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赢产 藤产强募。管毽技戒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掀起饲养奶牛的热
潮,现已大面积的扩展到了乡村,奶牛养殖业正逐
步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尚处在发
展奶牛生产的初期,平均产奶量还处于低水平阶
段,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重
要途径。
1 日常管理
1.1牛舍的日常管理
1.1.1温度的控制。奶牛喜凉爽,最适宜的温度为
8℃~16℃,产奶临界温度是20℃左右。牛舍冬
季保温(最起码保持在10℃),夏季保持凉爽,奶
牛才能正常分泌,不影响产奶量。
1.1.2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奶牛喜欢干燥的环境条
件,.因此,应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牛舍采
光通风条件要好,每日打扫干净 奶牛躺卧的地方
必须多垫、勤垫软草,潮湿的地方经常撒些石灰粉
或草木灰,既可消毒防病,又能吸潮除臭,有利于
提高产奶量。
l-2奶牛的日常管理
1.2.1坚持日晒、运动。冬季拴在户外多晒太阳,
夏季拴在阴凉处。夏秋季节白天炎热,改在夜晚放
牧;在夜间12:o0左右,把奶牛赶到运动场活动
一段时间,可提高奶牛食欲,提高日均产奶量。
1.2.2认真刷试牛体。每天要认真用木梳给奶牛刷
拭l~2次全身皮毛,这样可使牛体干净并加快新
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产奶量。
1,23每日定时挤奶。定时挤奶,一般以8 h挤一
次奶为宜。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奶牛乳腺炎的发生,
促使奶牛乳汁分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1.2.4注意定期修蹄。每年给奶牛修整蹄子2次,
可提高产奶量l0%左右。
1.2.5重视驱虫及防疫。冬季对牛驱虫1次,并做
好防疫注射。
1.2.6细心观察奶牛日常状况。细心观察奶牛活动
状况,每次喂牛前,要细心观察牛的进食、排粪和
日常活动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及
时请兽医诊治。
2饮食管理
2.1供给足量温水。保障饮水的充足,否则影响
产奶量,而且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另外气温
12℃以下时,给奶牛饮16℃左右的温水,坚持不
断,可提高产奶量。
2.2合理设计日粮 2.2.1 保证青绿饲料。冬春两季青绿饲料缺乏,可
将青草和作物秸秆切碎,制成青贮饲料,并适量搭
配一些胡萝1-,使奶牛一年四季不断青料。
2.2.2搭配粗、精饲料。青饲料供应充足,以吃饱
不剩为好;粗饲料作为搭配,少量添加;精料要以
玉米面、豆饼、棉籽饼、麸皮为主,并按产乳量来
计算,高产奶牛每产3 奶喂1 kg精料,低产奶
牛每产4 kg奶喂1 kg精料。曰喂3餐,以保证产
奶的需要。
2.2_3其它可提高产奶量的日粮搭配。喂多汁饲料
——冬春季节属枯草时节,如加喂白萝b、胡萝
b、甘薯等多汁饲料,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喂
粥料——粥料适口性好,奶牛爱吃,易被消化吸
收。方法是:先用水把粉状精料冲稀,待锅内水沸
腾后将其倒入,搅拌5~10 min即成。料水比例为
冬季1:10~15,夏季1:20~30。使用此法喂养
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3产后管理 .
3.1 尽早驱使母牛活动。产后要尽早驱使母牛站
起,以减少出血,便于生殖器复位。为防止子宫脱
出,可牵引母牛缓行15 min左右,以后逐渐增加
运动量。 ,
3.2肌注消炎药。为了防止母牛产后患病,可视
母牛体况肌注适量的鱼腥草和青霉素、磺胺类等抗
菌消炎药,以杜绝产科疾病的发生。
3.3正确挤奶
3-3.1 从奶牛分娩的当天开始挤奶,每目挤奶3
次。
3,3.2每次挤奶前都要用温水洗擦干净,按摩乳
房。手工挤奶前要剪指甲、洗手,双手分别握住乳
头均匀而快速地挤奶。每头牛的奶应在6~10 min
内挤完。
3.3_3第1 d每次每只乳房挤2 奶,第2 d每次
每只挤1/3的奶,第3 d每次每只挤1/2的奶,以
后就可以正常挤净。特别注意的是第1 d不能挤完
乳房中的奶,否则容易导致产后瘫痪。
3.4 良法增乳。产后半小时的母牛喂饮麸盐红糖
粥,制法:温热麸皮0.5 ,食盐40~50 g,红糖
O.5~1.0 kg,温水10~l5 ,混合均匀。并同时
喂给优质、软嫩干草1~2 kg,可加速体力恢复并
提高产奶量。另外,试验证实,在夏季高温季节,
泌乳奶牛增喂适量马铃薯,有利于提高产奶量。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田迎春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