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已跃居粮食作物的前位,世界排名第二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江淮平原等地区。因玉米产量高、价格高,本身具有食用、造乙醇、做饲料和制药等多种广泛用途,近几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迅猛提高,玉米联合收割机销量猛增。农民迫切需要掌握机具安装、
使用、维护和保养专业技能,尤其作业状态的核心部件的调整和使用。1 玉米联合收获机核心部件的调整和使用1.1 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部位核心部件调整(如图1所示)
图1 玉米收获机割台示意图
1、拨禾链 2、扶禾器 3、螺旋搅龙 4、浮动被动链轮调节螺杆 5、摘穗辊1.2 摘穗板间隙调整(如图2所示)
图2 摘穗板 拉茎辊 清草刀位置示意图摘穗板的作用是在拉茎过程中将玉米果穗卡住并摘下。摘穗板间隙应调整至所收玉米果穗平均直径的2/3左右。调整时应注意左右摘穗板对称于两拉茎辊之间。调整摘穗板间隙,是通过摘穗板上的长圆孔实现的。首先要将其固定螺栓松开,再左、右对称移动摘穗板到所需间隙,然后紧固螺栓。摘穗板前部间隙应比后部间隙大3mm。此间隙过小会使摘下果穗中混杂有许多茎叶和断茎杆易造成堵塞:间隙过大会使果穗卡住,损伤籽粒。1.3 拉茎辊与清草刀间隙调整(如图2所示)清草刀通过上侧长圆孔调整,调整摘辊间隙,调整清草刀棱边与摘穗辊凸筋之间间隙为1~1.5mm。否则就易出现拉茎辊缠草。清草刀调整完后,必须拧紧紧固螺栓。1.4 拨禾链调整(如图3所示)
图3 拉茎辊、摘穗板 拨禾链位置示意图1、张紧弹簧 2、浮动被动链轮调节螺杆 3、摘穗板 4、摘穗辊总成 5、拨禾链在摘穗部装上装有两条专用鸭嘴耳相错1/2节距的拨禾链。其作用首先将扶持玉米茎杆向后移动,然后将摘下的果穗输送到螺旋搅龙。调整浮动被动链轮调节螺杆,使张紧弹簧压缩为20~25mm,即可实现拨禾链张紧度的调整。调整完成时注意拧紧锁紧螺母。1.5 摘穗辊间隙的调整(如图4、5所示)图四 纵向板式摘穗器1、导向锥 2、可调轴承座 3、拉茎辊
图5 纵卧扭穗辊1、强拉段 2、摘穗段 3、导锥 4、可调轴承座 5、玉米茎秆玉米联合收割机核心部件的调整与使用
张占胜(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㘨ড়ᬊࡆᴎḌᖗ䚼ӊⱘ䇗ᭈϢՓ⫼
