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600字,荆州古城话居正

3600字,荆州古城话居正

荆州古城话居正安频自有碧江无限好,荆州佳境不须山。

这是宋代诗人郑獬的诗句,豪情万丈。

我多次来到荆州,在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三十年前。

那时我在荆州地委党校学习了四个月,每天清晨时分在墙边走路、跑步,对荆州留下了很深的感情,还多次去张居正故居观看。

但这次才真真切切地品出这句诗的韵味。

从党校出门,往左边走两百米,有一个监利尺八老乡开的杂货店,有时我会到里面买点小东西,还聊几句。

与他闲聊之间,偶尔得知张居正来过尺八镇。

我很惊愕。

后来我专程去尺八镇找了红庙中学的张志利先生了解一番,才弄清原委。

万历元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江之利在蜀,江之患在楚,楚之江患,荆郡其首也。

”接着,他还说了监利靠近长江段的水患很严重。

于是,皇帝批准他治理水患。

他第一站来到了长江监利段的尺八穴选址。

经过调研后,他决定安排民工们从南河口(今尺八镇三红村)动土,共修堤段四十里。

于是,在竹庄河张氏宗祠设立了一个管理机构(类似现在的指挥部),并增建一进宫厅,挂上首相匾,且在祠堂牌坊上题联:“谏止修宫力可回天返日;丹成得道法能伏虎降龙。

”然而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挑土修堤很辛苦,又费时费工。

直到万历八年,完成了堵筑庞公渡(穴口)工程,从而荆江干堤才初具雏形,全长四百八十里,监利境内的新挽江堤一百八十多里,庶民谓之为“皇堤”,从此它有效地控制了长江洪水的泛滥……监利与荆州同饮长江水,血肉相连。

来到荆州古城,不可回避的便是荆州古城的护城河,据说它通着长江。

然而它没有瘦西湖的纤弱妩媚,没有汉水的浩荡汹涌。

它有的只是历史的质地,安谧的性情。

巍巍的稳重城体,犹如一条隐忍忠厚的巨龙,卧在长江之滨,余威尚在,游客们不由得被它慑服。

我抚摸每一块城砖,好像在浏览一页页古朴的书页。

期间,有春秋的兵燹,秦汉的烽火,隋唐的兴亡,明清的禁锢,有点点滴滴融入……这是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的第一个国庆节,而且还与中秋传统佳节同日。

国庆节与中秋节同日,还是19年一遇呐。

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张居正研究会共同举办了“纪念张居正诞辰495周年座谈会”暨张居正故居重装迎宾盛典。

我应邀作为嘉宾出席了在张居正故居举办的这次迎宾庆典活动。

据了解,张居正故居闭馆几个月,全面进行重修,增加了内容,采用立体塑像,突出了展现效果,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众多来宾在签名墙上留下了或飘逸、或方正的姓名。

等我们在张居正故居前的广场上坐定后,广场上的腰鼓队载歌载舞,锣鼓喧天。

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勇致辞,荆州市委常务、市政府副市长向斌宣布张居正故居开门迎宾。

随后,首个入园的宾客是从北京市来的退休老人孟繁智、田立新夫妇,他们发表感慨,动情地说:“张居正是明代非常有名的一个首辅,生前煊赫、死后凄凉,形成很鲜明的对比。

好在现在人们重新认识了张居正,重装了张居正故居,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由闵荣主持,节目依次有《好汉子》、《我家就在长江边》等等。

进入故居内,可见张居正持笏的灰铜色朝服像,一派严肃,非常逼真。

看着他的面容,便想起他的忠贞为民之情。

活动结束后,我抽空去看了前面不远处的宾阳楼。

顺着台阶,爬上了荆州的城墙,驻足想象万马奔腾、临阵厮杀的场景。

荆州“北据汉沔,南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明初文士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通过刘备巧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故事,使古城荆州闻名国内。

它还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荆州便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楚王的行宫,秦时为南郡治所,三国时期,魏、蜀、吴为夺取荆州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五代时的南平国曾先后在这里建都。

从而使荆州成为长江中游的第一大城市,与下游的扬州齐名,史称“江左大镇,莫过荆扬。

”还有,从荆州走出了一百多位宰相.....如今的护城河很宽敞,两岸皆是景观树、人行道,整洁唯美。

一切都很恬静,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路边的旗杆上均挂着鲜红的国旗,节日气氛非常热烈。

我每次经过九龙桥,从东门进去,走过一百多米,便可以见到张居正故居。

东门上的宾阳楼游人众多,很多人是第一次来,站在上面观看下面的风景。

看他们的表情,应该是心潮澎湃。

城下面的一条林荫小道上人来人往,各路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下午两点半,纪念张居正诞辰495周年暨张居正文化座谈会在万枫酒店16楼会议室举行。

会议由张居正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广森主持。

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勇和张居正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孟修祥分别代表主、协办单位致辞。

