快速血糖仪以及生化分 析仪测定血糖,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研究引起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运用两种快速测量血糖的方法所得平均值 进行比较,血糖仪检测所得的数据平均值为7.16mmol/L,生化仪所得的数据平均值为8.05mmol/L,两种方法所得数值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所选的 患者血糖结果检测时,有4调配对具有很大的差异,除了这4例数据后,两组数据所得的数值基本接近,对其运用t检验进行配对,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血糖进行检测时运用快速血糖检测仪进行检测时一种准确、快速、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医院快速血耱测定;生化分析}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1R446 【文献标识码IA 【文章编号12095—6851(2014)05—0469 02 

临床实验室对血糖测定一般运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这两种方法用血1 资料与方法 量少,省时省力,得到结果较快,能够快速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但是在日常的工 作中,能够见到临床结果以及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或者与生化分析仪所得结果不 符的情况[1]。我院选择2012年4月 ̄2014年4月间6O例运用快速血糖仪以及生 活分析仪测定血糖,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研究引起结果不相符的原因,并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1运用SUPETR GLOCOCARD II GT一1640京都血糖仪快速测定血糖。 进行对照的方法运用严格质控的生化分析仪上运用氧化酶法(GOD--POD)检测,采 用的氧化酶法分析性能类似公认的参考方法HK方法,同时使用稳定的试剂,而且 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并程序化、标准化。 1.2 搜集60例住院、门诊以及急诊需要采血测定血糖的患者,通过抽取静脉 

469— 攀 鳍 2014年5月 第5期 血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的生化分析仪上运用氧化酶法进行对照观察。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对配 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运用两种快速测量血糖的方法所得平均值进行比较,血糖仪 检测所得的数据平均值为7.16retool/L,生化仪所得的数据平均值为8.05mmol/L, 两种方法所得数值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6)。本文所选的患者血糖结果 检测时,有4例配对具有很大的差异,除了这4例数据后,两组数据所得的数值基本 接近,对其运用t检验进行配对,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 3结论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确保检测质量的具体措施如下:(1)要对 检测仪器做好保护工作,尤其是注意防尘、防潮,潮湿的空气会导致水分附着在仪器 的光路上,对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L 。同时还要注意试纸条的有效期、注意防潮以 及适宜的使用温度,最佳的使用温度在1~40℃,否则需要将其放在干燥处和室温 下超过20min,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每周至少检查一次,运 用已知的数值标本测定所得血糖值进行校正,在进行测定前对定标试条和监控试条 进行监测,保证仪器的准确程度[3]。 在取末梢血时要保证血液能够自然流畅的流出,不可过度挤压,避免组织液将 标本稀释,导致结果出现假性偏低现象 对于末梢循环不佳的患者不适合采取末梢 血进行测定的方法。对于贫血的患者运用血糖仪测定的结果多偏高,而脱水、红细 胞增多症以及高原地区的患者则结果多偏低[ 。很多因素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 响,如抗凝剂、糖酵解、血浆、血清、PH值以及溶解氧等因素,因而应运用新鲜全血 立即实施检测。一些药物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例如谷胱甘肽、VC等,这些因素 会引起所得数值偏低,当输注葡萄糖水后会导致所得的结果偏高,大量输液后测得 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对于检测可能存在异常的结果,应立即与临床医生联系,对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做出诊断,如有必要可在此采取进行测定[ 。 综上所述,在对血糖进行检测时运用快速血糖检测仪进行检测时一种准确、快 速、实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雨嫣,刘智勇.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结果分析[J].西南军 医.2011,24(O3):847—848 [2] 刘德山.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血糖测定的对比分析口].临床合理用 药杂志.2011,30(26):22—23 [33谢会娟,许广宇.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强生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 比对分析E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4(04):947—948 [43 陈玉美.强生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比较[J].中国 民族民间医药.2009,25(12):766—767 [5]魏广丽,李桂珍,倪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对比分析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42(31):64—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