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细碳化钨粉末的制备研究现状及进展

超细碳化钨粉末的制备研究现状及进展

化工中间体 

Chemical Intermediate 2010年第08期 

综述专论 

超细碳化钨粉末的制备研究现状及进展 

许建华1 (1.会昌县会昌中学,江西会昌342600 黎先财2 ;2.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碳化钨是一种重要的硬质合金材料,也是~种性能优良的催化材料,本文对近年来超细碳化钨粉的制备方法分为气相法 

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并围绕碳化钨的颗粒细化,从钨源和碳源的选择,[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超细:碳化钨粉:制备 

中圈分类号.TQ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14(2010)08—00020—05 

碳化钨硬质合金最早是由德国的Schrooter 

于1923年发明的 1926年首次用作热拉钨导线的 

模具[】] 为了进一步提高WC硬质合金的力学性 

能,最佳的途径是将其晶粒度细化 制备纳米结构 

的合金材料 合金的晶粒越细 其缺陷越小,当品粒 

小于0.1 m时,几乎没有缺陷 这种硬质合金,既具 

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又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 目 

前人们正在努力将碳化钨及其复合粉末晶粒尺寸 

降低到纳米范围内 以提高其硬度、韧性。在20世 

纪70年代.人们又发现烃可在碳化钨上发生氢 

解反应以来.碳化钨因其具有类似铂的表面电子 

特性.因此而被用来代替铂等贵重金属作为催化 

剂应用在某些有机反应中.如烃的催化加氢/脱 

氢,烃的异构化.烃的转化,烃的合成,肼的分解. 

氧化反应及合成氨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等.这些已 

成为当前研究碳化钨的热点『2].通过不断完善碳 

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不断完善碳化钨粉末处理 

手段.定可制得具有更适合用于催化反应的表面 

成份的碳化钨粉末.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制取超细 

碳化钨粉末的方法很多.本文对近几年的的制备 

方法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作了简 

单的介绍,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1气相法 

作者简介:许建华(1975一),男,江西会昌人,硕士,从事无 

机催化材料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 1.1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f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1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郑华均 

等 采用氟化钨(WF6)和甲烷(CH )为前驱体,采用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fPECVD)方法制备直 

径为20~35nm的圆球状纳米碳化钨薄膜. 

制备过程如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 

沉积装置,以氟化(WF6)、甲烷(CH4)和氢气(H:)为 

原料气体,氩气fAr1为载气。各气体的流量分别由 

单独的流量计控制.基底采用金属镍片.基底分别 

用丙酮、去离子水、乙醇以及去离子水超声波清 

洗.吹干后放入反应室.在化学气相沉积前先在热 

氛下通30rain的100sccm氢气.以去除基底表面上 

的氧化物.化学气相沉积后的样品在氮气中随炉 

退火处理.此法的关键在于控制前驱体气体中的 

碳钨比以及基底温度.并且对原料和基低的纯度 

要求较高 

1。2固定床化学气相法 

李继刚等_4J采用固定床化学气相法在800oC 

以纳米WO 为原料.乙炔和氢气混合气体作为碳 

化介质.成功制备晶粒尺寸为15nm左右的纳米 

WC粉体。并且发现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纳米WC 

粉体的晶粒尺寸随之增大.从原始晶粒尺寸15nm 

长大到1500℃时的47nn1 

制备过程如下:称取适量的纳米WO,粉体. 

