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
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
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
形成一层绿色
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
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
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笔者根据自己的
切身体会对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措施作一概述,以期为养殖生
产作参考。
一、常见危害
1、消耗水体溶解氧
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严重抑制了浮游植物
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氛进入养殖
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出现缺氧或者亚
缺氧状态,使养殖水体持续恶化,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加剧了药害事故
的频繁发生。
2、降低生物多样性
当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形成绝对优势种群时,蓝藻的过度增殖加
剧了养殖水体通风及光照条件的持续恶化,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
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使养殖水体中的丝
状藻类和浮游藻类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3、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蓝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蓝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
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间接通过食物链影响
人类身心健康;另外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
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其中大部分化能异养细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来
说并不是有益菌,而是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的发生。
二、蓝藻发生原因
1、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在常温条件
下,一些有益的单细胞藻类生长速度并不比蓝藻慢,只有当气温达到
20℃以上,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所以
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只
有进入高温季节,蓝藻的生长速度优势才会体现出来。所以温度是蓝
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2、富营养化:进入养殖高峰期后,养殖水体中富营养化,养殖
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污染。在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
养殖生物的自身污染。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中往往更容易暴发蓝
藻。如果蓝藻没有充分的营养也是很难生长的。
3、有机磷:有机磷并不是磷酸盐之类的,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化
工污水中,另外在生活污水中也有有机磷,生活污水中有机磷主要存
在于洗衣机中,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当前很多专家学者均
认为治理蓝藻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除去有机磷。
三、防控措施
1、换注新水(物理方法)
换注新水是养殖生产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但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蓝藻 水华 问题。常规的养殖水体换注新水可以暂时缓解 水华
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但换注新水毕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蓝藻水
华所形成的生态种群结构,而且这种缓解是比较短期的,暂时的,非
常有限,而对于早期的蓝藻水华,换注新水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2、灭藻制剂(化学方法)
用硫酸铜或灭藻制剂,进行局部用药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
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况且
硫酸铜本身有一定毒性,不但容易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集,营养盐比
例严重失衡,要真正控制蓝藻的暴发,就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及
有机物的浓度,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是可行
的,有效微生物可以消耗蓝藻所嗜的氮、磷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克制蓝藻的滋生和蔓延,使蓝藻不易暴发。
3、利用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氮、磷含量
大型飘浮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都是养殖水体的初级生产者,二
者在光照和营养之间存在竞争作用,大型飘浮水生植物还会分泌一些
毒素,抑制其它浮游植物的生长。通过高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
磷含量,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
定量的黄花水龙、风眼莲、茭白、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
其中风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很好
的去除氮、磷功效,同时可以改善水体水质。
4、利用食物链控制蓝藻数量
利用食物链,通过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的鱼类可以初步达到控
制蓝藻的目的。蓝藻是鲢鱼、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很好的天然饵料,
为了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链,需要提前做好投放准备,预先调整好水
体的养殖结构。实验发现,对一些老的水体或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养殖
水体可以加大花白鲢的投放量,对于一些新开水体,花白鲢的投放量
可适当降低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400尾/亩花白鲢密度的放养,能够
对蓝藻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总而言之,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关键
要在养殖水体中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在一个养殖水体中许
多的有益微生物例如芽孢杆菌,它们是鲢鱼很好的天然饵料,鲢鱼能
直接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氮、磷是是微生物和藻类的饵料,而微生
物和藻类又是花白鲢的饵料,花白鲢和其它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又可以
分解出氮、磷,这样整个养殖水体的生物链比较稳定,物质流、能量
流和信息流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当整个养殖水体中的菌相、藻相、养
殖动物和各种有机物质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动态平衡时,蓝藻不容易大
规模暴发。虽然通过生物的方法在理论上能够解决蓝藻暴发的问题,
但毕竟在高密度养殖水体中建立一个动态生态平衡系统难度较大,且
见效不快,因此如何与传统方法有机结合以取得更实际的控制效果,
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