ᓴऴ㚰˄咥啭∳ⳕ∈⬄ᴎẄ࣪ⷨお᠔ˈ咥啭∳⠵Ѝ∳ 157009˅⥝㉇ᰃ៥Џ㽕ⱘ㊂亳⠽ˈ⥝㉇ⱘ⾡ỡ䴶⿃㊂亳ᘏѻ䞣Ꮖ䎗ሙ㊂亳⠽ⱘࠡԡˈϪ⬠ᥦৡѠԡDŽЏ㽕ߚᏗѢϰ࣫ǃढ࣫ǃ∳⏂ᑇॳㄝഄऎDŽ⥝㉇ѻ䞣催ǃӋḐ催ˈᴀ䑿᳝亳⫼ǃ䗴Эǃخ但᭭ࠊ㥃ㄝ⾡ᑓ⊯⫼䗨ˈ䖥ᑈ⥝㉇ⱘ⾡ỡ䴶⿃ѻ䞣䖙⣯ᦤ催ˈ⥝㉇㘨ড়ᬊࡆᴎ䫔䞣DŽݰ⇥䖿ߛ䳔㽕ᥠᦵᴎᅝ㺙ǃՓ⫼ǃ㓈ᡸֱݏϧϮᡔ㛑ˈᇸ݊Ϯ⢊ᗕⱘḌᖗ䚼ӊⱘ䇗ᭈՓ⫼DŽ⥝㉇㘨ড়ᬊ㦋ᴎḌᖗ䚼ӊⱘ䇗ᭈՓ⫼⥝㉇㘨ড়ᬊ㦋ᴎࡆৄ䚼ԡḌᖗ䚼ӊ䇗ᭈ˄བ᠔⼎˅
1⥝㉇ᬊ㦋ᴎࡆৄ⼎ᛣ1ǃᢼ⾒䫒 2ǃᡊ⾒఼ 3ǃ㶎ᮟ᧙啭 4ǃ⍂ࡼ㹿ࡼ䫒䕂䇗㡖㶎ᴚǃᨬ〫䕞1.2ᨬ〫ᵓ䯈䱭䇗ᭈ˄བ2᠔⼎˅㉇㘨ড়ᬊࡆᴎḌᖗ䚼ӊⱘ䇗ᭈϢՓ⫼
ᓴऴ㚰˄咥啭∳ⳕ∈⬄ᴎẄ࣪ⷨお᠔ˈ咥啭∳⠵Ѝ∳ 157009˅⥝㉇ᰃ៥Џ㽕ⱘ㊂亳⠽ˈ⥝㉇ⱘ⾡ỡ䴶⿃㊂亳ᘏѻ䞣Ꮖ䎗ሙ㊂亳⠽ⱘࠡԡˈϪ⬠ᥦৡѠԡDŽЏ㽕ߚᏗѢϰ࣫ǃढ࣫ǃ∳⏂ᑇॳㄝഄऎDŽ⥝㉇ѻ䞣催ǃӋḐ催ˈᴀ䑿᳝亳⫼ǃ䗴Э䝛ǃخ但᭭ࠊ㥃ㄝ⾡ᑓ⊯⫼䗨ˈ䖥ᑈ⥝㉇ⱘ⾡ỡ䴶⿃ѻ䞣䖙⣯ᦤ催ˈ⥝㉇㘨ড়ᬊࡆᴎ䫔䞣⣯DŽݰ⇥䖿ߛ䳔㽕ᥠᦵᴎᅝ㺙ǃՓ⫼ǃ㓈ᡸֱݏϧϮᡔ㛑ˈᇸ݊Ϯ⢊ᗕⱘḌᖗ䚼ӊⱘ䇗ᭈՓ⫼DŽ⥝㉇㘨ড়ᬊ㦋ᴎḌᖗ䚼ӊⱘ䇗ᭈՓ⫼⥝㉇㘨ড়ᬊ㦋ᴎࡆৄ䚼ԡḌᖗ䚼ӊ䇗ᭈ˄བ᠔⼎˅
〫ᵓ䯈䱭䇗ᭈ˄བ2᠔⼎˅㣢䕞Ϣ⏙㤝ߔ䯈䱭䇗ᭈ˄བ2᠔⼎˅⏙㤝ߔ䗮䖛Ϟջ䭓ᄨ䇗ᭈˈ䇗ᭈᨬ䕞䯈䱭ˈ䇗ᭈ⏙㤝ߔễ䖍Ϣᨬ〫䕞ߌㄟП䯈䯈䱭Ў↿㉇DŽ৺߭ህᯧߎ⦄ᢝ㣢䕞㓴㤝DŽ⏙㤝ߔ䇗ᭈᅠৢˈᖙ乏ᢻ㋻㋻㶎ᷧDŽ1.4ᢼ⾒䫒䇗ᭈ˄བ3᠔⼎˅
3ᢝ㣢䕞ǃᨬ〫ᵓᢼ⾒䫒ԡ㕂⼎ᛣ 1ǃᓴ㋻ᔍㇻ 2ǃ⍂ࡼ㹿ࡼ䫒䕂䇗㡖㶎ᴚǃᨬ〫ᵓǃᨬ〫䕞ᘏ៤ǃᢼ⾒䫒ᨬ〫䚼㺙Ϟ㺙᳝ϸᴵϧ⫼吁ఈ㘇Ⳍ䫭1/2㡖䎱ⱘᢼ⾒䫒DŽ݊⫼佪ܜᇚᡊᣕ⥝㉇㣢ᴚৢ⿏ࡼˈ✊ৢᇚᨬϟⱘᵰ〫䕧䗕ࠄ㶎ᮟ᧙啭DŽ䇗ᭈ⍂ࡼ㹿ࡼ䫒䕂䇗㡖㶎ᴚˈՓᓴ㋻ᔍㇻय़㓽Ў20̚25mmˈेৃᅲ⦄ᢼ⾒䫒ᓴ㋻ᑺⱘ䇗ᭈDŽ䇗ᭈᅠ៤ᯊ⊼ᛣᢻ㋻䫕㋻㶎↡DŽ1.5ᨬ〫䕞䯈䱭ⱘ䇗ᭈ˄བǃ᠔⼎˅
㣢䕞Ϣ⏙㤝ߔ䯈䱭䇗ᭈ˄བ2᠔⼎˅⏙㤝ߔ䗮䖛Ϟջ䭓ᄨ䇗ᭈˈ䇗ᭈᨬ䕞䯈䱭ˈ䇗ᭈ⏙㤝ߔễ䖍Ϣᨬ〫䕞ߌㄟП䯈䯈䱭Ў↿㉇DŽ৺߭ህᯧߎ⦄ᢝ㣢䕞㓴㤝DŽ⏙㤝ߔ䇗ᭈᅠৢˈᖙ乏ᢻ㋻㋻㶎ᷧDŽ1.4ᢼ⾒䫒䇗ᭈ˄བ3᠔⼎˅
3ᢝ㣢䕞ǃᨬ〫ᵓᢼ⾒䫒ԡ㕂⼎ᛣ 1ǃᓴ㋻ᔍㇻ 2ǃ⍂ࡼ㹿ࡼ䫒䕂䇗㡖㶎ᴚǃᨬ〫ᵓǃᨬ〫䕞ᘏ៤ǃᢼ⾒䫒ᨬ〫䚼㺙Ϟ㺙᳝ϸᴵϧ⫼吁ఈ㘇Ⳍ䫭1/2㡖䎱ⱘᢼ⾒䫒DŽ݊⫼佪ܜᇚᡊᣕ⥝㉇㣢ᴚৢ⿏ࡼˈ✊ৢᇚᨬϟⱘᵰ〫䕧䗕ࠄ㶎ᮟ᧙啭DŽ䇗ᭈ⍂ࡼ㹿ࡼ䫒䕂䇗㡖㶎ᴚˈՓᓴ㋻ᔍㇻय़㓽Ў20̚25mmˈेৃᅲ⦄ᢼ⾒䫒ᓴ㋻ᑺⱘ䇗ᭈDŽ䇗ᭈᅠ៤ᯊ⊼ᛣᢻ㋻䫕㋻㶎↡DŽ1.5ᨬ〫䕞䯈䱭ⱘ䇗ᭈ˄བǃ᠔⼎˅
ಯ㒉ᵓᓣᨬ఼〫
·110·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目前市场普遍采用纵向板式摘穗器(俗称摘穗辊)和纵卧扭穗辊(俗称扭穗辊)两种方式,但调整方法是一样的。主要根据玉米品种,果穗大小,茎秆粗细等情况进行调整。摘穗辊间隙通过可调轴承座上的螺栓杆来调整。两摘穗辊之间的间隙是否正确,对减少籽粒损失,防止秸秆堵塞关系甚大。茎秆粗,种植密度大,作物含水高时,间隙应适当放大些;反之则小。间隙过大,籽粒损失增大易夹果穗;间隙过小,断茎严重。出厂时一般喂入端调整为3~4cm。2 玉米联合收获机升运器的调整(如图六所示)