将其均匀放在石英反应舟内.并将石英反应舟置 

于高温不锈钢管式反应器(tp90cm)中,再将不锈 

钢反应器置于管式电阻炉中 从由540oC升温至 

660q

C,此时是H2还原纳米WO 阶段。当温度逐渐 第O8期 超细碳化钨粉末的制备研究现状及进展 

升高至540℃保温阶段时.H,流量应调节使之增 

加,增大H 流量有利于带走水蒸气,使反应过程 

顺利进行。当反应经过660oC保温1.5h后.石英反 

应舟内的纳米WO 粉体完全被还原为纳米d—W 

粉体。此时降低H,流量,打开乙炔气阀,控制乙炔 

流量,此时反应进入碳化阶段 升温至800℃.并 

在800℃下保温4h 碳化过程结束以后.石英反 

应舟内的纳米6一W粉体基本转变为纳米WC粉 

体,此时关闭乙炔阀门,并降低H,流量。持续通 

人微量高纯H,至不锈钢反应器冷却到室温 此 

法用已炔代替甲烷做碳源.降低了工业成本.有利 

于工业化生产 

1.3化学气相冷凝法 

J.C.Kim等l 5l利用化学气相冷凝法fChemical 

Vapor Condensati0n.CVC1合成了纳米WC.步骤如 

下:以高纯CO载气通过含有W(CO) 前驱体的蒸 

发器 载气流速1200SCCm.蒸发器温度控制在 

120。【= 然后载气携带前驱体蒸气在管式反应炉 

600—800℃的温度范围下.C0气体分解为C0,和 

C 1000 左右W和C化合生成了纳米碳化钨.最 

后在收集室里即可得到WC.并比较了在三种 

f1atm空气,1atm氩气,1*10。真空)气氛下合成的 

尺寸大小.通过TEM发现真空条件下晶粒尺寸可 

下降到4nm.通过XRD观察1000℃下是钨和碳化 

钨共存.此法的优点是WfCO) 既作碳源,又作钨 

源.且反应温度低 

1。4气相碳化法 

郭志猛等『61发明了一种甲醇低温气相碳化制 

备WC粉的方法.以平均粒径为21nm.比表面积 

BET为54m2g 的WO 粉作原料.甲醇作为碳源 

在Co/Fe催化剂的作用下.在450℃~950℃的温度 

下反应1.5—4小时即得到纳米级WC 采用甲醇低 

温催化裂解.甲醇通过液泵流量计进预热管道.预 

热管温度控制在300℃~420℃ 将甲醇预热汽化 

后.送人催化裂解器.在420℃~550qC即可使甲醇 

气裂解,得到所要的反应气氛CO和H ;CO和H 

与纳米WO 粉反应1.5~4小时,脱去氧原子,生 

成纳米WC。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成本低,裂解效 

率高.WC粒度可控并均匀稳定 

郭志猛等_7I还发明了一种乙炔气相碳化制备 

纳米WC粉的方法.以平均粒径为36nm,比表面 

积BET为12m2g一的钨粉作原料。C,H,作碳源.H, 做辅助气体。两者的气体流量比Q(C H:)/Q(H ) 

为1:1.5~1:4。乙炔先在300℃~550℃下充分预 

热,然后通入气体。混合装置与H'混合后构成碳 

化气氛,通人管径为O50mm的管式反应炉 纳米 

钨粉的装舟量为10~35g/舟.在750cc~950℃的温 

度下反应1~3.5小时,得到纳米WC粉 本发明的 

优点在于:成本低,反应温度低。碳化反应可在低 

于950qc的温度下充分进行.节约了能源.保证了 

纳米WC粉的稳定生产 

F.F.P.Medeiros等[81利用CH4(99.95%)和H2 

(99.9995%)作为碳源和还原剂。仲钨酸铵(APT) 

或蓝钨(TBO)作为钨源。APT在600℃下加热2小 

时(N 气氛),球磨处理即可制得TBO。渗碳反应 

可在A1:O 卧式同定床反应堆里进行。将3gAPI’或 

TBO装进反应堆。以5℃/min升到850℃(APT)或 

升到820℃(TBO)后恒温2小时,在将5%CH 和 

95%H:混和气体以20L/h的流速通入反应堆里, 

可获得尺寸小于1 m的WC晶粒。并且发现用 

APT作钨源比用TBO作钨源得到的WC颗粒要更 

小.即使原料TBO比APT更细 还原时要在干燥 

环境中进行 

2液相法 

Nicolas Keller等[91用多壁碳纳米管为模板. 

通过SMSfShape Memory Synthesis1法合成了一维 

纳米碳化钨.具体内容为:取开口纯净多壁碳纳米 

管『平均内/外径分别为50/100,长度约为200txIll 

由Applied Sciences Ine. (Oh USA1提供1浸入 

20ml五水仲钨酸铵溶液中(pH一5),后在80 时剧 

烈搅拌20min.得到的溶液在室温下自然蒸发.然 

后过夜.温度控制在120℃进一步干燥.最后在 

350℃时锻烧2小时.就形成了碳化钨前驱体.在真 

空条件下.温度控制在1000—1300℃处理前驱体.即 可得到一维碳化钨纳米结构材料. 

三菱麻铁里亚尔株式会社的柳沼裕士等_10] 

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粒碳化钨粉末的制造方法和按 

这样的方法制造的高性能微粒碳化钨粉末 发明 

的方法南以下工序组成:将在钨酸铵水溶液中混 

合碳粉而得到的浆体进行低温干燥.制成前体.再 

将其在惰性气体中还原.碳化得到还原.碳化反应 

生成物.再在该反应生成物中配合.混合最终实际 

使全部钨成分成为碳化钨fWC1那样的量的碳粉,

 化工中间体 

Chemical Intermediate 2010年第O8期 

并进行碳化。本发明的微粒碳化钨粉末平均粒径 

为0.8 m以下,不含超过1 m的粗粒粉末,而且 

金属杂质少,含有规定量的氮和氧。 

3固相法 

3.1钨一钠一超临界CO,热处理法 

Qiang Wang等『1】】利用超临界C0 一钨和钠,合 

成了六方晶相的碳化钨.通过两步形成WC.第一 

步,CO 被钠还原成石墨,钨被CO 氧化成WO 和 

W 0 .然后钨的氧化物和石墨合成了六方品相的 

WC.过程如下:将1.0g钨粉(纯度99% 平均直径 

21xm),2.3g金属钠(纯度98%),10.Og干冰(纯度> 

99%1分别放人高压釜里.然后将密封好的高压釜 

放人加热炉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到600qC 

后恒温20h.再将高压釜冷却到室温.得到黑色固 

体产物.用稀盐酸处理黑色固体产物中的碳酸钠 

然后热处理得到Na0H溶液.最后将样品用蒸馏水 

洗涤,8O c【=干燥两个小时.得到0.2g产物.这种方法 

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关键在于制造中等 

温度条件下的耐火碳化金属材料. 

