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涨价的成因、走势及对策分析能源涨价的成因、走势及对策分析2007-02-10 16:48:46今年以来,电、煤、成品油等能源价格猛涨。
涨价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原因何在,趋势如何,怎样抑制能源涨价?这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此,我们试做如下分析:能源价格飙升及其不利影响能源价格上涨,最快的是煤炭。
广东电煤价格一度接近400元/吨500元/吨,个别地方煤炭吨价甚至从420元涨到690元。
2004年4月份全国流通环节煤炭价格指数总水平比3月份上升了3.87个百分点,同比上涨了13.57个百分点。
不少地区每度电上涨1分6分不等,而且高峰期拉闸限电现象十分普遍。
成品油价格也有较大上涨,近日广东省成品油销售价格全线上调,其中93号汽油零售价从3.45元/升调整至3.75元/升,90号、97号和0号柴油也均上涨了0.200.25元/升。
能源涨价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1.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
能源涨价使得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等高耗能企业生产成本猛增。
例如,今年上半年,吉林省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仅因辅料及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就减少利润8290万元。
电力成本占了煤炭生产成本的1/3,由于电价上调,机械化较高的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也上升。
成品油价格上涨提高了农业灌溉成本,煤价、电价上涨带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减少了农民收入。
2.影响了居民生活。
煤炭价格上涨,且供不应求,致使电力供应紧张,一些地方只能拉闸限电,很多城市的夜景不再,家电停机。
电价上涨还使一些低收入者用不起电,只好忍受酷暑的煎熬。
炎热的夏季无法用电,不仅无法驱赶热浪,就连照明也不能解决。
油价上涨使得一些小汽车暂时搁置不用,给居民外出带来不便。
原来使用液化气的用户不少已经改用煤球,这不仅加剧了夏季的炎热,而且给用户增添了诸多不便。
3.限制了交通运输业及旅游业的发展。
成品油涨价,使汽车运输业利润降低,例如,河北省沧州市的沧运集团,在今年1到5月份,仅燃油一项支出就高达3838.81万元。
在出租车司机的毛收入中,约有30%要用于购买汽油,汽油涨价后,购油支出增加。
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估计,航空公司的燃料支出占其运营成本的10%至20%,当油价走高时,这一比例将高达30%或40%。
为了转嫁成本,自今年4月20日以来,国内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平均上浮10%以上。
这抑制了航空需求,尤其是经济客位和短途航线的客运需求,运输业不景气又影响到旅游业,价格上涨的原因何在?造成我国电荒、煤荒、油荒’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长过快,而供给增长不足。
1.经济增长过热引起需求急剧扩大,而供给没有相应增长。
自从去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明显过热,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为1994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化工、非金属矿采制、纺织与服装、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幅度在130%至170%。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大量耗电项目增长迅猛,带来用电猛增。
今年14月,社会用电总量达6493亿度,比去年同期增长15.5%。
电力供应增长明显慢于需求增长。
据统计,2000年到2003年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了11.36%、9.03%、11.6%和15.4%,但发电装机增长分别只有6.88%、6%、8.39%。
而在九五末、十五初,国家却关停了大批火电厂。
电力、水泥增长引起煤炭需求大量增加。
2004年,主要耗煤行业还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全国将新增装机容量3500万千瓦,相应新增电煤需求8000万吨;钢铁新增煤炭需求约3000万吨;水泥新增煤炭需求1000万吨。
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预测,2004年国内煤炭供应缺口将达1.4亿吨,供不应求会使煤价进一步上升。
2.经济发展带来汽车、旅游等消费增长,拉动了能源需求不断扩张。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购车、旅游消费大增。
专家预计2004年汽车产销量增速将达到30%以上。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的2004年五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4亿人次,比2002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9.6%汽车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增长拉动了对成品油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市场需求增势强劲,去年我国石油产品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达到为11.4%,同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
3.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是造成电价上涨的帮凶。
今年进入盛夏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居民用电大增,价格随即攀升。
据计算,空调负荷飙升是各大中城市严重缺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的夏季空调用电达到电力负荷的近40%。
家用空调每年国内销售突破2000万套,以2千瓦/台的耗电量计算,每年家用空调的耗电功率突破4000万千瓦,中央空调每年的装机容量约为3100万千瓦,两者相加突破7000万千瓦,相当于7座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4.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使能源利用率太低。
我国能源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总效率只有10%多一点,也就是说,90%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能耗较高,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9.7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20个百分点。