来自河南郑州、湖北武汉等地嘉宾和本地长江大学人文和新媒体学院、荆州地方史专家等3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组织者给每一个人发放了一份《座谈会议程》、一份《论文汇编》。

感谢组委会,将我的一篇旧作《张居正子孙播及地研究》收录在里面了。

此文围绕张居正的祖辈、张居正的情况、张居正的几个子女以及后裔寻访进行了探讨。

荆州市张居正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大学教授孟修祥,荆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贤坤,他们分别对我的这篇旧作作了点评,认为还需要深度挖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众多与会者从细微生活到宏大叙事,围绕张居正的生活百事作了发言。

张世春就《张居正振弊易变皇权掣肘》、浦士培就《张居正的民本思想》、周中梁就《张居正称孤与明代士人称谓文化》、齐悦就《为张居正辩污》、张全就《张居正饮食与荆州风采》、孙贤坤就《居正守中诗以励志》、孟修祥就《张居正与荆州》等问题进行探讨,还对张居正的改革思想、张居正府邸的历史变迁、以及流传的谣言,各抒己见,分别加以分析探讨,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张居正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

孟修祥最后作了全面点评,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城公司总经理杨光兴最后讲了话。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重视张居正,始于熊召政。

熊召政的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小说《张居正》,更让张居正名扬天下,从而推动了张居正相关文化产业的进展。

张居正系江陵人,年轻时常住荆州城靠近东门的地方。

当年的抗日领袖蒋中正如此评论张居正:“王安石以后最大的政治家,就是明朝的张居正。

”可见,张居正在后来的政治界依然有影响力。

可以说,张居正文化是荆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是荆州地区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名片。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在他的改革下,使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又延缓了几十年的“寿命”。

张居正英年早逝,没能进一步地去实践自己的政治构想。

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作对,消极怠工,造成了政治局面的窳败以及各级官吏的颟顸。

在封建时代,政亡人息,令人感伤。

即便是在张居正权倾天下的时候,文官们还是没有放过他,不仅上奏折污蔑他,而且在“一条鞭法”上处处掣肘。

在他死后,家产被抄、儿孙被逼死,生前荣誉被褫夺、墓前石碑被推到,凄凉、凄惨,至今想起来,还是愤愤不平。

之后的首辅,再没有人愿意为国出力,大多是和稀泥的高手,浑浑噩噩过日子……夜晚,我们去游古城,首先去看了矗立在古城东门外的金凤腾飞雕塑。

这个城标,已有了三十一年的历史了,代表了荆州市的形象,体现了荆州市的文化精神。

这个城标也是来荆州的游客必看的景点。

你看,一只耀眼的金凤站在光焰万丈的朝阳之上,展翅腾飞,加上灯光的照耀,美轮美奂。

据随同的荆州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志翀先生介绍,雕塑之所以选择这一形象,是因为荆州是楚人的故土,楚人崇凤,视凤为至尊、至善、至美的神鸟,以凤鸟为图腾。

荆州人以金凤腾飞为城标,既体现了楚地先民们尊凤崇火的历史渊源,又展示了如今古城人民拼搏腾飞的精神风貌。

接着,我们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游览古城。

你说是什么方式?——对了,是乘船游护城河!你是不是觉得很和谐、很浪漫、很惬意啊!据说,这主要是荆州的旅游公司,为了增强游客体验感与互动性,而设置的观光游船水上线路。

我们乘坐的是全电动的一艘大船,造型为中式画舫风格,古朴典雅。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火树银花不夜天,大妈大姐舞翩跹。

以宾阳楼为中心魔幻、炫目的灯光秀震撼表演,展示荆州了人文和历史,包含三国故事等3个主题篇章等等。

在灯光的照耀下中,熠熠生辉的古城墙、宾阳楼、关公圣像、金凤腾飞、九龙柱、屈原像等城市标志更加流光溢彩。

闪耀的灯光,宛如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月光下护城河水水泛着彩光,皎洁的月光撒落在护城河的水面上。

灯光的倒影引人注目,护城河的水,在月光下显得灵动别致,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颤动,像正在梳妆打扮,今日的荆州更加可爱了。

你看,城墙外沿线装饰了彩灯,还有从墙角射出来的摇晃彩灯,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欢庆这节日。

投影到城墙上的灯光字——荆州欢迎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璀璨的灯光倒影在水面,交辉相映,非常壮观。

宾阳楼下面以及对岸,观看灯光秀的人们很多很多。

左侧的金龙桥上车水马龙,东门城墙上“荆州”两个大字在彩灯的照耀下更加气派!我们作为游人坐在仿古画舫上,感受了荆州夜游文化。

游船缓缓行进,为我怀想着千年往事,内心很欢欣,庆幸生长这太平盛世,而且又喜逢双节,真是不亦乐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