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 录
表 录
图 录
第一章 火电行业概况
第一节 行业定义及分类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应尽量靠近燃料基地进行。在大城市和工业区则应实施热电联供。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火电行业属于D门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属的44大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441中类(发电)中的4411小类,如下表所示。
表1 电力行业其及代码
行业及代码 子行业及代码 行业描述
441电力生产 4411火力发电 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火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
4412水力发电 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
4413核力发电 指通过建设核电站将核能转换成热能然后再转换为电能的生产活动
4419其他能源发电 主要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表所示,火电行业中还包括了煤电、气电、油电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余热、余气发电等)。
第二节 行业地位
一、能源结构:主导地位
火电一直占据我国能源结构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2011年,火电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基本处于和左右,在我国能源结构用处于主导地位。 从增速来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另外国家执行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火电的装机容量增速和发电量增速略低于电力行业的装机容量增速和发电量增速,火电行业在电力行业中的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呈小幅下降趋势。2011年由于来水偏枯,全国主要耗能工业产能大幅扩张,电力需求大增,使得火电利用每小时上升,火电的发电量增速高于全国电力行业发电量增速。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性,火电在电压稳定、频率稳定、持续供应等自然特性相对其他能源具有较好的特性,而水电受自然地理原因限制,在大部分地区仅仅作为调峰作用,核电由于2011年3月的日本核危机事件导致的国际影响,使得我国核电项目审批暂缓,其他新能源由于比重太低,发展还需要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也无法短时间取代火电。因此预计未来1-3年内,火电仍将处于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会有小幅下降但依然会保持在和左右。
表2 2007年-2011年火电在电力行业地位
单位:万千瓦,亿千瓦时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装机容量 总装机容量 71329 79295 87407 96219 105576
总装机容量增速 %
% % % %
火电装机容量 55442 60286 65205 70663 76546
火电装机容量增速 % % % % %
火电装机容量比重
发电量 总发电量 34047 47217
总发电量增速 % % % %
火电发电量 38975
火电发电量增速 % 3% % %
火电发电量比重
数据来源:中电联,世经未来
二、国民经济:发展动力
火电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也大幅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逐步上升,2011年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火电行业及相关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就业人口,增加国民税收。
表3 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率 比重 2007 257306 13
2008 300670
2009 335353
2010 397983
2011 47156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世经未来
表4 火电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
角度 作用和贡献分析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2011年,火电行业从业人员人数71多万人,为我国就业人口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工业总产值亿元,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税收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GDP发展
社会责任 2011年,由于煤电矛盾,CPI居高不下,火电行业大面积亏损,亏损经营,同时国家提高工业上网电价,不提高居民生活上网电价,限制限闸拉电,为居民日常生活提高了稳定的保障。
相关行业影响角度 火电行业是基础工业,处于国民经济产业链的底层。电力产品应用于从生产到生活的几乎所有部门和行业。
节能减排 2011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3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2010年降低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世经未来
第二章 2011年火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表5 2011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 1-12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471564
其中:第一产业 47712
第二产业 220592
第三产业 20326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亿元) 545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11022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301933
其中:东部 130319
中部 70783
西部 71849
东北 326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83919
居民消费价格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810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万亿元)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万亿元)
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一)GDP增速趋缓,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
2011年,我国经济平稳减速,没有出现大的起落,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和%;GDP环比增速基本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回落,既是政府为控制通胀主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对我国的影响。此外,刺激政策退出、房地产调控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和%,三次产业结构为::。工业产业仍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我国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总体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2011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增速同比回落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2010年增长%。企业利润保持较快的增长。
(三)我国经济以投资为主导,投资结构改善
2011年,在宏观政策主动调控下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下,我国三大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内外需平衡有所改善。
在投资总体保持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一是民间投资逐步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而保障房投资步伐加快。三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所回落。四是地区之间投资更趋均衡,东、中、西部投资分别增长%,%和%,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地区之间投资差距逐步缩小。
(四)物价上涨,年末基本得到控制
2011年以来,受货币存量过高以及农产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因素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呈稳定增长的态势。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