图六 升运器结构示意图1、主动链轮轴 2、刮板链条 3、被动链轮轴4、轴端板调整螺栓 5、挡草板 6、二次拉茎辊升运器正常工作时,每条链条、链轮和导轨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升运器两链条的张紧度应该一致。正常的张紧度应该为用手在中部提起链条时,链条离底板高度为3~5cm。升运器链条松紧是通过调整升运器两端调节板的调整螺栓而实现的。3 玉米联合收获机剥皮机的调整剥皮机主要是将升运器送来的果穗的苞叶及断茎杆去除。由安装在机架上的剥叶辊轴、压送器和传动机构组成。每对辊轴由铸铁辊和胶辊组成。其中有一辊轴是固定在可摆动轴承座上,由螺纹杆和弹簧共同作用将摆动辊轴压向另一固定辊轴,果穗上苞叶的剥除主要是由这几个辊轴副完成。调整锁紧螺母,使摆动辊轴压向固定辊轴。要保证每一个辊轴副及固定辊轴与摆动辊轴相互压紧,但也不宜过紧,过紧则胶辊磨损加快,过松则使剥叶质量变坏。玉米潮湿包皮紧,两剥皮辊间隙应小,弹簧压力应调大;玉米成熟度高、包皮松,两剥皮辊间隙应大.弹簧压力应调小。正常情况下将弹簧压缩8~16mm即能满足要求,以不啃坏籽粒和掉粒为宜。剥皮辊与压送器叶片间隙的调整。一般情况下剥皮辊与压送叶片间隙为22~32mm。当果穗粗大包皮松时,间隙应稍大些,反之应小些。适宜的间隙可提高剥皮效率。4 玉米联合收获机茎杆切碎器的调整茎杆切碎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摘脱果穗的茎秆及剥皮装置排出的茎叶切碎均匀抛撒还田或回收。仿形辊的作用是对切茬高度的控制。工作时仿形轮接地,从而使茎秆切碎器由于仿形辊的作用而随着地面的变化而起伏,达到留茬高度一致的目的,通过仿形辊的调整可实现对切茬高度的控制,调整时松开螺栓拿掉螺栓使仿形辊螺栓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其固定。茎杆粉碎装置上有两处调整点:调整的标准是使玉米茎秆切碎后的留茬高度控制在50~80mm。留茬太低会使甩刀打土现象严重,从而加速甩刀磨损,功率消耗加大。留茬太高茎秆切碎质量差。另一个调整点是压带轮,如果皮带打滑,调整张紧轮装置上螺母,使压带轮压紧皮带,保证其正常工作。㉇㘨ড়ᬊ㦋ᴎछ䖤఼ⱘ䇗ᭈ˄བ݁᠔⼎˅
݁छ䖤఼㒧ᵘ⼎ᛣ
1ǃЏࡼ䫒䕂䕈 2ǃࠂᵓ䫒ᴵ
3ǃ㹿ࡼ䫒䕂䕈
4ǃ䕈ッᵓ䇗ᭈ㶎ᷧ 5ǃᣵ㤝ᵓ 6ǃѠᢝ㣢䕞
䖤఼ℷᐌᎹᯊˈ↣ᴵ䫒ᴵǃ䫒䕂ᇐ䔼ⱘ䕈㒓໘Ѣৠϔᑇ䴶ݙˈछ䖤఼ϸ䫒ᴵⱘᓴ㋻ᑺᑨ
DŽℷᐌⱘᓴ㋻ᑺᑨ䆹Ў⫼Ё䚼ᦤ䍋䫒ᴵᯊˈ䫒ᴵ⾏ᑩᵓ催ᑺЎ3-5६㉇DŽछ䖤఼䫒ᴵᵒ
