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申论热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申论热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
然要求。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关注“三农”问题,国家的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田
水利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农民种田积极性逐年提高,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步增收。我国农
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
强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逐
渐增多。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自甘堕落,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我们要结合这现实障碍和难得机遇,大力推进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保驾护航。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要切实做好“两个增加,一个降低”。其一,是增加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面积。
努力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面的局面。其二,增加从事农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数量,更好的实
施人才兴农战略。最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切实保护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增加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要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各地区农业,水利部门要对本区域
内的农田水利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登记在册。对病险水库,要及时做好除险加固工作,
以充分发挥水库蓄水防旱的功效。同时对各河及支流进行清淤疏浚,以确保河流畅通。有条
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开展大中型的灌区工程建设,最终建成旱涝保守的高标准农田。
增加专业化人才队伍数量,要积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基层政府要定期开展面向全体农
民的农业技能培训班,组织农民参加接受培训,同时和当地的农业类,综合类院校开展合作,
选派农业“能手”接受进一步深化教育,使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大量涌现,并注重发挥农业
精英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由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要大力开展农超,农校等对接工程建设。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合作
社,农业生产基地等形式形成农业生产联盟,并与当地超市,酒店,学校积极开展对接活动。
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统筹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
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与重要举措,农业基础设施又同
时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愿望与日俱增,工
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准备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
客观规律,夯实农业设施基础,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关主题