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姓 名 任教学科 初中地理
学 校 教 龄

对学科核心素养
的认识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复杂多变,
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不同的区域范
围内各要素有不同的组合,而且地理事物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地理实践不仅是传统意义上课堂外的地理观测、地理调查,也
包括课堂内的教具制作、问题讨论、绘制地图、地理实验,是
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具备地理实践能力,有助于应
用地理知识和方法、锻炼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发现并解决问题
的能力及树立自信心、责任感、团结协作等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导
向下课堂教学存
在的问题

一是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采用的
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方式,这种方式固然有其内在的
优点和优势,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确存在着
一定的劣势,是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背景在关于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的需求的。由此可见,关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探讨与
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四大方面,人地观念、
综合思维、区域认识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但是,要想真正实现
上述目标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实教学当中,有些教师未
能按照这个目标去实现。
基于学科核心
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首先,就是要引入知识的连接,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完成对新的引入,具体说就是通过填图的方式复习我国四大牧区的分布图,另外通过一些景观照片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完成知识链接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西北地区的地图空白图,让学生完成位置范围界限、地形以及河流信息等的填写,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空间定位,进一步落实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区域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意加强观察,并及时进行调控。 再次,就是要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顺利完成本环节,建议通过承转的方式完成,具体说就是教师可以跑出如下问题,即西北地区之所以会有多季节性河流这样的特殊气候,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干旱的气候,那么是不是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都一样呢?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样干旱的气候会对西北地区的植被分布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呢?在抛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区

分重点以及难点,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进而让学生边合作、边探
究,最终成功完成任务,找到“基于这样的特殊气候,西北地区的
农业和种植业应该如何发展呢?如何有效避免上述这些制约因
素的影响呢”?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节的主要知识
点进行归纳,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然后可以通过检测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掌握情
况,最后就是本及的拓展活动,也就是实际运用环节,让学生完成
呼伦贝尔草原房车样板房的制作,这也是对前三种核心素养的
深化与拓展。在上述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
了一定的提升,具体说就是通过本节,学生可以运用地图描述西
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地形、河流的空间位置,可以运用
图表资料,说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
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特点与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同时
可以举例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
上述教学设计活动,学生往往可以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
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得
到很大程度的激发,而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更加容易实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