3.2燃烧法 

H.H.Nersisyan等【 21以W0 一NaN 一C为原料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颗粒为50~100nm的WC.具体 

制备过程如下:将原料蓝钨,叠氮化钠和碳黑混 

合.原料性能如下所示: 

蓝钨(W03~X)一平均颗粒尺寸50一lOOp ̄m, 

纯度98%(Sanchun Pure Chemical,Co.Ltd.Korea): 

叠氮化钠(NaN3)一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 m,纯度 

98.5%(Daejung Chemicals and Metals Co.Ltd,Kore— 

a);碳黑一纯度99.5%fSamchun Pure Chemical。C0, 

Ltd,Korea). 将反应物在陶瓷研钵中研磨均匀.然后压人 

圆筒形不锈钢板中.钢板厚度lmm.直径50mm.高 

度60mm.反应球质量大约是150—170g.燃烧反应 

实验室通常压力.2.5MPa氩气下进行.将反应球放 

在反应堆里.然后点燃小球顶盖上的Ni—Cr金属 

导线进行燃烧反应. 

3.3喷雾热转换法 

北京科技大学吴成义等_l3]发明了一种纳米 

级超细钨粉和纳米级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采用高温250~350℃高压、2.5~3.5MPa 

超音速空气喷雾热转换法.先制成纳米级WO 氧 化物粉末,用H2气420 500oC还原成WO。.。蓝钨 

粉末,利用WO 一W0 。相变应力破碎效应。制成 

松散多孔的纳米蓝钨粉末后.再用超高速层间剪 

切破碎机.进一步将蓝钨颗粒破碎.并经高速旋液 

分级机进行粒度分级.将纳米蓝钨颗粒料浆用连 

续式离心机沉降分离.大颗粒蓝钨粉返回超高速 

层间剪切机继续剪切破碎:在蓝钨剪切破碎过程 

中加入酚醛树脂隔离剂.将纳米蓝钨颗粒包覆.在 

两端进H,.中段抽气排水的还原炉中700 740oC 

还原出平均粒径≤80nm的第一产品钨粉.然后将 

纳米级钨粉与纳米碳黑粉混合.同时再加人酚醛 

树脂隔离剂.在超高速层间剪切机中混合制成碳 

化料浆.再经离心干燥后.在980 1000℃低温碳 

化.出炉后经高速层间剪切机破碎桥接团粒.然后 

旋液分级,连续式离心沉降、离心分离酒精、烘干、 

工频气流振动筛.过151xm筛.可制成平均粒径 

≤90nm的WC粉末.颗粒形状为近球形 

3.4催化法 

Jong Dae Lee等[141通过沸石一HX.一NaX和一 

KX来催化WO 的还原渗碳过程.并且可以降低 

反应温度。使用CO(99.99%)气体在He(99.99%1 

气氛下从300。【= 750 一步将WO 转化为WC。基 

本原理就是沸石一X的阳离子和WO 的氧离子发 

生了离子交换 过程如下:沸石一NaX和W0 由 

Aldrich Chemical Company Inc.提供 沸石一HX 

和~KX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由沸石一NaX制备 将 

沸石一HX,一NaX,样品KX和W0 样品在He 

f99.99%)气氛200℃加热2小时,然后用CO 

(99.99%)以100ml/min和He r99.99%)20ml/min 在300℃~750oC与样品进行还原渗碳反应.这样 

CO与WO 就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生成WC 不同温 

度下得到的WC颗粒尺寸不一样,25nm f550℃), 

50nm(650 ̄),100nm(700 ̄C). 何宪峰等『l5 J发明一种针状碳化钨粉末的生 

产方法,该方法由以下几道程序组成:A.配料:将 

WO 原料粉及催化剂送入混合器内.混合均匀:B. 

还原处理:将配成的混合粉料装人石墨舟皿中并 

送入还原炉内.在H,保护及980—1270cC温度下 

还原处理;C.配碳及催化剂钴:将上述所得W粉连 

同其重量c粉及co粉送人球磨机内.混合均匀. 

得W+C+Co混合粉料;D.碳化处理:将上述混合 

粉料装入石墨舟皿后.送入碳管炉中.在

17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