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
FOOD ENGINEERING 2011年第2期 6月出版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es on immobilization of papain
刘嘉俊 , 李汴生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广州510300)
LIU Jia-jun’- LI Bian-sheng (College ofLightIndustry andFoodEngineering,SouthChinaUniversity of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Department ofFood andBioengineering。GuangdongIndustryTechnicalCollege,Guangzhou 510300,China)
摘要木瓜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能力强的特点,但游离的木瓜蛋白酶稳定性差,难以回收利用;固定
化木瓜蛋白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性质,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固定化;应用
Abstract Papain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hydrolyzing proteins,but a poor stability,and is dificult to recycle.This pa- per discussed the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of papain in recent years.A fixed papain,with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not only maintain the enzyme’S catalytic properties,but als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free en-
zyme・ Keywords papain;immobiliz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004(2011)02—0008—03
1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应用
木瓜蛋白酶别名为木瓜酶,纯木瓜蛋白酶是有 由212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为23 406。制品可含有木瓜蛋白酶、木瓜凝乳蛋白
酶和溶菌酶等不同的酶,为乳白色至微黄色粉末,
具有木瓜特有的气味,稍具有吸湿性。水解蛋白质 能力强,但几乎不能分解蛋白胨。最适作用温度
65℃,最适作用pH为5.0,易溶于水、甘油,不
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等电点为pH8.75。 虽然木瓜蛋白酶具有催化能力强,作用底物专
一,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稳定性差,在温度、
pH和无机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容易变性失活, 而且木瓜蛋白酶一般都是在水溶液中与底物反应,
这样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
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较高活力,也难以回收利 用。这种一次性使用酶的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 且难以连续化生产。因此,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固定
化木瓜蛋白酶技术,人们试图用固定化的方法使木
瓜蛋白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 催化反应。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活性,又克
服了游离酶的不足,具有增加稳定性、可反复或连
续使用以及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等显著优点。
2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的基本原理
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
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载体材料作为固定化酶的
重要部分,其结构和性能对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有
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对载体的研
究,以求获得适合于某种酶的价格低廉的载体,以
及操作简便和酶活力回收更高的固定化方法。
刘嘉俊,男,1982 ̄,华南理【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食 3 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技术 品工程专业,讲师。 收稿日期:2011—04—06 3.1
吸附法 2011年第2期 刘嘉俊,等: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6月出版 9
近年的研究中关于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技术使 用较多的是吸附法,吸附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和离
子交换吸附法两种。物理吸附法是以比表面积较大 的物质为载体(无机载体如活性氧化铝、活性碳、
皂土、硅藻土、高岭土、多孑L玻璃、硅胶,二氧化 钛等;有机载体如面筋、淀粉、纤维素、胶原、塞
璐璐和火棉胶等),其特点是吸附作用选择性不强,
