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教材

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教材

中国声乐作品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中国近现代音乐专题 一、声乐唱法分类。按唱法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 1、美声唱法:Belconto,意为完美的歌唱,是以意大利民歌唱法为基础的科学演唱方法,其音色洪亮,透彻,适于表现严肃的,戏剧的,重大的内容。艺术歌曲、歌剧,一般都采用美声唱法。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采用的就是美声唱法。 2、民族唱法:以本民族传统的民间唱法为基础的演唱方法。如中国各种民歌、戏曲的唱法,印度民歌的唱法,日本民歌的唱法,早已形成其独特的发音,咬字,行腔的理论和规律。中国有许多民族唱法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王宏伟等。 3、通俗唱法:基本属于用本嗓演唱的风格。又可分为抒情风格,乡村风格,校园风格,摇滚风格等等。这种唱法在生活中最普遍、最普及。如:毛阿敏、韩红、腾格尔等。 4、原生态唱法:这只是区别于学院派民歌唱法的一种说法,学院派民歌唱法大多吸收了一些西洋唱法,原生态唱法却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演唱中保留了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如阿宝、索朗旺姆等。 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7、《保卫黄河》(轮唱)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六十年代后期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三、早逝的天才少年——聂耳 聂耳(1912-1935) 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四、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体现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淫欲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适于群众集体齐唱。群众歌曲大多为创作歌曲,按题材细分为:工人歌曲、士兵歌曲、学生歌曲、节庆歌曲等。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陆歌》、《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歌唱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的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与歌词紧密结合。钢琴伴奏占有重要地位。如《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作曲)、《我住长江头》(青主作曲)、《嘉陵江上》(贺绿汀作曲)、《我爱你,中国》(郑秋枫作曲)、《祖国,慈祥的母亲》(陆在易作曲)等。 五、器乐创作 我国的民族器乐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借鉴西方的创作经验,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作曲,以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择取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及“坟前化蝶”等情节。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 2、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李焕之作曲,1955—1956年之间创作的《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以1943年新秧歌运动以后解放区的生活情景为背景。采用秧歌的节奏、音调以及陕北民歌为素材。节奏热烈明快,旋律朴素优美,具有鲜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明的民族风格。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选用了该曲的几个主题作为晚会的开场音乐或晚会中的某些背景音乐。 3、《北京喜讯到边寨》郑路、马洪业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当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万民欢腾、热烈庆祝的情景。 4、民族管弦乐《翻身的日子》朱践耳作曲。乐曲以火热的情绪,流畅的旋律和活跃的节奏及所反映的时代变革而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5、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作曲。生动地描写了要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盛装聚集自在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 六、歌剧、舞剧音乐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20世纪的中国歌剧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以《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和《江姐》为代表。②与欧洲歌剧形式比较接近的歌剧,以《伤逝》和《原野》为代表。③传统歌剧以《刘三姐》为代表。 歌剧《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马可、张鲁等作曲。剧中《北风吹》、《十里风雪》、《扎红头绳》等唱段至今在人民中间流传。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历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由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的六幕歌剧,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经典唱段有《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等,剧中主要人物有韩英等。 大型革命现代歌剧《江姐》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剧作家阎肃担任编剧。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创作而成,经典唱段有《红梅赞》、《绣红旗》等.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6 歌剧《小二黑结婚》作于1952年,马可 等作曲。根据作家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改编。音乐以山西的民歌和山西、河南、河北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经典唱段有《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歌剧《伤逝》施光南作曲王泉、韩伟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 七、舞剧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舞剧在西方统称为“芭蕾”。18世纪芭蕾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舞蹈创作不仅在戏剧结构、舞蹈语汇、美术设计、等表现手法上,都有不少突破和创新。又出现了《丝路花雨》、《奔月》、《文成公主》等作品。 ①中国舞剧《鱼美人》创作于1959年,音乐由吴祖强、杜鸣心创作。成功塑造了舞剧主人公“鱼美人”的形象。 ②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剧中主要人物有洪长青(正面)、南霸天(反面)等。剧中经典片段有《娘子军连歌》、《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万泉河水清又清》等。 ③芭蕾舞剧《白毛女》根据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 八、新时代音乐作品 歌曲《走进新时代》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创作于1997念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向往未来的情怀,歌曲曲调明朗、舒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7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是电视记录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动人、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荡气回肠,歌曲中虽然没有提到被歌颂的人名,但是人们都熟知,歌中的“你”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作曲家介绍 马可:作曲家、音乐学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管弦乐曲《陕北组曲》等。 吕其明:作曲家,安徽无为人,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城南旧事》、《庐山恋》、《雷雨》《焦裕禄》、《红日》等影片作曲,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广为传唱,还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等。 赵季平:作曲家,曾为电影《红高粱》、《大话西游》、《黄土地》、《霸王别姬》,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大宅门》、《笑傲江湖》等配乐。 王立平:作曲家,代表作品有记录音乐《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海港之歌》,电视片《徐悲鸿》、《太行丰碑》, 教材连接 一、华夏音乐之光 《八音和鸣》 (楚调) 田世昌作曲。八音:金(钟)、石(罄)、土(埙)、革(鼓)、丝(琴 筝)、木( )、匏(笙)、竹(箫)。 《酒狂》明朝《神奇秘谱》古琴曲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王戎. 《阳关三叠》 唐朝 王维作词 清朝《琴学入门》谱 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 《黄莺吟》 宋朝 《事林广记》谱 小令。分为单叠和双叠两种。 《湘妃泪》 琵琶文套大曲《塞上曲》第三段 古曲 琵琶作品分为琵琶文曲和琵琶武曲两大类 二、蛰龙飞起舞东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