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网络时代的素质教育

浅谈网络时代的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网络时代的素质教育
作者:郭彩霞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0年第04期

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经济结构、活动空间、工作对象、行为
方式、思想观念等,也给素质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给素质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
展机遇,素质教育应当抓住机遇,适应变化,适应形势,“以变应变”,获得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素质教育;发展机遇;以变应变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采用
全新的教学策略,并结合网络时代的新变化,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网络型社会,还是一个经济型社会,更是一个知
识型社会。新时代带来了新变化,新变化需要新理念,新理念将会带动素质教育发生新变革。因
此,教育者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在时代潮流中适应各种新情况、新变化,也
才能在变中取胜,从而使素质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


一、网络时代带来素质教育的新变化

首先,素质教育有了新使命。网络时代,素质教育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革新。新型教育
观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育理论应当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充分推广,教学效果的优化要充
分利用各种新型教育手段,要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学习者个体
化需求的满足,着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在新形势下,教育者必须用现代教育理念
替代传统教育观念,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这是网络时代赋予素质
教育的新使命。

其次,教育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时代给素质教育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教育内容发生
了巨大变化。网络所实现的是信息的共享,网络时代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与他
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如何掌握、利用这些信息
就成为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此外,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新兴学科的
不断涌现,也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所以,网络时代的素质教育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
进步,使人的各种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后,学习方式更为主动、灵活。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既加快了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
又扩大了信息的接触范围,还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
技术的不断普及,使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这也促使学生由素质教育的被
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学习者。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将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发
展。当然,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会使他
们在网络时代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二、网络时代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令人欣喜的是,网络时代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给素质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网络学校的出现,学习的门槛降得越来越低,
校园“围墙”逐渐消失。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利用网络接受素质教
育,学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

自主学习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型网络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它使得素质教育的手段变得更
加灵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自主决定教与学的难易度和时间段,自主
查阅相关电子图书资料,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完成接受教育的时间和进程。这种新的学
习方式将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明显增大。

远程网络教育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社会,这使得素质教育的方向更加明确,对学生进行
的素质训练更加接近社会需要。学生在网上接受素质教育时除能学到专业知识外,还能接触到
大量的新知信息。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真实、更广泛地了解社会,而且他们学习的侧重点和努力
方向将更加明确,进而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网络时代素质教育如何“以变应变”

1.以新的教育观念来“应变”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量
无限增加,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网络时代人们可以更方便、快
捷地获得和使用信息,社会发展也进入了空前的加速期。所以,素质教育必须以现代理念替代传
统观念,为未来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多样化了,这就对
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教育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全面正确地认识新形势下的教育
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结构和规格标准的要求,以及新形势下教和学的特点,从而为素质教
育确立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同时,要想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素质教育就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转
为“学习的引导”,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2.以新的教育方法来“应变”
网络时代素质教育具有的新特征,使得教育者面临新的挑战,而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是素质教
育迎接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就必须以灵活的教育方法来
“应变”。教育者在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时要进行辩证定位,既不盲目丢掉原有角色,也不抱着传
统路子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照单全收”,也不一概“拒之门外”,而要积极应对网络教育新方
法的挑战,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不断适应网络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者担
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就必须具有变
化的意识,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及变化的要求,进而根据这种要求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
式。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信息源为素质教
育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教”与“学”的途径,大大减少了教育者的“教”,而学生个体的“学”逐渐成为主
要途径。新型教育方法也逐渐由以往的“灌输”转变为“引导”,受教育者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为迎合这种教育方法的变化,教育者理应成为学生“学”的诱导者、促进者
和激发者,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不断进行开拓创新,进而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提
升自我。

3.以新的教育模式来“应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普遍交流、平等交往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传统交往模式
发生了巨大变化,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变得更加平等、普遍。

网络时代,教育者应跳出传统教学传道、授业的圈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要充分展现自己
的个性,共同投入教育活动,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共同提高。在素质教育活动中,交流、对话
逐渐成为基本的方式,教育者将凭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师生
之间的交往将变得更加民主、平等、和谐。

对受教育者而言,网络时代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以信息为载体,以多媒体为主要
手段。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网络时代教育者应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固
有模式,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来完成教学任务,大胆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创新;应结合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
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当然,强调素质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迎合网络时代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或抛
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类学校的基础条件有所不同,加
之不同专业对新型网络教育的应用也存在差异,故在素质教育创新与改革方案的设计中,要正确
处理新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网络教育与各种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
地推进素质教育。

责编:晓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