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展2018, 32 (5):416-420 SILICONE MATERIAL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门靖,贾玮,王伟,安敏(西安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119)摘要:介绍了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俗称微粉硅胶)的性能特点、构效关系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主要综述了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为润滑剂、助流剂、抗粘附剂、吸附剂、抗静电剂、助磨剂、晶型稳定促进剂、结肠靶向制剂、缓释制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药用辅料,二氧化硅,药物制剂,润滑剂,抗静电剂中图分类号:TQ127. 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11941/j. issn. 1009 -4369. 2018. 05. 015有机硅产品包括硅烷偶联剂、硅油、硅橡 胶、硅树脂等,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染整、汽车、机械、皮革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14。
而 无机硅产品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四氯化硅、药 用辅料二氧化硅(俗称微粉硅胶)等。
药用辅料 二氧化硅结构式为!SDV"H2〇,是一种流动性 好、纯度高、无污染的白色粉末,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多等特点,同时表面分布的硅 羟基使其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添加药用辅料二氧 化硅可有效提高药物制剂尤其是片剂的质量和药 品性能,大幅提尚了药品的市场竞争力,其在药 物制剂中的应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药用辅 料二氧化硅的构效关系如下:一是粒径很小,药 物粒子之间可充分容纳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微粒,这种填充方式降低了药物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使得药物流动性能提升,可起到润滑、助流 功效。
药用辅料二氧化硅还可有效防止压片时物 料粘着于冲头表面,易于出片,防止裂片,保证 压片操作顺利进行,起到抗粘附剂的作用[3-4];二是其比表面积通常大于100m2/g,表面活性 大,能产生显著的吸附作用,可作为吸附剂或吸 油剂使用[5]%三是药用辅料二氧化硅表面富含羟基,接触角很小,使得其拥有良好的亲水性 能。
2017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 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实行药品与药用 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关联审批制度,这对包括药用 辅料二氧化硅在内的医药辅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 质量控制要求。
本课题组发现关于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在药剂中应用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润滑剂、助 流剂、吸附剂这3个领域,而关于其在抗静电 剂、晶型稳定促进剂、缓释制剂和结肠靶向制剂 中的最新应用鲜见文献报道。
本文综述了药用辅 料 氧化硅 、流 、、剂、抗静电剂、助磨剂、晶型稳定促进剂、结肠 靶向制剂、缓释制剂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1在药物制剂传统领域的应用1.1用于润滑剂陈慧荣选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硬脂 酸、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制备了 布洛芬缓释胶囊丸芯,正交实验获得最佳薄膜包 衣处方为:0.2%硬脂酸为增塑剂,3?HPMC为 水性成膜材料,2?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为润滑剂,包衣物料温度为609。
该布洛芬缓释胶囊符合质量标准且能防止微丸粘连,并与原研药的体外 释放相一致[6]。
吕立勋等人以崩解时限为指标,Xt填充剂、崩解剂类型进行单因素考察,获得了 最佳的优化处方:30?微晶纤维素及20?预胶 化淀粉作填充剂,6?交联聚维酮作崩解剂,2?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润滑剂。
制备的三清降糖分 散片3 m i n内分散均勻,15 m i n溶出度达到90?以上,分散均勻性好,质量可控[7]。
收稿日期$2017-12 - 22。
作者简介:门靖(198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原料药开发*工艺代化及药品申报资料撰写工作。
E-mail:1257391857@qq. com 。
第5期门靖等.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17 -1.2用于助流剂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为辅料既可以获得良好 的助流效果,同时自身稳定性良好[8]。
孙家跃 等人通过考察原料药流动性指标和中间体混合颗 粒的粒径分布建立了左乙拉西坦可溶片制备工 艺。
其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甘露醇/乳糖作稀 释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 V P P)作崩解剂,乙烯吡咯烷酮作黏合剂,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做助 流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
吴旖等人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百部新碱口腔崩解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优工艺处方为:以微晶纤维 素(M C C)和甘露醇为填充剂、P V P P为崩解剂、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助流剂、阿司帕坦和甜菊素 充当矫味剂,其用量分别为50%、20%、2?、7?,所制批次百部口腔崩解片表面光滑、口感良好。
获得了助流剂用量和崩解时限的相关性数 据,随着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用量增加,可加快片 剂的崩解速度[10]。
吴建兰等人以甲维盐为有效 成分,采用全粉末压片技术,考察了药用辅料二 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两种助流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 影响,发现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的效果优于硬脂酸 镁,当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用量为3%时,产品表 面光滑,性能优异[11]。
常建晖等人研发了一种 药物组合物安儿宁含片。