䖛䇗ᭈछ䖤఼ϸッ䇗㡖ᵓⱘ䇗ᭈ㶎ᷧ㗠ᅲ⦄ⱘDŽ
⥝㉇㘨ড়ᬊ㦋ᴎ࠹Ⲃᴎⱘ䇗ᭈ我镇耕地面积5.8万亩,常年种植水稻面积3万亩左右,自2008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机插秧以来,机插面积不断扩大,从2008年的1000亩到2012年的22000亩,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单产不断提高。2008年采用步进式插秧机,平均每亩单产503kg。2011年至2012年全部采用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平均每亩单产650kg以上。现将5年来大面积机插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准备机插水稻面积与自有的机械要统一本地区常年小麦收获时间在6月10日左右,3天左右时间收割完,水稻移栽时间6月15日左右,适宜移栽时间15天左右。机插水稻多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订单式服务,要提前指导好各合作社根据签订地亩数准备好育秧机械和栽插机械。一般机械配备按育秧播种机的1:2500,高速乘坐式插秧机10.3kW以上的按1︰600,即1台育秧播种机每年可供2500亩左右机插大田。一台10.3kW以上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可栽插水稻600亩左右。2 秧田准备机插秧的秧苗采用塑料秧盘育秧,育秧播种机播种,塑料秧盘规格为58㎝×28㎝,每亩大田用25盘秧苗,大田比为1︰85~90,可根据订单需要栽插的大田数,准备好充足的秧板田。秧板田多选在灌溉方便,地势平整,肥力较好的田块,或者用5月份已收获完毕的菜园地。对大田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需要适当布点,一般以育秧田为中心,每个育秧田面积在30亩左右为宜,可供大田2500亩左右。秧板以板面净宽140㎝,沟宽25㎝,沟深25㎝为标准,一般在第一批播种前7天用水找平,每平方米板面撒45%复合肥50水稻大面积机插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李 燕1,仲为江2
(1.赣榆县青口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赣榆 222100;
2.赣榆县农机管理局,江苏赣榆 2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