吸附不牢,还会引起吸附变性。离子交换吸附法是
以DEAE一纤维素、CM一纤维素、DEAE一葡聚糖凝 胶等为载体。2005年,高波等首次利用冷冻一真空
吸附法在介孔材料SBA一15中固定了木瓜蛋白酶, 与普通的浸渍方法相比,此法不仅可以制备高祖装
量的固定化酶,每克载体固定量可达450 mg,同时
酶的活性仍然保持,并得到较好的固定化酶性质
(如高稳定性),在9O℃保温30 min仍可保留.70%
的活力。2005年,沈斌等提出酶的“柔性固定化” 模型,并以Mannich反应得到单载量为0.4 mmol
NHJg一6.0 mmol NHJg的胺化苯聚乙酰树脂为载体,
以双醛淀粉为柔性链,对木瓜蛋白酶进行柔性固定
化,酶活回收率可达40%~50%,相当于手臂固定 化酶活力率的1.8 2.4倍,且柔性固定化酶稳定性
较好,该结果说明,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可以 改善传统共价结合固定化及手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
率不高的缺陷。2007年,王安明等通过超声条件下
硅酸四乙酯与^y一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同步水 解,一步制备了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在其表
面沉积了银纳米粒子,以此负载银的二氧化硅微
球作为载体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了银纳米粒子
负载量对木瓜酶固定化的影响,考察了固定化木 瓜蛋白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载体的银负载量
为0.68 g/100g时,固定木瓜蛋白酶活回收率达到
最高,比使用未负载银的载体提高了188%。该固 定酶比游离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重复使用20
次后仍保持原有酶活的43%,4 cc下储存2个月后
酶活基本没有下降。 3.2包埋法
包埋法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酶包埋在水不 溶性凝胶或半透膜的微囊体中制成的。酶固定化后
一般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且易于控
制,能反复多次使用,便于运输和贮存,有利于自
动化生产。2001年,李红等研究了以壳聚糖微球为
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特性,包括其形态、外观
和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 白酶是粒径分布范围较均匀的球形微粒,固定化酶
的表观米氏常数Kmapp(酪蛋白)为0.055%,是
溶液酶米氏常数Km的0.13倍,最适pH为8.0, pH稳定性在7.0左右,热稳定性在15℃~35℃范
围内,操作半衰期为25 d,该结果为壳聚糖微球固 定化木瓜蛋白酶酶反应器的试制和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2005年,刘琳琳等以磁性金属鳌合琼脂糖
微球为载体,利用金属鳌合配体(IDA—Cu2+)与蛋
白质表面供电子氨基酸相互作用的原理,定向固定 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最适条件为Cuz+1.5×10 mol/g
载体、固定化时间为4 h、固定化pH7.0、给酶量 30 mg/g载体。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70℃、
最适反应pH8.0,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溶
液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68.4%,具有较好的操 作稳定性,载体重复使用5次后固定化酶酶活力为
首次固定化酶的79.71%。2008年,何平等以乙腈
作为有机介质,在微水有机溶剂体系中以 Boc-Trp—OH和Phe—NH2为底物,用海藻酸钠、壳
聚糖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催化合成Tr1)一Phe—NH:时,
产率为27.8%,在这一合成反应中,对pH值、离 子强度、溶液含量、反应温度、酶用量和反应时间
进行正交试验,证明pH是本合成过程的最重要影 响因素。反应体系以乙腈为有机介质,在微水有机
溶剂体系中以Boc—Tyr—Pro—OMe和Trp—Phe—NH2
为底物,用IPSAC催化合成Ty卜Pro—rI —Phe—NI-I2, 产率为35.2%。2008年,王红玉等以糖和脂质体作
为溶胶一凝胶法固定木瓜蛋白酶(Papain)过程中
的保护剂,研究了蔗糖、葡萄糖、海藻糖、木糖、
麦芽糖及构成脂质体的正癸烷溶液中胆固醇含量、 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等因素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
响。结果表明,80/zL20 mg/mLPapain溶液与15Ⅱ培
木糖、500/zL正癸烷溶液(溶有体积分数1.5%的 胆固醇,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5:1)充分混
合后制备的固定化酶活性最高,在优化条件下制备 的固定化酶包封率为42.0%,活力回收率为
61.2%;SEM分析表明,固定化酶形态呈球状且大
小均匀,内孔分布呈蜂窝状;破膜剂对固定化酶活 性发挥的影响研究表明,TntonX一100的效果最好。
固定化酶包埋法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酶应用技
术,在工业生产、化学分析和医药等方面有着诱人
的应用前景。 3.3交联法的应用
交联法是依靠双功能团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 10 食品工程 2011年第2期 6月出版
交联凝集成网状结构,使之不溶于水从而形成固定 化酶。常采用的双功能团试剂有戊二醛、顺丁烯二
酸酐等。酶蛋白的游离氨基、酚基、咪唑基及巯基 均可参与交联反应。2004年,黄宜兵等以变性的卵
清蛋白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木瓜蛋白
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固定化pH值、交联剂戊 二醛浓度、交联时间和酶用量对固定化木瓜蛋白酶