以甘露醇、预胶化淀粉 作填充剂,三氯蔗糖和薄荷脑无水乙醇溶液作矫 味剂,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助流剂,硬脂酸镁作 润滑剂,制备的片剂成型较好,口感良好。
与安 儿宁颗粒传统用药方式相比具备吸收快、药效好 等优势[12]。
1.3用于抗粘附剂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应用于凝胶贴膏时,凝胶 贴膏可具备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皮肤相容性好和无刺激性等优点,该剂型被公认为是经皮给 药系统发展的新方向,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制 剂[13]。
王剑等人测试了不同填充剂对凝胶贴膏 基质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填充剂 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弹性模量(0)和黏性 模量(0)均增加,其中的药用辅料二氧化硅 作用尤其明显,其质量分数由1%增加到5%时,0和0分别增加了 99%和130%,对采用流变学 方法的凝胶贴膏处方筛选提供了借鉴[14]。
岳素 荣等人利用流变学对高乌甲素凝胶贴膏配方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明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在提高基质胶强度时效果最好,可提高凝胶贴膏的0和0,对0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最佳含量为2.5%,同时验证了流变学参数是筛选凝胶贴膏处方的一种 有效工具[15]。
1<用于吸附剂王文宝等人研究了液固压缩技术在斑蝥素固 体制剂中的应用。
液体赋形剂为丙二醇,载体材 料为微晶纤维素,吸附材料为药用辅料二氧化 硅,结果显示斑蝥素液固压缩片质量符合药典标 准,体外溶出速率大大提升,120m i n时溶出度 近100%。
解决了其传统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难 题[1;]。
王曼茹等人优化参芪活络片的制剂处方 工艺时发现,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和"环糊精是良 好的油性吸附剂,当其加入量均为10%时,能 有效提高含油片剂的硬度,改善泛油现象,提高 药物稳定性,为含油中药片剂的研究提供了新 思路[17]。
1.5用于抗静电剂崔鑫萌等人针对流化床制备微粒过程的粉末 静电吸附现象,采用P V C粉作为实验模型药物,用接触式静电探头法测定了在使用药用辅料二氧 化硅前后粉末的静电电量和表面电阻率。
结果表 明在加入质量分数为0.8%药用辅料二氧化硅 后,静电电量与表面电阻率明显降低,粉末静电 吸附现象消失。
证明了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对粉末 静电有明显的消除作用。
其提出的抗静电原理 为:药用辅料二氧化硅表面存在大量亲水基团,在粉末涂层表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亲电膜或 依靠质子传递降低表面电阻,从而发挥抗静电效 果。
上述研究对流化床制备微粒有着重要指导[18]。
2在药物制剂新领域的应用2.1用于晶型稳定促进剂陈芊茜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确定了 13种药 用辅料[淀粉、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聚 维酮(P V P K30 )、羧甲纤维素钠(C M C - N a)、二氧化硅、羧甲淀粉钠(C M S-N a)、低取代羟 丙纤维素(L-H P C)、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 C- /a)、药用辅料二氧化硅、滑石粉和硬脂酸镁] 的晶型状态,并考察了辅料对硫酸氢氯吡格雷原 料药 性的 。
示 糖、、石 脂 镁 态,9 辅料-418 -第32卷冷机4封科非晶态,研究还发现经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等非晶 态辅料作用后的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拥有更佳 的晶型稳定性和药物相容性+ 19]。
2.2用于助磨剂韩雪等人对姜黄清脂分散片辅料种类及药用 辅料二氧化硅改性的姜黄清脂分散片进行了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辅料处方姜黄清脂片的吸水 性能相同且崩解过程一致。
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对 姜黄提取物进行改性后吸水能力明显增强,大大 缩短了崩解时间,且采用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与原 料药共研磨可增强分散片的崩解效果。
这是因为 药用辅料 氧化硅作 ,原料药碎细化,为水分快速渗透提供了高孔隙率结构的 共研物。
实验还给出了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的一般 处方用量:应高于制剂处方用量的2.5?,也可 提高到5?〜10?。
这为解决中药分散片崩解迟 缓的问题提供了好的思路[2°]。
2.3用于结肠靶向制剂近年来研究表明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具有剂量 小、疗效高、副作用低、服用方便等优势,该制 剂可使药物经胃肠道时不被破坏失活,在到达人 体回盲部位后立即崩解释放,继而发挥治疗效 果[21]。
药用辅料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新型药用辅 料开始应用于该药物制剂中。
秦永丽等人采用挤 出-滚圆法及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了结肠靶向剂黄 芪多糖微丸,获得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丸芯组成 包括黄芪多糖药粉、微晶纤维素、药用辅料二氧 化硅、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以水为润湿剂挤出 滚圆成丸。
该微丸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良 好,适宜工业生产[22]。
2.45用制剂张宏梅等人以释放度和休止角为指标,选择 适宜的H P M C、M C C、乳糖、十二烷基硫酸钠、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用量,筛选了洛伐 他汀缓释片的处方。
药用辅料二氧化硅用量为 0.2?时,该药物较之传统片剂、胶囊等剂型具 有 放药 缓 、维 的药浓度等优势,为合理利用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提供了理论依据[23]。
宦娣等人探讨了药用辅料 二氧化硅对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 S M E D D S)药物吸收的影响,发现药用辅料二氧 化硅既能提高脂解速率,促进药物吸收,又能延 缓S-S M E D D S体外释放度。
研究还发现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对脂解和释药的影响都与其用量有 关[24]。
张锴等人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为指标采用 喷雾干燥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缓释固体分散体,实验 实 药 用 辅 料 氧化硅 有 好 的缓果,最优缓释胶囊处方为:药用辅料二氧化硅占 固体分散体质量的0.3?,所制备缓释胶囊呈现 出良好的缓释特征,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 方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