5.一些地方为追求政绩,不顾实际大上项目,造成能源需求增长。
国家发改委调查显示,2003年底已建成的炼铁能力中,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的炼铁、炼钢能力占总能力的70%左右。
在建项目中,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低水平装备能力占45%左右;电解铝生产能力中,落后的自焙槽能力还占一定比重;在10亿吨水泥产能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也只占25%。
从布局看,有个别中型城市钢铁企业竟达50多家。
个别省份电解铝企业超过20家,造成了这些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
6.我国工农业科技水平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目前的供电煤耗与世界先进水平比,每度多耗60克,也就是说若按世界先进水平衡量,我国一年发电要多耗标准煤约1.2亿吨。
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炭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炭资源被浪费。
全国输电损失率比国际先进电力公司高2.0%2.5%,一年多损耗的电量达350亿度。
中国汽车技术整体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10至20年、老旧车比例高达25%、汽车每百公里平均耗油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
7.全社会节约意识淡薄,能源的损失浪费严重。
不少城市过多的城市路灯、办公设备及家电待机等隐性浪费耗费了大量电能。
报载,北京二环、三环、四环路灯所用的电力,每年至少1000万度,如果减少一半路灯,则可节省500万度。
按照国内办公设备保有量电脑1600万台、打印机1894万台测算,每年因待机就浪费12.775亿度电。
按照平均每台电视机每天待机2小时,待机耗电0.02度,我国电视机保有量3.5亿台计算,一年的待机耗电高达25.55亿度。
应该看到,长明灯、空调不关等显性浪费更严重。
8.国际能源涨价带动了国内能源价格上升。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石油进口大国。
去年全年石油进口量为90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4%。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原油数量仍趋增加,上半年原油进口。
6102万吨,增长39.3%照此发展下去,全年进口原油应该在1.2亿吨。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高,自今年6月底以来,纽约市场油价已上涨了31%。
油价已累计上升了近10美元。
8月13日,油价突破每桶45美元,8月22日,更是涨到每桶49.40美元,逼近50美元大关,创下21年来的历史新高。
由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而国家根据国际价格调整国内油价,国内油价必然会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而上涨。
能源价格上涨的走势能源价格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理由是:1.经济增长过热的惯性还会维持一段时间,需求过旺的现状不会立即停下来。
对经济增长过热,国家采取了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但经济增长是有惯性的,尤其要看到,这次的宏观调控不是全面刹车,而是点刹,这就使得经济增长过热的势头还会持续一个时期,从而对能源还会有很大的需求,即使经济增长进入正常的区间,仍然需要大量的能源为支撑,同时,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器不断增加,小汽车逐渐增加,用电用油自然增加;外出旅游增长很快,交通需求上涨,拉动能源需求上升。
2.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气温年复一年上升,人们为了驱赶热浪只好增加空调等电器,这就必然引起用电需求上升。
用电量上升就会加剧供需矛盾,电价还将继续上浮。
3.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错误政绩观不会立即改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并非一日之功。
有的干部还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上项目。
有的干部还会把个人官爵升迁之宝押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做表面文章,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就必然造成能源需求大量增加。
4.石油煤炭等能源受到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短期内价格不会降低。
由于欧佩克没有取消限产计划,伊拉克战事在短期内难以平静,主要产汕国政局振荡,供给不足。
而自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原油需求量大增。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2002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2%,2003年则上涨至2.1%,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4.1%。
需求增加了,但供应并不能满足,目前欧佩克配额已经达到了其上限,每天出口2900多万桶,不会再增加产量。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油价回落的可能性及空间不大,目前,国际煤价上涨态势仍将持续,预计今年要上涨40%左右,这对2004年国内煤价具有强支撑作用。
5.能源建设投资已经大量投入,但投资不能马上形成供给。
由于我国电源建设快速增长,发电设备需求大,一季度我国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发电设备价格已经翻倍。
电力投资今年出现了爆发式的高增长,2004年全年电力投资增长将达到35%。
这种势头可能持续到2008年,并大约维持25%的投资增长率。
据业内人士介绍,大中型水电站和核电站工期一般需要6至10年,而小型火电站通常也需要二三年。
即使现在上马新的电厂,也要在数午后才能发挥作用,煤炭、石油等燃料不仅开采需要时间,而且运力不足也限制了煤炭的供应,有些地区形成了有钱买不到煤、有煤运不到的梗阻’局面,今年3月煤炭装车满足率还不足40%。
石油的开采、冶炼及运输能力的扩张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抑制能源涨价的对策价格何时回落取决于供求矛盾何时得到缓解,供求基本平衡之后价格自然会下降。
从当前形势来看,既要努力增加供给,又要严格限制需求增长。
增加供给的主要途径是:1.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发展规划。
增加电力供给的总的思路应该是,着重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核电,稳步发展水电,有条件的地方开发地热和潮汐能、风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