活力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固定化条件:戊二醛体积 分数为5%,pH 6.0、交联时间20 h,每克载体含酶
量12 mg。对比研究了游离木瓜蛋白酶和固定化木
瓜蛋白酶的性质,所得到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最适
温度90℃,最适pH 9.0,米氏常数53.6 mg,mL,
其热稳定性及耐热性均较游离酶显著提高。2001 年,王海英等从8种载体材料中选取自制的氨基含 量约2.878 mmol/g的甲壳质作为固定化载体,采用
吸附交联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木瓜蛋白酶进
行固定化。17.5 mg/g的固定化酶/载体比例、
pH6、5℃条件下,先吸附10 rain,再以体积分数 O.7%的戊二醛交联12 h,所得固定化酶酶活回收可
达52.0%,酶活力为3.54 U/g。固定化酶在65℃ 以下稳定,溶液酶在55℃以下稳定;固定化酶在
pH 7.0以下稳定,溶液酶在pH 6.0以下稳定。5 cC
条件下,固定化酶贮藏半衰期为183 d,以酪蛋白 为底物,固定化酶的操作半衰期可达27 d。用固定
化酶水解甲壳胺,产物分子量小于100 000的甲壳
胺低聚糖得率约为45.55%。2005年,肖宁等以介 孔分子筛MCM一41作为载体,戊二醛作为交联剂,
对木瓜蛋白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
酶活性及酶活性回收率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连 续操作稳定性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1 g载
体的给酶量为20 m 固定化温度10℃~20℃、
固定化时间2 h、pH 7.0、戊二醛体积分数0.75% 时,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此时酶活性平
均回收率达55%左右,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连续操 作稳定性,半衰期可达26 d。2007年,黄泽元采用
壳聚糖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胶囊将木瓜蛋白酶固
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条件。结
果表明:在给酶量为50 mg/100mL、壳聚糖质量分 数为0.2%、pH7.5、固定化温度50 cC条件下,所得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活力回收率可达69.8%。 4结论
综上所述,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性质, 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具有如下显著的优
点。 a.酶的稳定性增加,减少温度、pH、有机溶剂
和其他外界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可以较长期地保
持较高的酶活力。 b.固定化酶可反复利用或连续使用较长的时间,
提高酶的利用价值,降低生产成本 c.固定化酶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
的分离纯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侯振建.食品添加剂及其应用技术Era].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4:84. [2]粱传伟,张苏勤.酶工程Era3.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o6:68. [3]高波,朱广山,付学奇,等.冷冻一真空吸附法在介孔材料 中固定木J蚕蛋白酶[J].吉林大学学报,2005,43(6):29-32.
[4]沈斌,魏荣卿,刘晓宁,等.胺化聚苯乙烯栽体柔性固定
化木瓜蛋白酶[J].4co_T_学报,2005,56(6):1 070—1 075. [5] 王安明,宗景,王华,等.银纳米粒子在木瓜蛋白酶固定
化中的作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7,7(5):1 018—1 021.
[6]李红,王炜军,徐凤彩.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
特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2):56—58. [7]刘琳琳,曾力希,刘婷,等.金属螯合载体定向固定化木
瓜蛋白酶的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5,21(5):789-793. [8]何平,黄卓烈,黎春怡,等.海藻酸钠一壳聚糖固定化木瓜
蛋白酶催化内吗啡肽的合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物学报,2008,24(5):426-431. [9]王红玉,高静,王海鸥.溶胶一凝胶法固定化木瓜蛋白酶 的活性保护[J].过程工程学报,2008,8(6):1 190—1 194.
[10]李灵玲,张涛,余蓉.可溶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 性质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2):177—179.
[11]王海英,林洪,叶眉,等.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及其
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1(5):689—694.
[12]肖宁,赵炳超,王艳辉,等.介孔分子筛raCM--41固定化
木瓜蛋白酶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32(4)
41.-43. [13]黄泽元.壳聚糖胶囊法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J].食
品科技,2002(12):l0—1l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