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ntroduction about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ent China’s rural old-age security

2014年11月26日 I

摘 要 农村养老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助于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文以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保障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养老制度经验做法,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深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养老保险

Abstract Rural old-age secur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 security in our country.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are beneficial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In this paper,we choose the rural elderly life as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s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constraints of our rural old-age security,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pension system which is more successful than us,and rendering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epen and develope the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of our country . Keywords: Country; Old-age security; Endowment insurance 目 录 中英文摘要…………………………………………………………………………………(I) 引 言……………………………………………………………………………………… (1)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基本概述…………………………………………………………(1) (一)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定义…………………………………………………………… (1) (二)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压力………………………………………………………… (1) 二、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2) (一)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逐渐削弱……………………………………………… (2) (二)经费投入少,保障水平比较低…………………………………………………… (3)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基金保值增值难………………………………………… (4) (四)农业经营收入低,农民的储蓄能力弱…………………………………………… (5) 三、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 (一)农村保障问题存在的经济原因……………………………………………………(5) (二)农村养老保障中问题存在的政策法律因素………………………………………(6) (三)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文化原因………………………………………………(7) 四、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经验借鉴………………………………………………………(8) (一)国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模式……………………………………………… (8) (二)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9) 五、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10)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 …………………………………… (11)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体系…………………………………………(11)(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1) (四)巩固家庭养老保障,推进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协调发展………………………(11) (五)城市对农村进行反哺………………………………………………………………(12) 参考文献………………………………………………………………………………… (12)致 谢………………………………………………………………………………………(12) 1

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方面,也存在着重点放在城镇,而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具体的实践较少,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更是落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变迁,鉴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削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中,应把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重心来抓。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为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解决后顾之忧,是社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政策的结果距离政策预期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总结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存在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养老保障进一步发展、深化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基本概述 (一)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定义 老年人社会保障: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通过对国民收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再分配,依法对全社会老年人在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后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①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专门针对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跟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口结构相适应,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进行调整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随着经济体制、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而变迁③。农村养老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农村老年人的晚期生活解决了后顾之忧,无疑将推进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

(二)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压力

① 许亚敏,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政策取向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9(6):

18. ② 许亚敏,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政策取向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09(6):

19. ③ 许亚敏,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评估与政策取向[J].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10(35):

9. 2

表1 2010年全国分城乡人口老龄化现状 地区 年龄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例(%)

全国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80岁及以上 17759 11893 2096 13.32 8.92 1.57

城市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80岁及以上 4631 3102 535 11.47 7.68 1.33

镇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80岁及以上 3198 2124 368 12.01 7.98 1.38

乡村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80岁及以上 9930 6667 1195 14.98 10.06 1.80

资料来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计算 根据2010年全国分城乡人口老龄化现状,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更快①。2010年中国乡村老年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城市地区;乡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全国共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8亿,而乡村的老年人口将近1亿,是乡村总人口数的14.98%;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达6667万,占乡村总人口10.0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在1960-1980期间,我国处于人口高出生率阶段,未来的20年农村的老年人口增长依旧较快。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依然具有增长速度加快、数量大、高龄比重较大、城乡和地区老龄人口差异大等特征②。 中国农民总体生活水平不高、收入波动大的现实,决定着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面临着不可回避的经济压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只是受各种发展制约和因素的影响,就总体生活水平而言,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就是和国内的一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也是存在巨大的差别。城市化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导致对农村养老模式产生冲击,同时农村老龄人口占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老龄问题突出。

① 李辉、王瑛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155.

② 朱步楼,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J].吉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唯

实,2007(10):52. 3

二、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逐渐削弱 几千年来,家庭养老保障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是由家庭来承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我国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说明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占着重要地位,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种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人口数量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家庭内部资源的短缺。以往的家庭养老都是以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其实质是家庭内部资源的代际转移。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家庭养老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计划生育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小型化日益突出,供养比例发生重大变化,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要形式,使得年轻一代对老年的负担加重。随着农用土地跟土地的收益逐渐减少,农民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多为侧重于城镇人口。政府认为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以土地作为生活的保障。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增多,很多农村劳动力不得从事非农生产①。然而,对于土地征用的补偿只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未考虑土地对于农民长期的收益性和后期的养老保障的作用。再加上普通农民生活技能的有限性,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中无任何保障的失业者。所以农村的养老保障很难再依赖于土地保障,来自土地的收入对于维持生计都成为一种困难。

(二)经费投入少,保障水平比较低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对社会保障进行不断地探索与革新。但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被人为地分割成彼此联系不十分紧密的“二元社会保障”。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已完成,保障功能齐备。国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的经费支出严重不足。2002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全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的11%,2005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7.7%,其投入绝大部分分给了城市职工②。从最低生活保障看,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保障标准分别由2005年的月人均154.30元和74.83元,提高到2011年的月人均288.04元和140.29元,分别增长86.68%和87.48%;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由2005年的73.34元和28.37元,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